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哥出局,白切鸡惹骂战,结局意外?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06:22 1

摘要:谁能想到?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上了趟厨综,一道白切鸡没拿高分被淘汰,却把全网搅得沸沸扬扬——广东网友集体“护鸡”,北方观众吵着“咬不动”,节目组急得关评论区,连官媒都忍不住暗戳戳表态“无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谁能想到?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上了趟厨综,一道白切鸡没拿高分被淘汰,却把全网搅得沸沸扬扬——广东网友集体“护鸡”,北方观众吵着“咬不动”,节目组急得关评论区,连官媒都忍不住暗戳戳表态“无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得从浙江卫视《炙热游戏:百厨大战》的舞台说起。全进华一亮相,“全红婵哥哥”的标签就先吸了一波眼球,但他没靠妹妹蹭热度,反而拎着自家果园养了180天的走地鸡,说要做“最正宗的湛江白切鸡”。可评委周晓燕(淮扬菜泰斗)尝了一口就皱眉头:“肉质偏老,水分不够。”岳云鹏也补了句:“嚼着费劲。”全进华当场就急了:“在广东,30天的童子鸡端上桌要被掀桌子!180天的鸡才有鸡味!”这话一出口,弹幕直接“炸”了。

这场白切鸡引发的争论,很快从厨艺评判变成了南北饮食文化的“攻防战”。广东网友清一色站全进华:“白切鸡吃的就是紧实!骨头带点血丝才叫地道,嫩得像豆腐那是肉鸡!”还有人翻出老菜谱:“袁枚《随园食单》都写了,白切鸡要‘三浸一泡’,就是要保老鸡的本味!”可北方网友也不服:“美食不就是让人吃得舒服?咬不动的菜,再正宗有啥用?”最尴尬的是岳云鹏,想当“端水大师”说“可能是地方特色”,结果两边都不买账——广东人嫌他不懂,北方人嫌他和稀泥。

就在节目组忙着关闭评论区“控评”,被网友调侃“官媒都无语到卡键”时,全进华的反应却让这场争议有了不一样的走向。他没抱怨评委,反而回了湛江就发抖音,手把手教做白切鸡:“水开先烫三次定型,小火煮15分钟,关火泡10分钟,切的时候看骨头带粉,这才对味!”视频里他黝黑的手握着刀,旁边摆着刚煮好的鸡,配文“欢迎来湛江尝”。这条视频播放量破千万,评论区直接变“美食课堂”,连北方网友都留言:“看完突然想试试老鸡的味道!”

全进华这份不慌不忙的底气,其实藏在他们一家人的行事风格里。之前有MCN机构找他,开价一个亿签独家,说要靠“冠军哥哥”的标签带货,他直接拒绝了:“我想帮农民卖水果,不是靠妹妹赚钱。”后来他做三农主播,在四川会理一小时卖空10万单石榴,自己一分钱没拿;爸妈更实在,全红婵都拿奥运冠军了,他们还在果园里煮白粥配咸菜,爸爸全文茂说:“女儿的成就她自己拼的,我们不能沾光。”就连全红婵,私下吃哥哥做的白切鸡从不挑,每次都光盘,兄妹俩在巴黎奥运会看台上的呆萌对话——“你怎么来的?”“坐飞机来的”——至今还在网友手机里存着。

这场看似偶然的“白切鸡风波”,其实戳中了美食综艺长久以来的痛点:到底该用“统一标准”评判美食,还是该尊重地方特色?之前《百厨大战》里,川菜师傅做生牛肉能晋级,白切鸡却因“不够熟”被扣分;《三餐四季》想拍地方美食,最后也难免落进“专业评委说了算”的套路。可全进华偏偏打破了这个套路——他没赢比赛,却让湛江白切鸡成了网红,当地旅游搜索量涨了30%,他的助农直播间也多了50万粉丝,连新疆灰枣都跟着卖爆了。网友说得好:“他输掉了评委的分数,却赢回了老百姓对家乡味道的尊重。”

说到底,这场争议哪里是争“鸡老不老”,其实是争“美食的标准该谁说了算”——是米其林指南上的条条框框,还是老百姓饭桌上的烟火气?全进华用一道白切鸡告诉我们:真正的美食,从不怕有争议,也不用靠评委打分证明。就像他说的“标准可以改,味道不能改”,这份对家乡味道的较真,比任何综艺名次都珍贵。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正宗美食该守着传统,还是迎合大众口味?你吃过最难忘的“家乡味”是什么?评论区聊聊,也别忘了把这份对烟火气的较真,转给身边喜欢美食的朋友~

来源:玖味柒柒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