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爸爸卖早餐养女儿 女儿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终于说出了真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9 16:02 1

摘要:县城西边的小巷子里,老赵的早餐摊是最早亮灯的。每天凌晨三点半,他那扇贴着褪色”福”字的铁门总会先发出吱呀一声,接着是水桶碰撞的声音。巷子里的流浪猫早就摸透了规律,蹲在垃圾桶旁等着。老赵会丢给它一小块发硬的馒头边,有时是昨天剩下的油条尾。

县城西边的小巷子里,老赵的早餐摊是最早亮灯的。每天凌晨三点半,他那扇贴着褪色”福”字的铁门总会先发出吱呀一声,接着是水桶碰撞的声音。巷子里的流浪猫早就摸透了规律,蹲在垃圾桶旁等着。老赵会丢给它一小块发硬的馒头边,有时是昨天剩下的油条尾。

“去去去,再蹭我裤子上全是你毛。”老赵嘴上嫌弃,动作却放得很轻。

他的早餐摊其实就是一辆三轮车,前面拉着个铁皮小推车。车厢改装过,左边是蒸笼,右边是煎锅,中间架着个塑料盒子装调料和一摞发黄的餐巾纸。擦了又擦的招牌上写着”赵记肉包豆浆”,招牌角上钉着一张女孩的照片,用透明胶布贴了好几层,边缘都泛着黄。

那是他女儿,今年高三。

“老赵,来碗豆浆,加两根油条。”上早班的刘师傅是老主顾了,话说一半就被一辆货车的喇叭声盖过。

老赵手脚麻利,一边给豆浆撒葱花,一边递过油条,“热乎的,刚出锅。”

“你闺女今年高考完了吧?”刘师傅拿纸巾擦了擦手上的机油。

老赵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是啊,成绩昨天下午就出来了,估分挺好,应该能上一本。”他摘下帽子挠了挠头,露出半秃的头顶和几缕花白的头发,“就这两天该收到通知书了。”

“那感情好啊!你们单亲家庭不容易。”刘师傅说着,顺手拿起碗里泡着的咸菜。

老赵的表情顿了一下,很快又笑着点头,“是啊是啊,娃他妈走了这么多年,总算是…”

身后又来了两个匆忙的上班族,老赵忙转身去盛豆浆。刘师傅喝完最后一口,把碗放在小塑料盆里,丢下五块钱就走了。那五块钱上面有个油渍,老赵用袖口擦了擦,小心地放进腰间的帆布袋里。

早上七点多,上学的孩子们三三两两经过,老赵就忙着给他们装豆浆、热包子。有时候他会多装一勺,或者多加一个包子,对那些看起来特别瘦小的孩子。

“你爸爸说你以后会考清华。”老赵对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说。

“那是北大!”小男孩不服气地纠正。

“对对对,北大!你爸说的,我记错了。”老赵笑着摆手,笑纹挤满了眼角。

早市散了,已经是上午十点多。老赵开始收拾摊位,把剩下的几个肉包子用报纸包好放进塑料袋,再把蒸笼里的水倒掉。有一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夹在座位下面,翻得起了毛边,几页上面还有油渍和铅笔记号。

回家的路上,老赵停在邮局门口张望了一会儿。一个邮递员认出了他,冲他摇摇头,“赵师傅,今天还没到,明天再来看看吧。”

老赵点点头,又骑着三轮车拐向菜市场。“小赵,今天有特价排骨,你闺女不是爱吃吗?”卖肉的老李冲他喊。

“多少钱一斤?”

“十八,便宜两块。”

老赵摸了摸口袋,今天的收入还行,“来半斤吧。”

回到家,是县城边缘的一栋老居民楼,墙皮剥落,楼道里总有股霉味。老赵住在三楼,电梯早就坏了,也没人修。他掏出钥匙,锁孔旁边贴着一张泛黄的儿童画,画的是一个卖包子的人和一个小女孩。

“爸,你回来啦?”女儿小雨正坐在桌前看书,高高瘦瘦的,扎着马尾,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

“买了排骨,晚上给你炖汤喝。”老赵把菜放进冰箱,那是台老冰箱,发出嗡嗡的噪音。冰箱门上贴着小雨从小到大的照片,最老的那张边角都卷了。

客厅里摆着个旧沙发,靠背上盖着块花布遮住磨破的地方。电视柜上摆着小雨从小学到高中的奖状,整整齐齐叠成一摞,最上面是一个奖杯,擦得锃亮,但底座缺了一个角,用胶水粘过。

“爸,邮递员刚才来过了。”小雨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通知书到了。”

老赵的手抖了一下,“哪个学校的?”

“北京大学。”小雨的声音有点颤抖,但脸上的笑容怎么也藏不住。

老赵愣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说,“北…北大?真的是北大?”

小雨点点头,眼里含着泪光,“我们都没想到…”

老赵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沙发发出咯吱一声响。他伸手接过通知书,小心翼翼地摸着上面烫金的校名,好像怕把它碰坏了。

“爸,你怎么了?”小雨发现父亲的眼睛红了。

老赵摇摇头,突然站起来,“我去做饭,今天要好好庆祝一下。”

他走进厨房,从冰箱里取出排骨,开始洗菜切肉。水龙头滴滴答答地漏水,他顺手拿抹布塞住,那抹布原本是块毛巾,现在只剩下一半了。

窗外是个小阳台,晾着两件校服和几条洗得发白的内裤。阳台角落放着几盆绿植,有的叶子已经枯黄,但还在勉强生长着。

小雨走进厨房,看到父亲的背影有些驼,头顶的白发在阳光下特别明显。

“爸,您这么多年起早贪黑的,就是为了我能上大学。现在我考上了,还是北大,您…”小雨的声音哽咽了。

老赵手里的刀停了下来,水还在哗哗地流着。

“小雨啊,爸今天有件事要告诉你。”老赵转过身,眼睛湿润,“我不是你亲爸。”

厨房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排骨上的水滴在案板上的声音。

小雨愣住了,“您…您说什么?”

老赵把刀放下,擦了擦手,“坐下吧,这事我本来想等你大学毕业后再说的。”

他们回到客厅,老赵从卧室拿出一个铁盒子,那是以前的月饼盒,上面的图案都褪色了。他打开盒子,里面有一张旧照片和一封信。

“你妈妈,就是你记忆中那个在你五岁时’去世’的妈妈,其实是我小学同学。”老赵深吸一口气,“她大学毕业后嫁给了你亲爸,你亲爸是个工程师,人挺好的。你刚满四岁那年,他们出了车祸,你爸当场走了,你妈伤得很重。”

小雨坐在沙发上,双手紧紧握着,不知道该说什么。

“医院抢救了三天,你妈知道自己撑不住了,就给我打了电话。”老赵的声音越来越低,“她告诉我她有个女儿,没亲人可托付,问我能不能照顾你。那时候我刚离婚,一个人挺孤独的,就答应了。”

“所以…所以那些照片里的妈妈…”小雨指着墙上的全家福。

“那是后来我们合成的,怕你问起来不好解释。”老赵叹了口气,从盒子里拿出一张照片,“这才是你亲生父母。”

照片上是一对年轻夫妇抱着个小女孩,背景是某个公园的亭子。男人高高瘦瘦,戴着眼镜;女人笑得很甜,怀里的小女孩扎着两个小辫子。

“你爸爸叫陈明远,是清华毕业的,在一家设计院工作。你妈妈叫林小雨,是北大中文系的,你的名字就是随她的。”老赵的手有些颤抖,“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人。”

小雨接过照片,仔细地看着,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为什么…为什么要现在告诉我?”

老赵笑了笑,很勉强,“因为你现在考上了北大,就像你妈妈一样。我想,这可能是冥冥中的安排吧。你现在长得越来越像她了。”

老赵从盒子里又拿出一个存折,“这些年,我一直把你爸妈的抚恤金存着,本来想等你上大学时交给你,没想到你自己就考上了北大。”

小雨翻开存折,里面有一笔不小的数目。第一页夹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给我们的小雨,希望你健康快乐,长大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爱你的爸爸妈妈。”

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还能看清。小雨的眼泪滴在纸上,洇开了一小片。

“你…你不是我亲爸,为什么要这样照顾我?”小雨抬头问道。

窗外传来卖冰棍的吆喝声,打断了对话。老赵起身关上窗户,窗框有点卡,发出刺耳的声音。

他站在窗前,背对着小雨,肩膀有些颤抖。

“我跟你妈妈,年轻时候…有过一段情。”老赵的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后来我去当兵了,回来时她已经嫁人了。”

他转过身,脸上有泪痕,但在笑,“所以啊,照顾你,一方面是报答她对我的信任,另一方面…也算是弥补我自己的遗憾吧。”

小雨突然站起来,冲过去抱住了老赵,“你就是我爸爸,永远是!”

老赵愣了一下,然后紧紧地回抱住她,“傻孩子…”

厨房里的排骨汤煮沸了,香气弥漫整个房间。老赵轻轻拍了拍小雨的背,“先别哭了,汤煮好了,今天是高兴的日子。”

他们坐在小餐桌前,老赵给小雨盛了一大碗排骨汤,又夹了一块最大的排骨放在她碗里。

“对了,你还记得我摊位招牌上那张照片吗?”老赵咧嘴笑了,露出一颗金牙,“那是你小时候第一次吃我做的肉包子,吃得满嘴油,可高兴了。”

小雨笑着点头,又想起什么,“那您为什么不告诉邻居们真相呢?”

老赵挠挠头,“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也一直叫我爸爸,我们就是父女了,不是吗?”

傍晚,小雨去楼下倒垃圾,遇到了住在对门的张奶奶。

“小雨啊,听说你考上北京大学了?真出息!”张奶奶拄着拐杖,满脸褶子都笑开了。

“谢谢张奶奶。”

“你爸这些年不容易啊,你还记得吗,你上初中那年,他病得起不来床,还拖着去摆摊…”张奶奶叹了口气,“现在可算熬出头了。”

小雨点点头,突然想起了什么,“张奶奶,我爸以前在哪工作啊?他好像从来没跟我说过。”

张奶奶想了想,“他年轻时在机械厂当技术员,后来厂子倒闭了,他就开始卖早餐。你那时候还小,大概四五岁吧。”

回到家,老赵正在擦那个奖杯,见小雨进来,连忙放下,“想什么呢?脸色不太好。”

小雨坐到老赵旁边,“爸,我刚才在想,您为什么自己不结婚呢?”

老赵愣了一下,笑着摇摇头,“我不是告诉过你吗,我结过婚,后来离了。”

“可那是我来之前的事了,这么多年…”

老赵打断了她,“照顾你就挺好的,我不缺什么。再说那些年忙着摆摊赚钱,哪有时间想这些。”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拉上了窗帘。窗帘是深蓝色的,边缘已经磨白了。

“爸,您别站那了,来坐会儿吧。”小雨拍拍身边的沙发。

老赵坐下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我今天写了个菜单,你看看,都是你爱吃的。明天我去买菜,晚上咱们好好庆祝一下。”

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红烧排骨、清蒸鱼、西红柿炒鸡蛋、蒜蓉空心菜…最后一行写着”生日蛋糕”,又被划掉了。

小雨看着这张纸,突然意识到老赵的手指关节都粗大变形了,指甲缝里总有洗不干净的污渍。

“爸,这么多年您起早贪黑的,手都变形了…”小雨握住老赵的手。

老赵赶紧把手抽回来,有些不好意思,“干活的手,粗糙点正常。”

夜深了,小雨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起身走到客厅,发现老赵坐在阳台上抽烟,烟灰缸是个旧易拉罐,里面已经堆了不少烟头。

“爸,您怎么还不睡?”

老赵被吓了一跳,连忙掐灭烟头,“想事情呢。”

“您在想什么?”

老赵看着远处的灯光,沉默了一会儿,“就是在想,你去北京后,我该怎么办。”

小雨这才明白,老赵是舍不得她走。

“爸,您跟我一起去北京吧。”小雨突然说。

老赵笑了,“我去北京干啥?我这一身粗活技能,在那大城市…”

“您可以在北京也摆早餐摊啊,我听说北京早餐需求可大了。”

老赵摇摇头,“那不一样。再说了,我这把年纪,折腾不起了。”

他站起来,把烟灰缸放到窗台上,那里还有几个空花盆,盆里的土已经干裂。

“小雨啊,爸这辈子就这样了,但你不一样。你爸妈都是知识分子,你也这么聪明,将来肯定有大出息。”老赵的声音有些哽咽,“等你以后工作了,偶尔回来看看我就行。”

小雨突然想起什么,“爸,我去查户口本!”

她跑到老赵房间,从抽屉里翻出户口本。果然,她和老赵不是同一个姓,她姓陈,老赵姓赵。但奇怪的是,她的出生日期和记忆中不一样。

“爸,为什么户口本上我的生日和我记得的不一样?”

老赵走过来,看了看户口本,“你的生日是7月18日,这没错啊。”

“可我记得我生日是8月10日啊,您以前不是一直在那天给我过生日吗?”

老赵咳嗽了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那个…其实是我记错了。你刚来的时候,我看了你的户口本,但记成了8月10日。后来就一直那天给你过生日了。”

小雨看着老赵,突然意识到了什么,“8月10日…是不是我妈妈的生日?”

老赵愣住了,半晌才点点头,“是的,是小雨的生日,你亲妈妈的。”

客厅里的老挂钟敲了十二下,新的一天开始了。

老赵轻轻抚摸着户口本,“知道吗?当年办你入户手续的时候,民政局的人问我,要不要给你改姓。我想了又想,最后决定不改,保留你爸爸的姓氏。因为那是你的根啊,就算他们人不在了,也该留下点什么。”

小雨抱住老赵,“爸,不管我姓什么,您永远是我爸爸。”

第二天一早,老赵像往常一样起床准备去摆摊。小雨也早早起来,“爸,我今天跟您一起去。”

老赵愣了一下,“你去干啥?”

“我想学学怎么做早餐,万一以后自己也要摆摊呢。”小雨笑着说。

老赵摇摇头,“你可是北大的高材生,怎么能干这个。”

小雨坚持要去,老赵拗不过她,只好带上她。

早晨的县城街头还笼罩在雾气中,路灯昏黄的光线照在潮湿的地面上。他们推着三轮车,老赵骑,小雨在后面扶着。

“爸,等我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带您去北京看看。”

老赵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我可得好好打扮打扮,别让人看出来是个乡下老头。”

“您才不是乡下老头呢,您是我最尊敬的人。”

老赵没说话,只是踩着脚踏板的力道重了些,三轮车在清晨的街道上渐渐加速,驶向那个他已经守了十几年的摊位。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

来源:自由聊八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