跨越77年的“重逢” 5位无名烈士等来了亲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0 14:05 1

摘要:3月28日,在宁阳烈士陵园,莫洪文颤抖着双手,轻轻抚过冰凉的墓碑。当指尖触到“莫青河”三个字时,老人喉咙哽咽,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四伯啊,我们找了你七十多年......”

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3月28日,在宁阳烈士陵园,莫洪文颤抖着双手,轻轻抚过冰凉的墓碑。当指尖触到“莫青河”三个字时,老人喉咙哽咽,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四伯啊,我们找了你七十多年......”

这天,重庆、山东的五户家庭,与在1948年磁窑追歼战中牺牲的亲人“重逢”。77年的等待,77年的寻找,在这一刻化作墓碑前无声的泪雨。

一抔热土埋忠骨

在重庆市梁平区石安镇莲花村,莫洪文自记事起,就时常听父亲讲起他的四伯莫青河:“性格天不怕地不怕,很有胆量,也爱打抱不平。”1944年,18岁的莫青河告别家乡,从此杳无音信。

虽然与四伯素未谋面,但莫洪文的怀念从未停止,自己白发苍颜,他便告诉儿子,一定要找到四伯。2024年12月10日的上午,正在干农活的莫洪文接到了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电话,经确认,四伯牺牲在宁阳。自此,多年的思念与等待终于有了回响。

1948年夏天,解放战争的炮火映红齐鲁大地。为阻击南援兖州的国民党部队,解放军某部在宁阳县磁窑镇大汶河南岸展开殊死战斗。在激烈的战斗中,211名战士永远长眠在了宁阳这片土地。后来,随着集中安葬等工作的开展,宁阳县最终整理出150多具无名烈士遗骸。

宁阳革命烈士陵园,便是英雄们的长眠之处。陵园内,松柏苍翠挺拔。行至陵园深处,春色化作一片静穆。

让无名烈士重归有名英雄,是所有人的殷切期盼。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导,公安、党史等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2022年开始,一场为无名烈士寻亲的行动在泰安市拉开帷幕。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获取烈士遗骸DNA信息检测结果后,第一时间交由公安部门DNA信息库对比查询、烈属筛查、户籍查询,并借助党史档案的文献记录,进一步补全烈士个人生平信息。

社会力量纷纷响应,泰安市设立专项基金,目前已收到捐助80余万元,这些资金有效保障了DNA鉴定、家系排查、亲属走访、宣传褒扬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快了为烈士寻亲的步伐。

最新确认的孟宪海、李人高、张守山、莫青河、刘俊发五位烈士,分别来自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重庆市梁平区、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目前,泰安市已为10位无名烈士找到亲人,为129位烈士找到亲人,圆了烈士亲属们多年的夙愿。

为无名英雄找回姓名

与一场场“忽然重逢”相比,寻亲背后的工作显得烦琐复杂。“为无名烈士寻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山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李学博说,由于岁月久远,提取烈士遗骸DNA,面临着不少的困难,有的遗骸因降解严重,只能提取牙齿DNA进行鉴定。

2022年以来,宁阳县与泰安阅微司法鉴定中心、山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济宁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等机构开展合作,运用DNA技术为无名烈士寻亲,现已为宁阳县78位无名烈士遗骸进行了鉴定,为9位烈士找到了亲人。

在提取和鉴定工作中,李学博看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细节。“很多战士骸骨上有弹孔,有的身中数弹,骨头里还遗留着弹片。”他可以想象到,一张张青涩却坚毅的脸庞,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的义无反顾,“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中国的铜墙铁壁。”

DNA样本提取完成后,会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而这,仅仅是寻亲工作的第一步。

“宁阳县与我们联系了100多次,比对过程像大海捞针。”重庆市梁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伍俊说。据他回忆,2023年,他们接到了来自宁阳县的协查请求,宁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发函、打电话、发信息,一遍遍核对,不放过任何一个亲属信息、任何一条疑似线索,这种带着责任寻亲的态度深深感动着他们,也感动着烈士的亲属。在当地,他们走访了几十个莫姓家族,耗时近一年,当最终通过DNA确认莫青河烈士的身份后,大家都无比欣慰。

刘俊发烈士亲属丁效来在一封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当得知这一消息时,全家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深知这份工作的难度,无数次联系对接、排查确认,你们的努力不仅让我们得以缅怀先人,更让我们感受到政府对烈士家属的关怀和尊重,我们将永远铭记,将烈士精神传承发扬。”

忠魂化作春雨滋养心田

在烈士李人高的墓前,其孙子李永才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他从小就听父亲说,爷爷参军到部队打仗,再也没能回来。爷爷的身影凝固在泛黄的旧照片里,爷爷的故事停留在长辈的只言片语中、凝结在那张珍贵的烈士证明书中。

长大后,他便也追随爷爷脚步,成为了一名军人,在部队摸爬滚打十多年,他说:“是爷爷的精神指引我穿上军装。我会永远珍藏爷爷的这份荣光,也会传承这份担当,努力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为烈士寻亲,是告慰更是传承。宁阳县通过烈士画像还原了烈士样貌,从铅笔素描,到融入AI技术,让原本单调的画像不仅有了鲜活的色彩,更能在数字屏幕上“动起来”,与英烈事迹一同在宁阳烈士陵园展示。今年以来,陵园内已累计接待8600余人次瞻仰追思。

英雄已逝,却从未走远。去年,宁阳籍人士王龙、栾留伟为救落水群众,英勇献身。山东省人民政府追授王龙、栾留伟为烈士,如今,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争做英雄的精神更在宁阳蔚然成风。

又是一年青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宁阳烈士陵园内,掩映在苍松翠柏间的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碑身上镌刻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清明节前夕,宁阳县实验中学的1200余名师生走进这里,瞻仰烈士、敬献花篮。英雄已逝,忠魂化作春雨,滋润着播撒在孩子心田的种子,生根发芽,悄然生长。

中华泰山网记者:李皓若

来源:中华泰山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