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刘大姐被儿媳赶出家门 住进60平破瓦房 半年后成了千万粉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0 06:10 1

摘要:那个破瓦房外墙的灰色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墙体斑驳处露出的红砖像是老人脸上的老年斑。前院堆着几块石头和半袋水泥,上面落了一层薄灰。这是刘大姐搬来时就有的,半年了,也没人动过。

那个破瓦房外墙的灰色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墙体斑驳处露出的红砖像是老人脸上的老年斑。前院堆着几块石头和半袋水泥,上面落了一层薄灰。这是刘大姐搬来时就有的,半年了,也没人动过。

刘大姐是五月底搬来的,那天下了雨。她打着把发黄的伞,肩上挎着个编织袋。老徐帮着提了个行李箱,箱子的滚轮坏了一个,地上拖出一道湿印子。老徐是小区里的杂工,平时修个水管换个灯泡的,就他知道刘大姐要搬来住这老瓦房。

我在路过的时候刚好看见他们。

“刘姐,真不用我帮你收拾一下?这房子闲了有两年了,里头肯定……”老徐欲言又止。

“不用,不用,多大点事啊,我自己来就行。”刘大姐说话的时候故意把声音抬高,像是在提醒自己不要显得太狼狈。

老徐走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摇了摇头,不知道是为刘大姐可惜还是刘大姐这破房子可惜。

当时还不到中午,我提着刚买的青菜经过,和刘大姐打了个招呼。她有些意外,随即点点头当作回应。我能理解,谁愿意让人看见自己从三居室的电梯房搬到祖上留下的破瓦房里住呢。

尤其是刘大姐。

刘大姐这个人,镇上的人都知道。年轻时在食品厂上班,嫁了个机械厂工人,日子不算富裕但也顺当。后来丈夫下岗,跟着工友去了南方打工,没几年就在工地上出了事,人没了,赔了二十来万。她那时还年轻,才四十出头,带着儿子过活。儿子争气,考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后来又考进了省城一所不错的大学。

刘大姐一人把儿子拉扯大,供他上完大学,嘴上没说过一句苦。厂里倒闭后她就在厂门口摆了个卖烧烤的小摊,冬天卖铁板鱿鱼,夏天卖烤肉串。那会儿环保没这么严,她那小摊一直撑到儿子大学毕业。

老赵在我家修水龙头的时候提过一嘴,说刘大姐为了儿子结婚凑首付,把丈夫的赔偿金和这些年存的钱全搭进去了,还借了亲戚的钱,在县城给儿子买了套房。儿子娶了个城里姑娘,据说是他大学同学,家里有点条件。

搬来这里的第三天,我去井边打水,看见刘大姐正在自家门口栽花。这房子前院有一小块空地,平时住在这儿的老人种几颗白菜青菜之类的,倒也自给自足。而刘大姐在种花,蔫了吧唧的几株,看着就活不久。

“种的什么花啊?”我随口一问。

刘大姐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手上的泥蹭在了脸上。“不知道,集市上十块钱一盆,想着门口种点啥好看些。”

她挺了挺有些驼的背,抬头望了望自家的房子,突然笑了,“怎么看怎么像个坟头啊。”

我不知道怎么接这句话,只能尴尬地笑笑。她看我反应,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哎,开个玩笑,别当真。”她抖了抖身上的土,“你要打水啊?我这儿有桶,借你用?”

我摇摇头,提起自家的桶,“不用,我自己带了。刘姐,你这两天都整理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就是这房子住人太久了,都回潮了。你说这破房子,还得收水电费呢,以前我爸妈住的时候,多大的电表啊。”刘大姐抬头看了看电线杆上的电表,嘀咕着。

那几天我总能看见刘大姐在收拾房子,拆了好些旧家具,破木头堆在院子里,不知道是要烧了还是扔了。她把屋里的窗帘都换了,白色的纱帘,在阳光下透出淡淡的黄。晚上路过的时候能看见她家亮着灯,有时能听见她在屋里唱歌,那种老派的情歌,王菲啊、那英啊之类的。

几天后,院子里多了张小桌子,上面摆了几个盆栽,早上经过的时候能看见刘大姐坐在那儿,手机架在盆栽旁边,她对着手机说话。我走近了才发现她是在录视频。

“这个是我养了三天的绿萝,你看叶子油亮亮的,可精神了……”她细声细气地说着,完全不像平时市场里讨价还价的样子。

这年头谁没拍过短视频呢。我也没在意,和她打了个招呼就走了。只是后来才知道,这是她直播的开始。

有一天晚上我加班回来得晚,路过刘大姐家,看见她院子里亮着灯,一堆人围着看。我凑过去,才发现刘大姐在教人包饺子。不是在家里教亲戚,是真的架着手机在直播教网友。手机前面支了个灯,把她整个人照得明晃晃的。

“你看这饺子皮擀得要薄一点,中间厚一点,这样好包。”她娴熟地擀着饺子皮,动作利索得很。

“皮儿要多少面粉?”村口王婶突然问了一句。

刘大姐一愣,抬头看见门口围了一圈人,笑了,“一斤面粉,水差不多半斤吧,看面粉的吸水性。你们要看啊,进来坐,我这儿也没啥地方招呼你们……”

有人起哄说想尝尝她包的饺子,刘大姐索性把餐桌搬到了院子里,现包现下锅,请大家吃。大家也不客气,围着桌子有说有笑。我本想悄悄走开,被刘大姐看见了,硬是拉着我也坐下来吃了几个。

他们都走后,我看刘大姐一个人收拾桌子,就帮了把手。

“你这是怎么想起来直播了?”我问。

刘大姐把碗放进盆里,叹了口气,“没办法啊,总得找点事干。刚来那会儿日子过得我整宿睡不着,脑子里全是乱七八糟的事。后来看别人玩抖音,我就也下载了。一琢磨,我这一辈子做的最多的事可能就是做饭了,不如教教别人。”

“那挣钱吗?”

“哪能呢,刚开始哪有人看啊。我直播了一个多月才涨了一百多粉丝,打赏的钱还不够水电费。”她笑着摇摇头,“不过也挺有意思,跟陌生人说话,他们也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用装样子,有点像喝了酒,想说啥就说啥。”

这话我能理解。在这小地方,谁不是活在别人的眼神里。

后来刘大姐做的视频渐渐多了起来,不光是包饺子,还有家常菜的做法,怎么砍价买菜,怎么收拾屋子省力气。那些在别人看来可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她这儿成了观众爱看的内容。

“你这么大动静,你儿子知道不?”有天我看她支着手机在院子里跳广场舞,没忍住问了句。

刘大姐的动作停了一下,随即又继续跳,好像没听见我问的话。我也意识到问得唐突了,自知失言,忙着离开。

没想到晚上刘大姐突然敲我家门,手里拎着两袋刚出锅的麻球。“闺女,来尝尝,刚炸好的,趁热吃。”

我也没跟她客气,接过来倒了两杯茶,招呼她坐。

“你下午问我那个事,我儿子他……”她搅动着茶水,像是在组织语言,“自从我搬出来,他就没联系过我。”

我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也不是因为啥大事,就是那破事呗。还不是因为钱。”刘大姐苦笑了一下,“我那儿媳妇吧,嫌我老,不会好好穿衣打扮,说我影响她朋友圈的档次。去他们家吃饭,她都怕我用筷子啃骨头,怕我喝汤的声音太大……”

她说着说着,声音低了下来。

“我那时候在县城租了个小房子,离他们家近点,想着能多帮衬着带带孙子。谁知道她嫌我住得太近了,没完没了地找事。最后逼着我儿子,让我搬回乡下。我儿子就……”

她没继续说下去,但我猜到了后面的事。世态炎凉,枯木难求子孙情,这种事不算少见。

“反正就,一言不合,我就回来了呗。”刘大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说实话,刚回来那会儿真是不想活了。五十多岁的人了,没工作,积蓄都给了儿子,回娘家住破瓦房,简直……”

她突然笑起来,“不过现在挺好,自在。诶,你尝尝这麻球,我新改的配方,放了桂花的。”

从那以后,我偶尔会去她家坐坐,一起吃个晚饭什么的。不知不觉中,她的粉丝涨了不少,从一开始的几百人到后来的上万,再到几十万。

最让人意外的转折发生在八月底的一个晚上。那天下了场大雨,我下班回来的时候听见院子里有动静,去看才发现是刘大姐房子漏雨了,她正在屋里手忙脚乱地接水。

“刘姐,要帮忙吗?”我喊了一声。

“不用,就漏这一处,我自己能弄。”她站在凳子上,手里抱着个脸盆接雨水。

我也不信她一个人能行,就过去帮忙。屋里乱七八糟的,手机还开着直播,镜头正对着那个漏雨的房顶。弹幕刷得飞快,我瞟了一眼,全是些”加油”、“心疼”之类的话。

“这么晚了还直播呢?”我问。

“唉,跟他们聊着天呢,突然下雨,房子就漏了。我想着干脆直播一下接雨水的场景,让他们看看我这破房子。”刘大姐叹了口气。

没想到这场”漏雨直播”意外走红,刘大姐的粉丝一夜之间暴涨了几十万。有热心网友给她出主意怎么修房顶,有的甚至要给她寄钱寄材料。

刘大姐挺不好意思的,一直说不用不用,但架不住网友们的热情。后来真有人给她寄了防水材料,她就在直播里一步步修补房顶,又引来了一波关注。

粉丝涨得多了,平台就来签约了,给的条件还不错。前几天刘大姐问我,帮她参谋参谋,要不要接个代言,是卖中老年服装的。

“刘姐,你还真成网红了啊。”我开玩笑道。

“什么网红啊,就是一把年纪了,让人看着笑话呢。”她嘴上这么说,眼睛却是亮的。

昨天下班路过她家的时候,看见门口停了辆车,挺新的,白色的。刘大姐站在门口,接过来自递送的几个箱子。我好奇地问是什么,她笑着说是粉丝送的零食,让我一起尝尝。

屋里比刚来时整洁了不少,电视换了新的,茶几也是新买的。但墙上的裂缝还在,窗户纸糊得歪歪扭扭的,像是故意留着似的。

她拆开一个盒子,里面是精致的小糕点,看着就很贵。“我跟你说,现在这些网友可真大方,动不动就给我刷礼物,上个月我光直播就挣了一万多,比我以前摆摊挣得都多。”

“那挺好啊,刘姐。”

她给我倒了杯茶,是新买的杯子,上面印着她直播时的网名——“乡下刘大姐”。

“其实吧,我这直播也没啥特别的,就是些家常里短的事。可能是现在年轻人太忙了,没空自己做这些,看看我这种老太太折腾,觉得新鲜吧。”她挑了块糕点放进嘴里,“哎,真挺好吃的,你也尝尝。”

电话突然响了,刘大姐看了一眼,脸色变了变,接起来走到门外去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脸上看不出喜怒。

“怎么了?”我问。

“没事,我儿子……”她犹豫了一下,“他看到我直播了,问我是不是真的被赶出家门了。”

“那你怎么说的?”

“我能怎么说啊,我就说这不也挺好的吗,在乡下自己当家做主,还挣了钱。”刘大姐笑了笑,眼睛却有些湿润,“他说他老婆怀二胎了,想让我过去帮忙带孩子。”

屋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墙上的老挂钟在滴答作响。那是她从城里带回来的少数几件家具之一。

“你准备去吗?”我轻声问。

刘大姐看了看屋子,目光扫过那些直播设备、新买的电器,和墙上贴着的几张粉丝寄来的明信片。她抹了抹眼角,突然笑了。

“我跟他说,让他媳妇来我直播间跟我道个歉,我就原谅她。”

我惊讶地看着她。

“你别这么看我,我是开玩笑的。”她起身去柜子里翻出一个盒子,里面是她儿子小时候的照片。“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这把年纪了,不能再跟着小辈吃苦了。我现在这样挺好的,有自己的生活,也有收入。再说……”

她朝门外看了一眼,那里是她每天直播的小院子,“我这抖音号都千万粉丝了,多少人等着我直播呢,哪有时间去带孩子啊。”

昨晚她发了条视频,不是教做菜,也不是唠家常,而是站在她家那个花了不少功夫修补好的屋顶上,背对着镜头,看着远处的夕阳。

“人生啊,就像这房顶,有漏的地方就修一修,始终是自己的家,没必要惦记别人的豪宅。”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却格外有力量,“五十多年了,我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视频底下的评论已经超过了十万条。有人说她是心灵鸡汤,有人说她是给生活找台阶下的强颜欢笑,也有人说她是活成了榜样。

而今天早上,我看见刘大姐要出门了,穿了件新买的衣服,头发也染了,不那么花白了。她拎着个行李袋,好像要去哪里。

“刘姐,这是去哪啊?”我问。

“平台邀请我去省城参加个活动,签约什么的。”她笑着说,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像是盛开的花。

“那挺好的,刘姐,一路顺风。”

她点点头,走了几步又转身对我说:“对了,过两天我儿子他们要来看我,家里门锁坏了,麻烦你给开一下。他们来了,就说我去外地办事了,过几天就回来。”

我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点点头应下。

看着她坐上出租车离开,我突然想起那句网上很火的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破瓦房外,那几盆当初种下的花,现在开得正艳。

来源:白开水聊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