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9月5日上午!德甲联赛传来樊振东、吴敬平最新消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2:00 3

摘要:2025年9月的德甲乒乓球赛场,因一位中国选手的亮相多了几分热度——奥运冠军、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东,身披萨尔布吕肯俱乐部战袍踏上赛场时,现场球迷举着“樊,期待你的首秀”的牌子欢呼;可90分钟后,两场单打的失利让欢呼声渐弱,1-3的团队比分,成了这位“亚洲一哥”

2025年9月的德甲乒乓球赛场,因一位中国选手的亮相多了几分热度——奥运冠军、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东,身披萨尔布吕肯俱乐部战袍踏上赛场时,现场球迷举着“樊,期待你的首秀”的牌子欢呼;可90分钟后,两场单打的失利让欢呼声渐弱,1-3的团队比分,成了这位“亚洲一哥”登陆欧洲联赛的首个挑战。而远在国内的71岁恩师吴敬平,用两句简短却有力的回应,为这场“爆冷”写下了不一样的注脚。

首秀遇挫:节奏“错位”,奥运冠军的“德甲第一课”

8月31日晚,贝格诺伊施塔特体育馆的灯光聚焦在球台两端,樊振东的德甲首秀从一开始就藏着“不适”的信号。

首场对阵西班牙选手罗曼·鲁伊斯,樊振东开局打得顺风顺水:正手暴冲直线得分、反手快撕斜线得手,11-8拿下首局时,他习惯性地擦了擦球拍,眼神里带着熟悉的自信。可鲁伊斯很快变招——放弃与樊振东拼“力量相持”,转而用“近台快拨+突然远台拉冲”打乱节奏。第三局关键分10-10平时,鲁伊斯发球后突然跨步快带,樊振东因预判滞后,回球擦着球台边缘下网;第五局决胜局,鲁伊斯又用两记反手直线“打穿”樊振东的防守,2-3的比分,让樊振东首次在德甲赛场尝到失利滋味。

稍作休息的第四盘,面对德国本土选手杜达,“节奏难题”更明显。杜达的力量型打法本就克制樊振东的防守,更让他难受的是对手的“节奏控制”:每局前两个发球故意放慢节奏,等樊振东习惯后突然加快;接发球时又刻意搓长,逼樊振东退台,打乱他“近台衔接”的优势。整场比赛,樊振东的进攻失误率比平时高了8个百分点,多次出现“回球过高被杜达猛攻”的情况,1-3的比分,让他的首秀最终以“两连败”收尾。

赛后,樊振东站在球台边,低头看着球拍上的胶皮纹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这是他遇到难题时的习惯动作。队友弗朗西斯卡快步走过来,拍了拍他的后背:“别在意,我们都经历过‘德甲适应期’,晚上一起看录像分析。”约奇克也递过来一瓶水:“明天加练,我陪你模拟欧洲选手的打法。”现场的中国球迷则隔着围栏喊:“樊振东,下次加油!”他抬头笑了笑,可眼底的失落,还是藏不住。

恩师发声:“不是坏事”,老教练的清醒与期待

樊振东的失利,很快传到了吴敬平的手机里。这位曾带出马琳、王皓、许昕、樊振东四位奥运冠军的“金牌教练”,虽已退休8年,却始终保持着“关注弟子比赛”的习惯——他的电脑里存着樊振东近五年的比赛录像,每个对手的战术特点都标着不同颜色的批注。

9月1日清晨,吴敬平在社交平台更新了一条动态,只有四个字:“这不是坏事。”没有安慰,没有分析,却懂的人都懂——当年樊振东16岁刚进国家队时,也曾在青年赛连输两场,吴敬平当时也是这么说的,后来他帮樊振东拆解对手录像,针对性练“节奏变化”,才慢慢打磨出“能快能慢”的技术风格。这次的“四字回应”,更像是老教练的“清醒提醒”:对长期在亚洲赛事“顺风顺水”的樊振东来说,德甲的“节奏错位”,恰恰是补全“技术短板”的契机。

9月4日,吴敬平又发了一条动态,配了一张樊振东比赛时的照片——画面里,樊振东正弯腰准备接球,眼神紧紧盯着对手的发球手型,神情专注。配文是一句古语:“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带队员的“心法”:当年马琳雅典奥运前遭遇“外战五连败”,吴敬平就是用这句话鼓励他,帮他从失利里找“接发球漏洞”;王皓克服“奥运亚军阴影”时,老教练也常说“输球不可怕,怕的是输了不敢找问题”。对樊振东,吴敬平的期待从不是“赢几场比赛”,而是希望他能通过德甲的“差异化对抗”,突破“亚洲打法舒适区”,成为真正“无短板”的选手。

师徒俩的情谊,早超越了赛场。2016年吴敬平退休时,樊振东特意请老教练吃了顿饭,说“以后遇到难题,还得找您”;去年WTT新加坡大满贯,樊振东因争议判罚心态受影响,吴敬平特意打电话跟他聊了40分钟,教他“把注意力放在下一分”;这次德甲首秀前,老教练还发了条信息:“欧洲选手节奏多变,多观察,少急攻。”如今的公开回应,更像是一种“隔空托底”——让樊振东知道,哪怕暂时输球,背后仍有支持他“试错”的力量。

后续展望:9月6日客场战,一场“找回节奏”的关键仗

对樊振东来说,9月6日晚21点客场对阵巴特柯尼希斯霍芬,不只是一场普通的联赛,更是“找回信心”的关键战。

对手虽不是德甲顶级强队,但这场比赛的意义很特殊:如果能赢,不仅能缓解首秀失利的压力,更能帮他找到“对抗欧洲选手”的节奏;如果再输,可能会面临“是否适配德甲”的更多质疑。萨尔布吕肯俱乐部也在为他“铺路”:教练组连夜剪辑了鲁伊斯、杜达的比赛录像,用红圈标出“鲁伊斯节奏变化节点”“杜达发球习惯”,帮樊振东针对性调整;弗朗西斯卡主动提出“陪他加练反手防守”,模拟德国选手的力量型进攻;约奇克还分享了自己的“德甲适应经验”:“前几场别想着赢,先摸透对手的节奏,比什么都重要。”

国内球迷也在为他加油。尽管央视因版权问题无法转播,社交平台上“樊振东德甲次战”的话题阅读量已突破5000万,不少球迷留言“我们等你反弹”“输球不可怕,慢慢调整”;还有在德国的留学生自发组织“线下观赛团”,准备在客场为樊振东举牌加油。大家期待的不只是一场胜利,更是看到这位奥运冠军如何“从失利中站起来”——毕竟,真正的强者从不是永远赢球,而是能在陌生的挑战里,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樊振东曾在采访里说:“乒乓球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永远有新的问题要解决。”德甲首秀的失利,或许就是他职业生涯新阶段的“第一道思考题”。9月6日的客场赛场,当球台灯光再次亮起时,我们期待看到一个调整后的樊振东——可能还是会遇到“节奏难题”,但一定多了几分“应对的从容”。而这份“在磨砺中成长”的经历,或许比赢球更珍贵。

来源:向望自由16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