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北斗|基于北斗的海上风电智能安防终端及系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5 15:54 1

摘要:本案例以华能嘉兴2号海上风电场为示范应用场景,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构建起全周期智能管理 体系。在业务与技术层面,将北斗高精度定位与AIS数据相融合,通过电子海图划定区域对船舶进行监 控,航行时按照30-90秒/次的频率采集轨迹数据,实现船舶位置的实时显示与自动

申报单位: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合申报单位:

主要完成人:王恩民、魏昂昂、葛戈、李宁、王福乾、徐鹏

一、案例简介

本案例以华能嘉兴2号海上风电场为示范应用场景,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构建起全周期智能管理 体系。在业务与技术层面,将北斗高精度定位与AIS数据相融合,通过电子海图划定区域对船舶进行监 控,航行时按照30-90秒/次的频率采集轨迹数据,实现船舶位置的实时显示与自动报警,定位响应可 达秒级。针对人员安全保障,配备的落水信标终端在触水3秒后自动导通,具备循环定位和位置上报功能。在设备管理中,运用北斗授时校准风机传感器时钟,确保SCADA系统与设备状态数据同步。在产品 与服务领域,研发的“北斗+数字孪生”平台,可在三维模型中实时映射船舶、人员和设备位置,精

度达米级。该平台结合海洋气象辅助系统,依据北斗位置数据和气象信息,对危险场景发出声光报警,预 警响应在分钟级,还打通了施工与运维数据,实现数字化管理。

此案例成功攻克海上多源数据融合难题,解决北斗信号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问题,实现与多种模型 精准匹配,开发出定制化软硬件。项目实施期间,共形成专利30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标准1项。

系统投入运行后,实现人员定位全覆盖,船舶越界预警准确率超95%。该项目为海上风电智能化管理树立 了典范,其相关技术具备良好的推广价值,可应用于其他海洋领域,有力推动海洋经济数字化发展

二、技术方案

本项目在华能嘉兴2号海上风电场展开示范应用,构建起一套完备的北斗+数字孪生智慧管理系统, 全方位提升风电场的运营管理水平。

1)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形成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协同运作体系。数据层整合北斗定位、SCADA、 CMS、AIS等多源数据,通过KKS编码关联BIM模型,实现设备信息统一管理。风电场区域南北长约

10.4 km,东西宽约5.2km,总面积约47.5 km²,共部署50台单机容量6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

容量300兆瓦。系统支持秒级数据采集,并具备10年以上在线存储能力。平台层基于B/S架构,搭建

1:1数字孪生模型,融合GIS地理信息与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风机、海缆、升压站等设备的实时状态监 测与故障模拟。应用层部署智慧管理、健康度评估、智能安防等核心模块,采用微服务架构,可满足大量 用户并发访问,确保非统计性查询响应时间≤3s,页面平均显示响应时间≤3s。

2)项目实现多源数据融合与数字孪生技术突破。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与AIS数据,以30-90秒/次 的频率采集船舶轨迹,实现施工船越界自动预警。SCADA系统与CMS设备状态监测数据协同,通过对

齿轮箱油温、发电机振动等关键参数建立动态报警带进行预警监测。构建涵盖风机核心部件及海上升压站 设备的全尺度BIM模型,支持二维地图与三维模型联动查阅;AR智能巡检系统实现设备参数自动识别

与巡检轨迹记录,离线数据回传后自动生成报告,减少人工录入误差。

3)硬件部署分阶段推进。基建期在施工现场部署边缘服务器、AIS基站及微波通信设备,接入50台 风机、2座升压站数据,设备防护等级达IP67。运维期将核心服务器迁移至杭州远程智控中心,配置2台 高性能服务器(双机热备),可支持3000MW级新能源数据接入。网络架构采用星型结构,海上风机通过

海底光缆连接陆上计量站,部署工业级交换机实现环网自愈,保障数据传输可靠性≥99.99%,并按等保2.0 要求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在完成硬件部署与网络架构搭建后,运维管理设计成为保障风电场高效 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4)运维管理实现全面数字化与智能化。基于KKS编码建立设备台账,通过二维码/RFID技术管理

工器具与备品备件。电子两票系统集成北斗定位与实时拍照功能,实现“一键开票-异地审批-轨迹回

溯”闭环管理,开票效率显著提升。建立20+设备预警模型,针对齿轮箱油温、发电机振动等动态调

整参数阈值,三级告警机制自动触发工单,大大缩短故障处理周期。实时同步全球台风路径,自动生成风 机偏航策略与人员撤离计划,抗台准备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防水定位手环与落水信标终端触水3秒自 动上报位置,联动周边船舶与监控大屏,救援响应时间≤15分钟,风电场内200+监控点位实现异常事

件视频自动抓取率100%。

三、创新亮点

华能嘉兴2号海上风电场位于复杂海域环境,传统运维面临定位精度低、安全管理难、响应效率低等 挑战。项目通过深度融合北斗定位导航技术,构建“基于北斗的海上风电智能安防终端及系统”,覆盖基 建、运维全周期,实现海上风电的精准化、智能化管理。

创新亮点一:北斗高精度定位与数字孪生深度融合。1)基于北斗定位技术,实时采集人员、船舶、 设备位置数据,与三维数字孪生模型动态同步,实现“一张图”可视化监控。通过电子围栏、船舶轨迹回 溯、人员定位等功能,有效防范外部船只闯入、人员越界等风险。2)创新应用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为 落水信标终端提供应急通信支持,实现落水人员72小时连续定位与快速救援。

创新亮点二:多源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体系。集成北斗定位数据、气象预报、设备传感器等多元信息, 构建AI分析模型。例如,结合北斗定位与气象数据,智能规划出海作业窗口期,可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通过北斗定位与设备健康度联动,大大提高故障预警精准率。

创新亮点三:移动端+AR的智能化巡检。1)开发北斗定位支持的移动应用,实时显示运维人员位置、 任务状态及安全预警。结合AR眼镜,实现远程专家指导与巡检数据自动回传,巡检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2)利用北斗时空数据,实现巡检轨迹数字化存档,支持历史路径回溯与问题溯源。

创新亮点四: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1)基建期:通过北斗定位+AIS基站,实时监控施工船舶动态, 预警偏离施工区域行为,保障海上作业安全。2)运维期:构建“人员-船舶-设备”三位一体安防体系,结 合北斗定位与视频联动,实现异常事件秒级报警响应。

来源:筑梦北斗领航前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