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也“欺软怕硬”?42岁“完美妈妈”抗癌失败离世:爱生闷气=肿瘤加速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5 19:01 1

摘要:近日,江西抗癌博主“杨美美”(本名杨小燕)的离世引发社会热议。这位42岁的母亲在确诊肺癌后,通过300余条视频记录抗癌历程,却最终因癌症转移离世。她的故事令人唏嘘,更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长期压抑情绪、过度顺从的“C型人格”,可能成为癌症的“催化剂”。

编者按:近日,江西抗癌博主“杨美美”(本名杨小燕)的离世引发社会热议。这位42岁的母亲在确诊肺癌后,通过300余条视频记录抗癌历程,却最终因癌症转移离世。她的故事令人唏嘘,更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长期压抑情绪、过度顺从的“C型人格”,可能成为癌症的“催化剂”。

当“女战士”遇上“癌症性格”

2022年1月,杨美美因宫外孕手术术前CT意外发现肺部阴影,最终确诊为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她曾在视频中坦言,自己无熬夜、抽烟等不良习惯,坚持早睡早起、规律锻炼,但家庭负债、生活与工作压力如巨石压肩。作为母亲、女儿、妻子,她习惯将委屈深埋心底,遇到困难独自硬扛,甚至生闷气成了生活常态。

这种“逆来顺受、爱生闷气、敏感多思”的性格特征,正是心理学中定义的“C型人格”(Cancer-prone Personality)。研究显示,C型人格者肿瘤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以上。杨美美的经历,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残酷却真实的注脚。

被情绪“绑架”的免疫系统

C型人格的核心特征可概括为三点:

情绪压抑:习惯克制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长期“生闷气”;

人际顺从:难以拒绝他人要求,忽视自身需求以维持表面和谐;

消极应对:面对压力时缺乏主动解决策略,易陷入无助感。

科学机制表明,长期情绪压抑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降低,削弱机体抗肿瘤能力。同时,内分泌紊乱可能促进癌细胞增殖,而情绪不良者常伴随吸烟、酗酒等高风险行为,进一步增加患癌风险。

2025年6月,《自然·免疫学》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复旦大学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论文“Targeting lactylation reinforces NK cell cytotoxicity with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揭示了NK细胞乳酸化现象:乳酸堆积会损害NK细胞功能,而补充NAD前体和SIRT3激活剂可恢复其抗肿瘤活性。这一发现从细胞层面印证了情绪与免疫系统的关联——当C型人格者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中,体内微环境可能成为癌细胞的“温床”。

性格不是“判决书”

尽管C型人格与癌症风险存在关联,但需明确:性格并非癌症的直接决定因素,其影响需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共同作用。例如,杨美美的肺癌转移可能与基因突变、治疗反应等密切相关,而非单一性格所致。

对于C型人格者,可通过以下策略降低风险:

情绪宣泄:尝试写“告白书”、视觉想象、运动或倾诉,将压抑的情绪释放;

建立支持系统:与亲友坦诚沟通需求,避免独自承担压力;

认知行为干预:通过心理咨询调整消极思维模式,培养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定期健康管理:结合基因测序、低剂量CT等新技术进行早期筛查(如英国NHS的mRNA疫苗临床试验、印度AI癌症风险画像项目)。

从“压抑”到“自洽”

杨美美生前曾说:“无论贫穷富贵,应该畅快地活着,想哭就哭,想笑就放声笑。”这句话道出了对抗C型人格的核心——学会爱自己。

接纳情绪,而非压抑:愤怒、焦虑是人性的一部分,无需为此自责;

设定边界,学会拒绝:他人的需求不应成为自我牺牲的理由;

关注身体信号:疲劳、失眠、疼痛可能是情绪过载的预警,需及时调整。

总结

性格无法选择,但健康可以管理。C型人格不是“癌症判决书”,而是提醒我们关注情绪健康的警钟。2025年,AI、基因测序、免疫疗法等技术正从诊断到治疗全方位革新抗癌手段,但再先进的科技也替代不了内心的平和与自洽。

正如杨美美用生命诠释的:真正的坚强,不是硬扛所有压力,而是学会在风雨中为自己撑伞。愿每个人都能打破情绪的枷锁,让生命在阳光下自由绽放。

参考文献:

Jin, J., Yan, P. D., Wang, D. Y., Bai, L., Wang, Y., Wei, H. M., & Ding, C. (2025, June 10). Targeting lactylation reinforces NK cell cytotoxicity with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Nature Immun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38/s41590-025-02089-x

编辑 | 娇娇

排版 | 娟子

来源:医悦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