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大研究生在食堂颠勺」的词条冲上热搜第三天,当事人黄女士的抖音评论区依然挤满破防网友。这位26岁的新闻系硕士婉拒央媒offer,选择留在北大康博思食堂当管培生,每天的工作包括擦桌子、打饭和研发新菜品。面对「浪费教育资源」的指责,她对着镜头笑得爽朗:「现在能睡
「北大研究生在食堂颠勺」的词条冲上热搜第三天,当事人黄女士的抖音评论区依然挤满破防网友。这位26岁的新闻系硕士婉拒央媒offer,选择留在北大康博思食堂当管培生,每天的工作包括擦桌子、打饭和研发新菜品。面对「浪费教育资源」的指责,她对着镜头笑得爽朗:「现在能睡满8小时,食堂免费三餐,月薪五千住教师公寓,这不比大厂香?」
破大防的网友分成了三大阵营」:
第一战队:教育投资清算派
"国家培养个北大硕士要花116万(数据来源:教育部《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一位IP显示高校教师的用户,把计算器摁得劈啪作响:"按她月薪五千算,要19年才能回本!"
第二战队:食堂阴谋推理家
"三年管培期满自动入编""曲线进北大行政岗"等猜测持续发酵,尽管北大后勤明确表示「企业化运营无编制」(源自北大后勤集团官网声明),仍有网友扒出十年前某高校后勤主任升迁路径试图佐证。
第三战队:职场清醒代餐族
"感谢黄姐让我跟学历彻底和解"成为小红书新梗,应届生@麻辣香锅不要锅 的吐槽获10万点赞:"她敢从光鲜赛道撤退,就像替我们扇了社会规训一耳光"
「我们真正恐惧的,是那个不敢按下暂停键的自己」
当抖音直播间有人问黄女士「后悔读研吗」,她举着大饭勺笑出声:"北大教会我用传播学设计菜单栏,用供应链管理减少厨余浪费,这学历用得多实在啊"
这记暴击彻底撕开当代社会的学历军备竞赛困局:我们愤怒的根本不是黄女士的选择,而是她活成了我们不敢成为的模样——那个拒绝用颈椎病换年终奖的、不肯为学区房忍受PUA的、敢于对"优秀人生模板"说"此路不通"的觉醒者。
就像二十年前我们嘲笑陆步轩卖猪肉,十年后惊叹陈生缔造百亿土猪帝国;今天嘲讽黄晓彤打饭的手,或许正在给未来餐饮巨头的第一张菜单递调料瓶。当985毕业生送外卖、海归硕士当月嫂已成常态,或许该重新定义「人尽其才」——让哲学系的外卖员在送餐路上思考存在主义,允许新闻硕士在食堂窗口书写她的非虚构人生。
来源:正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