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跌跌不休”!3月30日全国报价:山东连跌3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0 09:42 1

摘要:3月30日,国内玉米市场延续弱势震荡,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连续第三日下调收购价,东北产区更是开启第四轮跌势。数据显示,全国超30家企业加入降价行列,跌幅集中在3厘至1分,仅黑龙江两家企业小幅上调潮粮价格,市场呈现“温水煮青蛙”式下跌。

3月30日,国内玉米市场延续弱势震荡,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连续第三日下调收购价,东北产区更是开启第四轮跌势。数据显示,全国超30家企业加入降价行列,跌幅集中在3厘至1分,仅黑龙江两家企业小幅上调潮粮价格,市场呈现“温水煮青蛙”式下跌。

一、区域分化:华北“领跌”,东北“跟跌”

1. 华北地区以山东为代表,晨间到车量突破1400辆,导致企业密集调价。山东天力药业两日累计下调9厘,潍坊盛泰药业两次共跌1分,寿光巨能金玉米、米能生物等企业均出现多轮降价。河北玉锋集团二区、四区价格两日累计下调1分,秦皇岛骊骅淀粉报价跌至2190元/吨。河南飞天淀粉、安徽金沙河等企业也加入跌价阵营,基层贸易商直呼“成本倒挂,利润归零”。

2. 东北产区受地趴粮集中上市影响,黑龙江盛龙实业、新和成生物持续停收,哈尔滨周边潮粮收购价已跌破1.02元/斤。吉林公主岭中粮、新天龙等企业下调潮粮价1分,通辽梅花三等玉米报价2100元/吨,较月初下跌20元。内蒙古阜丰生物、赤峰华恒生物等地价格同步走低,30水分玉米报价普遍低于0.87元/斤。

3. 南方市场相对平稳,湖北、四川等地企业报价维持在1.15-1.18元/斤区间,但受物流成本上升影响,南北价差进一步收窄至0.9元/斤。广东港口玉米报价2580元/吨,较东北产区溢价400元,进口替代效应初显。

二、三大因素施压市场

1. 基层售粮压力

东北地趴粮集中上市:随着气温回升,黑龙江、吉林等地农户加速抛售地趴粮,日均上量达12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5%。贸易商因前期高价收购导致库存积压,被迫低价甩卖。

华北贸易商心态崩溃:山东地区贸易商库存消化率不足40%,部分企业为回笼资金,以低于成本价0.03元/斤抛售,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

2. 政策托底减弱

中储粮采购量腰斩:3月中下旬中储粮玉米采购量环比下降40%,地方储备轮换启动,市场对政策依赖度降低。

超期稻谷拍卖预期: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告显示,4月将启动2020年产超期稻谷拍卖,预计投放量达800万吨,对玉米市场形成替代压力。

3. 国际传导效应

巴西玉米出口受阻:巴西港口工人罢工导致3月玉米出口量同比减少26.3%,但国际米价低位震荡仍压制国内市场情绪。越南碎米到岸价2480元/吨,较国内玉米低500元/吨,饲料企业采购转向进口。

三、后市博弈:跌势或放缓,反弹需契机

1. 短期支撑因素

东北余粮同比减少15%:黑龙江、吉林等地农户余粮降至1800万吨,同比减少270万吨,供应压力逐步缓解。

华北深加工库存告急:山东地区企业玉米库存降至15天用量,低于安全线(20天),部分企业试探性提价收购。

2. 潜在风险点

新季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玉米播种意向面积6.2亿亩,同比增3.5%,或加剧后市供应压力。

生猪养殖持续亏损:3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17.2元/公斤,较猪价高2.66元,饲料需求疲软抑制玉米消费。

3. 市场预判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价格已逼近贸易商心理防线,部分企业开始试探性补库。若4月政策端释放利好(如超期稻谷拍卖延期),叠加养殖端需求回暖,玉米或在中下旬迎来阶段性反弹。但中长期看,供需宽松格局难改,价格或维持底部震荡。

四、农户与贸易商应对策略

1. 农户

理性分批售粮:关注地方储备收购进度,利用4月中下旬物流受限窗口期择机出售。

优化存储方式:东北地区农户可将玉米水分降至14%以下,规避霉变风险,提升议价能力。

2. 贸易商

- 控制库存规模:将库存占比降至总资金的30%以下,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拓展销售渠道:加强与饲料企业、深加工企业的长期合作,锁定订单价格。

3. 加工企业

灵活调整采购策略:采取“少量多次”方式补库,利用晨间到车低谷期压价收购。

开拓进口渠道:关注国际市场动态,适时采购低价进口玉米补充库存。

五、专家观点与行业动态

1. 农业农村部分析师:当前玉米价格已反映基层售粮压力,随着余粮减少,4月中下旬价格或企稳。建议农户关注临储拍卖细则,合理安排售粮节奏。

2. 期货公司报告: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已跌破2400元/吨整数关口,技术面呈现超卖信号,短期反弹概率增加,但需警惕新季玉米播种利空。

3. 行业会议动向:3月28日召开的全国玉米产业大会透露,2025年玉米深加工产能将新增500万吨,主要集中在生物燃料领域,长期需求或改善。

来源:沾化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