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5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举行陈纳德外孙女及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后代凭吊捐赠活动。当天,参加活动的有美国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将军外孙女嘉兰蕙(Nell Chennault Calloway)及重外孙女罗宾斯(Robin Calloway Meadows),抗
9月5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举行陈纳德外孙女及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后代凭吊捐赠活动。当天,参加活动的有美国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将军外孙女嘉兰蕙(Nell Chennault Calloway)及重外孙女罗宾斯(Robin Calloway Meadows),抗日航空英烈鲁美音侄孙、著名抗战史料捐赠人、美籍华人鲁照宁,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陈端纮侄孙陈钢。
嘉兰蕙捐赠“驼峰空运”主题油画,讲述航线背后的勇气与牺牲
活动当天,在抗馆的“正义之神”雕像前,进行了捐赠文史资料的展示和介绍。
嘉兰蕙此次带来的是一幅“驼峰空运”主题油画。她深情讲述,这是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也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重要部分,因为这条航线提供了大量的燃料、武器、士兵等战略资源。
在驼峰航线上,丧生的飞行员比幸存下来的人还多,在长达42个月的时间中,驼峰航线以高昂的人员和飞机损耗向中国运送了约70万吨物资。
美国陆军航空队空运总队印中联队于1944年1月29日被富兰克林·D·罗斯福授予总统单位嘉奖,这是此类奖项首次颁发给非战斗组织。
鲁照宁捐赠32件(套)文物,1945年《驼峰快讯》头版记录广岛核爆
鲁照宁此次共向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捐赠文物史料32件(套),包括报纸、照片、徽章以及反映抗战胜利主题的明信片、纪念封、方巾等。
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一张1945年8月9日的Hump Express(《驼峰快讯》报)和3张杜立特与儿子小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的原版新闻图片。
Hump Express由美国陆军航空队空运总队印中联队发行,该份报纸以醒目的“Atomic Bomb Devastates Nippon City(原子弹摧毁日本城市)”作为头版头条,报道了美国用新式武器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的情况。此外还有大量驼峰空运的实时报道,其中一篇写道:8月1日,5327吨物资被运往中国,无一损失。
3张由美国媒体拍摄的新闻图片分别记录了1941年3月18日杜立特见证儿子宣誓加入美国陆军航空队;1944年5月20日小杜立特在南太平洋战场表现出色获得杰出飞行十字勋章,杜立特亲自为其佩戴勋章;1945年10月17日杜立特夫妇驾驶一架B-25轰炸机前往俄亥俄州代顿市Wright空军基地看望在此服役的儿子后,留下珍贵合影。小杜立特追随父亲的脚步,在二战期间加入美国陆军航空队,成为一名出色的飞行员,后在1958年试飞新机时不幸失事,年仅37岁。
此外,还有一张鲁照宁从私人藏家手中购得的小幅照片,背面用英文写着“1945年9月,日军士兵在南京机场巡逻”。鲁照宁介绍,这张照片的背景是数架美军C-47运输机,他们当时承担运送中国战区受降人员到南京接受日本投降的任务,是中国战区受降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物证。
陈钢捐赠陈端纮抗战日记,展现爱国青年的心声与历程
抗日英烈陈端纮的侄孙陈钢远道而来,将陈端纮在抗战时期写下的日记等珍贵文物史料捐赠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
陈钢说,1917年1月4日陈端纮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陈端纮放弃测绘局工作,立志从军,于1938年5月报考航校第十三期,投身抗战。1942年,他在飞虎队帮助下赴美受训,由于技术优秀,被留用为教官考试官。但是,目睹家国蒙难,1944年陈端纮强烈请愿回国参战,升至空军第三大队第八中队中尉三级飞行员。1945年4月10日,陈端纮奉命出击河南老河口(今属湖北)一带日军,被敌地面炮火击中,壮烈牺牲。
陈端纮生前写下诸多日记,也喜欢谱曲作词。这本日记是1939年至1940年间,他在军校时写下的。翻开日记,能够看到一位爱国青年求学、参军的成长轨迹与心路历程。在日记中,陈端纮写下一首《长空曲》:“好男儿齐在空军中,献身报国最光荣,勇于赴死长空任纵横……”1939年7月7日,在七七事变两周年之际,陈端纮在日记中写下:“自己应如何努力,才能对得起国家同胞及自己。”除此之外,陈端纮还将航校的生活、训练以及世界时局形势等内容写进自己的日记中。
抗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馆方征集到的首件陈端纮英烈遗物。日记中,陈端纮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局势紧密结合,透过日记,能够看到一位热爱体育、读书与生活的青年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保家卫国的决心与勇气。对于中国空军抗战中的个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裴诗语/文 赵杰/图 顾闻/视频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