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大草原|金戒指艺术团: 一支致力于弘扬北疆文化的非遗宣传队(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0 11:45 1

摘要:金戒指艺术团组建之初,他们最早排练的节目,就是布里亚特婚礼上的歌曲,基本包括四个环节:唱送亲歌,藏戒指游戏,合唱,最后一起跳舞蹈《吆喝尔》。

成长:从演唱民歌到展示非遗

金戒指艺术团组建之初,他们最早排练的节目,就是布里亚特婚礼上的歌曲,基本包括四个环节:唱送亲歌,藏戒指游戏,合唱,最后一起跳舞蹈《吆喝尔》。

金戒指艺术团的美誉逐渐远播,参加的活动也多起来。为了提升节目的观赏性,艺术团成员们萌生了加入服装秀的想法。于是,在达力玛家门前排练场地上,艺术团的成员们开始了服装秀的尝试。起初,每个人都有些生疏,缺乏协调,丽娜特邀舞蹈家高尔前来助阵。高尔为大家义务辅导、精心挑选音乐,指导每一位成员如何自信地踏上舞台,展现自我。这一教,便是数年的光阴。

▲艺术团成员扎木苏在制作马鞍

如今,金戒指艺术团的成员们还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奶桶、毡艺、靴子、马鞍、马缰绳、马镫子等融入表演,这些创新让观众眼前一亮,大受欢迎。他们的表演节目和民俗展示内容也日益丰富多样。其中包括布里亚特传统民歌、江格尔(格斯尔)说唱、陶布秀尔演奏、传统民俗婚礼场景表演;民族服饰走秀;骑马、骑骆驼、民间传统游戏等民俗表演;民族服饰、马鞍具、传统美食制作等传统技艺展示。在众多的节目中,布里亚特婚礼仪式“巴斯根的那达慕”表演,以及唱送亲歌——乌查之歌仪式和藏金戒指仪式,深受国内学术界的认可和广大观众的喜爱。

▲民歌手萨如拉也是远近闻名的熟皮子能手

随着艺术团展示内容的不断丰富,成员队伍也在逐渐壮大。格力格扎木苏、思文、道古尔扎布、额尔德木图等人,在妻子的影响下加入了艺术团,他们的加入丰富了艺术团的表演内容,也进一步推动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担当:是牧民艺术家也是非遗宣传者

从单纯地表演布里亚特婚礼仪式“巴斯根的那达慕”,到后来开展服装走秀,将音乐和民俗表演结合到一起,金戒指艺术团的节目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知名度也从锡尼河草原传到城市。

他们受邀参与了内蒙古蒙古语卫视《中华美食》系列纪录片的拍摄;参加了内蒙古蒙古语卫视的春节特别节目;参加了“歌游内蒙古”活动以及呼伦贝尔非遗优秀节目展演。

无论是排练还是展演,或者是走进高校交流,作为艺术团最初成立的倡导者,丽娜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她既是团队的领队,负责统筹安排,还身兼服务保障的重任。在团员们心中,丽娜是个值得信赖的主心骨。

▲艺术团成员布吉德在制作列巴

2023年的一天,金戒指艺术团接到通知,内蒙古人大非遗调研组要来金戒指艺术团的传承基地调研。金戒指艺术团的成员们连夜将三个蒙古包布置成临时展厅,展厅内挂满大家亲手制作的马鞍具和民族服饰,还精心准备了自制的马奶酒和奶制品,以及各式各样的面食。

金戒指艺术团的成员们现场展示了牛奶分离和熟皮子等传统技艺,精湛的技艺赢得了自治区调研组的高度认可。

2024年,在鄂温克族自治旗文化事业发展中心的积极推荐下,金戒指艺术团的十几位牧民申报了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绽放:从牧区的舞台到高校讲台

设在达力玛家草地上的金戒指艺术团传承基地,多次接待了来自高校的师生研学活动;金戒指艺术团也多次受邀进入高校,承担传播非遗的任务。

2018年,第三届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音乐会在哈尔滨音乐学院举行,金戒指艺术团应邀到哈尔滨音乐学院参加演出。

2023年,金戒指艺术团应邀到内蒙古艺术学院讲授现场课,为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布里亚特民歌,以及服饰、民俗等方面的知识。这次活动后,他们获得了内蒙古艺术学院特聘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深情:一首经典歌曲唱到北京

2019年的12月,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著名舞蹈家阿尤西·谢尔盖先生来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开展北方民族民间舞蹈的交流活动。到了汇报阶段,学院邀请金戒指艺术团的达力玛到北京配合谢尔盖的现场教学,演唱布里亚特民歌迎宾曲。

在排练厅唱完民歌,舞蹈学院的相关领导请达力玛再唱一首歌。第一次来北京的达力玛特别激动,边唱边跳,演唱了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在一个周末,北京下了一场雪,丽娜、达力玛等人到天安门去观光。达力玛看到天安门,情不自禁地又唱了一首 《北京的金山上》。当时很多游客围观,也被达力玛的歌声感动。

回首来时路,金戒指艺术团执着于传播草原文化、传承非遗,为北疆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2016年参加呼伦贝尔党委宣传部外宣纪录片《布里亚特婚礼——巴斯根的那达慕》拍摄;

——2018年参加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三届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音乐会;

——2019年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重点项目《中国音乐地理》呼伦贝尔地区拍摄;

——2023年走进内蒙古艺术学院,开展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布里亚特婚礼—巴斯根的那达慕》现场教学及展演;

——2023年走进包头师范学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展演《布里亚特婚礼—巴斯根的那达慕》;

——2023年参加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民族舞蹈钢琴艺术指导人才培训》呼伦贝尔地区采风活动表演;

——2024年应邀参加内蒙古电视台《中华美食》栏目的六集纪录片“锡尼河畔”的拍摄;

——2024年参加内蒙古蒙古语卫视2025年春节特别节目的拍摄;

——2025年参加“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演”;

——2025年获得民族文化“名家工作室”资质

……

他们是草原上的百灵,歌喉婉转;

他们是草原上的清泉,充满活力;

他们以草原为家,为草原而悲喜;

他们以传承为使命,为非遗不遗余力。

‍‍‍‍‍‍‍‍‍‍‍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金田 包小乐 通讯员:刘永浩

美编:马海文 ‍‍‍‍‍‍‍‍‍‍‍‍‍‍‍‍‍‍‍‍‍‍‍‍‍‍‍‍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