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节目真不错!”“多元融合,大家玩得开心、看得开心、逛得开心!”八月的江苏,热浪翻滚、暑气正浓,但比高温来得更热烈的,是老百姓们对“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演出的由衷点赞。江苏省演艺集团精准对接各试点村(社区)需求,艺术家们顶烈日、冒酷暑,将13场精彩演出送至城
“这节目真不错!”“多元融合,大家玩得开心、看得开心、逛得开心!”八月的江苏,热浪翻滚、暑气正浓,但比高温来得更热烈的,是老百姓们对“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演出的由衷点赞。江苏省演艺集团精准对接各试点村(社区)需求,艺术家们顶烈日、冒酷暑,将13场精彩演出送至城乡角落,让文化的清泉浸润百姓心田。
苏超巧联动,形式内容有创新
要说今夏最火爆的体育赛事,莫过于苏超了。8月17日晚,“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专场演出再次驶入盐城盐渎街道吾悦广场,巧妙联动苏超热点,续写“文化+”跨界融合新篇章。本场演出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扬剧团带来一系列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节目,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演出落幕后,现场大屏便切换至苏超赛事直播界面,文体活动无缝衔接,现场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非凡。
在南京栖霞尧化街道,儿童剧《小红帽》的演出为“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增添了一抹充满童真与创意的亮色。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对经典童话进行了全新编导,融合了当代元素与童话结构,以勇气与成长为主题,用科技感与互动性并存的方式,带领孩子们踏上了一场充满温情的“森林守护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出开始前,还特别增设了一堂名为《神奇的糖球》的儿童戏剧教育课,以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戏剧的兴趣。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一时间,剧场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一创新安排不仅丰富了演出内容,更在开演之前就建立起小观众与舞台的情感联结,让艺术的光芒照进童心。
草坪音乐会引爆现场,观演热度再刷新
还记得4月在苏州冶长泾畔那场微风中的草坪音乐会吗?作为“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的首次“破圈”尝试,它以崭新形式吸引了近5000人次的观众,点亮了江南水乡的春夜。
而这个8月,在七夕佳节来临之际,“茉莉”香飘连云港西双湖风景区,一场融合经典与浪漫的草坪音乐会再度绽放,线上线下观众规模达2万人次,再次刷新观演热度。除音乐演出外,互动游戏和文化夜市的加入,以艺术为媒,进一步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边界与情感深度。
艺术家驻村指导,基层艺术团绽放光彩
与此同时,在仪征东园湿地公园,本月也迎来了一场特别的专场演出。8月4日晚,一台融合了器乐表演、歌舞、戏剧的综合性文艺演出在此上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驻村艺术家、集团歌剧舞剧院声乐演员盛万航与仪征市月塘山之雨艺术团联袂献演的节目——从《鲜花调》到《图兰朵》。谈及创作想法,盛万航说道:“通过前期采风,我了解到,月塘当地流行的《鲜花调》就是江苏民歌《茉莉花》最原始的版本。我是歌剧演员,深知《图兰朵》中多次运用了《茉莉花》的经典旋律。于是我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将《鲜花调》和歌剧《图兰朵》进行融合,配合上本土力量——山之雨艺术团的情景歌舞,最终形成了这个节目。”
创排的过程,也是一场充满温暖与感动的双向奔赴。山之雨艺术团的演员们有的已经70多岁,有的常年从事农耕劳作,有的在工厂上班,白天几乎没有时间排练。于是,在创排期间,晚上的七点半到十一点,成了他们“挑灯夜战”的珍贵时光。盛万航也坚持在南京与仪征两地间奔波,往返140公里,毫无保留地投入创作与辅导之中。
当晚,这个凝聚汗水与乡情的节目一经亮相,便赢得了家乡观众的热烈掌声。这段“中西合璧”的表演,不仅是一场艺术的融合,更是推动省级优质文化资源下沉的生动实践。通过“艺术家驻村计划”,江苏省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们真正走进田间地头,让艺术扎根乡土,让文化自信绽放。
此外,在常州武进新天地北广场,一曲锡韵醉江南,专场演出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落幕;在泰州黄桥古镇,面对观众席西晒问题,联络员与当地沟通,特意将开场时间延后半小时,这一细微调整尽显对观众贴心周到的关怀;在南通海安胡集街道谭港村,戏曲、歌舞、魔术、器乐等节目轮番登场,台下“好看!”“爱看!”“还想看!”的热烈赞叹不绝于耳……江苏省演艺集团的文化惠民之路,正伴随着老百姓的掌声与欢笑,愈走愈坚实,愈走愈宽广。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宋经纬 通讯员 虞秋月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