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合约》:“这不是和平,只不过是20年的休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9 23:26 2

摘要:最近经常有人说目前的俄乌停火协议很类似一战后的《凡尔赛合约》,其实这两者很不相同的,后者对德国要苛刻得多,而且充满屈辱,《凡尔赛合约》的签订还催生了二战后最恐怖的武器:导弹。如今加载了核弹头的导弹已经成为威胁全人类生命的最大的大杀器,今天试着说说这个话题。

上图:伏尔加格勒马马耶夫岗雕塑

最近经常有人说目前的俄乌停火协议很类似一战后的《凡尔赛合约》,其实这两者很不相同的,后者对德国要苛刻得多,而且充满屈辱,《凡尔赛合约》的签订还催生了二战后最恐怖的武器:导弹。如今加载了核弹头的导弹已经成为威胁全人类生命的最大的大杀器,今天试着说说这个话题。

在我看来该条约是人类历史上最龌龊的条约之一,法国人搞的这个条约,把全人类拉进了二战的灾难旋涡,法国自己光地面作战部队就224万,外加强大的工业力量和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结果仅仅38天就向希特勒投降了——法国有什么资格进入五常?!

现在说说《凡尔赛条约》,其中最有争议的就是第231条,该条款迫使德国承认发动战争的全部责任。

凡尔赛条约的达成背景是:美国希望建立一个长久的和平体系并通过该体系来完成贸易;英国希望德国能保持相对强大和经济自立以保持欧洲大陆的平衡;法国则因为和德国是世仇,希望严惩并彻底削弱德国。

三个协约国的诉求存在冲突和矛盾,最终达成的妥协没有任何一方满意,当然,最不满意的是德国——首先是全民巨大的耻辱感,其次是利益受到严重剥夺,严重到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还不合法的地步。

条约共15部分,440条,对德国的约束非常详细:大到战争罪行,小到将一本古兰经还给汉志王国(哈希姆家族在1916年至1924年建立的一个国家)。

凡尔赛条约主要条款:

1、德国失去13.5%的领土(6.5万平方公里)和12.5%的人口(约七百万),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2、德国总军人数量不得超过10万,军官不得多于四千人,只能拥有7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德军不得设置总参谋部。

3、军官学校只准保留三所(海、陆、空各一所),废除征兵体系,列兵和士官服役期延长为12年,军官至少25年,提前退伍的军人数量受到严格限制(免得你退伍后去民间培训年轻人)。

4、警察力量被裁剪,准军事队伍被禁止存在,莱茵兰地区去军事化,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公里内所有防御性工事全部拆除并不准重建(防御性工事不准保留说不过去,莱茵河东岸不设防,意味着德国的核心工业区——鲁尔工业区将无险可守)。

5、德国不得参与军事贸易,出口其他商品额外征收26%的税,不准拥有重炮、坦克和空军,海军只可以拥有战斗舰和轻型巡洋舰各6艘,驱逐舰和鱼雷舰各12艘,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艇,海军总人数不得超过1.5万人,这一人数包括舰上、海防、信号站、行政、其他陆上军队、军官及所有级别人员,其中军官不得超过1500人(这样连指挥人数都不够)。

6、第198条规定德国不得组建空军(包括海军航空队)、该条约签署6个月后德国又被禁止生产或进口飞行器及相关材料。

7、德国战争赔款为2260亿马克,只能以黄金、商品、舰船、股票等形式支付(约为9.6万吨),后减为1320亿马克。

…………等等。

凡尔赛条约造成的后果:

首先是全体德国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耻辱,以军备为第一生命的德国军人,愤怒到不惜坐牢、以自沉战列舰的形式抗议政府签署该条约。

其次是导致了多数德国人的生活陷于困顿之中:从1924年到1930年德国被迫大量发行外国债券以筹集巨额赔偿,造成严重通胀,此外法国勾结比利时侵占了德国的经济命脉—鲁尔重工业区,使德国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让德国经济走到崩溃边缘。

到1923年底,流通货币量比战前增加17000亿倍,纸马克已成了一堆废纸,1923年底1磅黑面包的价格竟达330亿马克。

希特勒上台后拒绝支付战争赔偿,并在万众聚会的场合将凡尔赛和约的文本撕成碎片,用他那举世无双、极富煽动性而又滔滔不绝的口才告诉德国人民:伟大的日耳曼民族将要崛起了!第三帝国就要复兴了!我们将要把那些臭虫和懦夫踩在脚下!

备受屈辱的德国人怎么能不拥护希特勒呢?

希特勒以个人意志绑架了国家意志,当他一个人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时候,德意志最危险的时刻到来了,德国人只能跟着他遭殃。

这笔战争赔款,直到2010年10月3日,历时92年,德国才完全偿清。

凡尔赛条约的各方反应:

西方史学界认为该条约对德国过份苛刻,是胜利者强加给失败者的和平,是对德国的羞辱,凯恩斯就曾说:“这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并称该条约为“迦太基式的和平”(罗马帝国战胜了迦太基并将其摧毁)。

美国左翼人士奥斯瓦尔德·维拉德(Oswald G·Villard)在给参议员罗伯特·拉福莱特的信中称,该条约是“人类曾经制定的最不公正的媾和文件”、“违背了停战时美国向德国做出的庄严承诺”,而美国代表团成员威廉·布里特也为条约的不公平而愤怒辞职。

条约议定者之一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从始至终都清醒地意识到:过于苛刻的条件会激起德国强烈的复仇心理,将为长期和平埋下隐患,他在会议上说:

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条约签订后,这位首相面色憔悴地返回伦敦,受到人们的夹道欢迎,但他在自己的工作日记里写下:我们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了导火索……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费迪南·福煦说:“这不是和平,不过是20年的休战”,不过这位元帅倒不是认为条约不公平,而是认为对德国的惩罚太轻,是对法国的可耻背叛。

列宁跟德国渊源很深,对这事儿有着深刻的认识:“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综上述,这个条约用我的话总结就是:元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1935年3月希特勒宣布恢复兵役制并扩充德国军队,发展所有条约中不让发展的武器,一句话:想发展啥就发展啥。

1936年3月希特勒把军队开进莱茵兰非军事区,实施占领。

1938年3月希特勒宣布德国与奥地利合并(条约曾规定“德、奥永远不准合并”)。

1939年3月希特勒宣布占领捷克斯洛伐克除苏台德地区的其余部分。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启动《白色方案》闪击波兰,古德里安的坦克长驱直入,二战爆发,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10月6日,波兰全境被德、苏瓜分。

因为《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在飞机、坦克、大炮、机枪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极其严格的规定,所以在希特勒还没上台的时候,德国只能致力于寻找和约限制之外、能弥补德国远程打击力量不足的新式武器,当时火箭研究在各国刚刚兴起,敏锐的德国人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1930年德国陆军召开了正式的火箭武器研究会议,与此同时,德国民间的各种研究组织也纷纷加入到火箭研发的行列里,冯·布劳恩,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人才。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介绍德国和苏联合作,因为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德国只能在苏联训练自己的军队,发展武器,德国本土虽然没有空军,但有民间航空俱乐部,一位女儿嫁到德国的美国父亲去德国看望女儿,这位父亲是退役老兵,看到女婿在航空俱乐部的训练后忧心忡忡地对女儿说:你丈夫和他的朋友们,只需要把俱乐部的臂章换成空军的,他们就是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足见那个时期,日耳曼全民族都憋着一股劲儿要等待雪耻的那一天。

回过头来看目前所讨论的俄乌停火协议,正如网上所言:土地归俄罗斯,矿产归美利坚,债务归欧罗巴,荣耀归乌克兰,这对乌克兰是极不公平的,但乌克兰不是当年的德国,要是遭受这样的重创,大概率很多年之内将会一蹶不振,无法积攒起来从俄罗斯手里夺回领土的力量,而这一切恶果的造成,其实早在川普上任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可以说在拜登时代,因为美国和欧洲没能为乌克兰提供足够先进和足够数量的武器,导致了乌克兰在战争中吃了亏,对此,我从一定程度上对美国和欧洲的绥靖表示理解:毕竟战争没有发生在自己国土上,所以他们不想过于开罪俄罗斯,仅仅只是给乌克兰提供了非常有限的军事援助,确保乌克兰不至于很快崩溃而已。

在这个基础上我又倒推了一下:乌克兰为什么会走到这一地步?还是非要走到这一地步,再无其他选择了?

此后我分析了新加坡、印度、澳洲、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平衡策略,以及特别要强的蒙古国、特别奸滑赖的卢卡申科的例子,再回头看乌克兰能走到今天,感到深深的惋惜。

关于乌克兰怎样走到今天这个话题留待下次再说,今天先说这些吧。

我知道说实话的文章不讨喜,你们不喜欢看的话直接划走就行,别骂我就行,谢了。

来源:肉铁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