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人设崩塌预警!监制新剧被指AI换脸版绝命毒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8 19:50 1

摘要:时隔12年,王宝强带着主演兼监制的悬疑剧《棋士》重回电视荧幕,央视首播当晚收视率破1.5%,数据亮眼。然而,剧集尚未展开“犯罪棋局”,观众却先发现了一场“抄袭棋局”——‌从人设到剧情,《棋士》被扒出与美剧《绝命毒师》“撞脸”到离谱‌。剧中,王宝强饰演的围棋老师

棋局未开,争议先至‌

时隔12年,王宝强带着主演兼监制的悬疑剧《棋士》重回电视荧幕,央视首播当晚收视率破1.5%,数据亮眼。然而,剧集尚未展开“犯罪棋局”,观众却先发现了一场“抄袭棋局”——‌从人设到剧情,《棋士》被扒出与美剧《绝命毒师》“撞脸”到离谱‌。剧中,王宝强饰演的围棋老师崔业因意外卷入犯罪,家庭关系一地鸡毛:叛逆儿子、闹离婚的妻子、当警察的亲戚,甚至搭档的愣头青小弟都和老白、小粉的组合如出一辙。网友戏称:“这是把《绝命毒师》的作业本直接拿来抄,连姓名都懒得改?”更扎心的是,编剧被曝曾“参考”《绝命毒师》,而王宝强作为监制,也被卷入舆论漩涡。一句老话说得好:“画虎画皮难画骨”,可《棋士》连虎皮都没画全——原版男主因癌症铤而走险,新版却降级为“缺钱抢劫”,观众吐槽:“这犯罪理由,连楼下大爷听了都得摇头!”

网友:抄得了一时,抄不了一世‌

1. 魔改还是致敬?观众的眼睛是尺‌

要说《棋士》完全照搬,倒也不至于。但‌从骨架到血肉的高度相似,让“致敬”二字显得苍白‌。比如《绝命毒师》里老白的癌症困境,是推动他犯罪的致命催化剂,而《棋士》的崔业却因“缺钱”黑化,这种动机放在普通人身上,就像强行给一杯白开水加辣椒——呛得人莫名其妙。网友辣评:“这剧情漏洞,王宝强的演技都填不上!”更讽刺的是,王宝强不仅是主演,还是监制和出品方。当年他靠《八角笼中》的真诚打动了观众,如今却因《棋士》陷入争议,让人忍不住唏嘘:“强哥啊,挑剧本的眼光咋还倒退了?”

2. 内娱缺的不是钱,是骨头‌

《绝命毒师》2008年开播,16年过去,内娱还在“啃老本”。观众早已厌倦了“汉化流水线”的操作——把美剧的黄赌毒换成抢劫诈骗,把癌症困境改成中年危机,仿佛套个本土壳子就能糊弄人。可结果呢?‌画虎不成反类犬,连逻辑都圆不回来‌。这背后暴露的是内娱的“懒癌晚期”:资本追逐快钱,编剧抄近道,演员扛骂名。正如网友所说:“好剧本比大熊猫还稀罕!”当一部剧的亮点只剩“王宝强演技在线”,行业的悲哀可见一斑。

3. 观众宽容,但不是傻子‌

有意思的是,尽管质疑声不断,仍有观众为《棋士》开脱:“就当是致敬吧!”这种宽容,与其说是对剧集的认可,不如说是‌对王宝强个人的情感投射‌。从草根逆袭到金扫帚奖直面批评,他的励志人设早已深入人心。可情怀能撑一时,撑不了一世。若主创继续“躺平”,再好的观众缘也会被消磨殆尽。

棋局可以复盘,创作不能摆烂‌

《棋士》的争议,看似是抄袭风波,实则是内娱病灶的一次集中爆发。当“汉化”成了财富密码,当流量明星拿着天价片酬演烂剧,观众凭什么要为敷衍买单?创作不是下棋,不能总想着“围魏救赵”‌。与其绞尽脑汁模仿爆款,不如踏踏实实打磨故事。就像《我不是药神》用本土现实打动人心,《漫长的季节》靠悬疑外壳讲透命运无常——好作品从来不是抄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

最后,留给行业一道思考题:‌16年前的老白在制毒,16年后的崔业在抢劫,再过16年,我们的荧幕上还能剩下什么?‌

互动区‌:

‌你觉得《棋士》算抄袭吗?

‌评论区等你开麦‌“王宝强这次冤不冤?”“内娱编剧还有救吗?”……说出你的看法

来源:啸天娱乐话题解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