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一年干翻《海贼王》,这就是集合中日韩文化交融的实力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9 23:00 1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技术、服务、人员、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而这一行为的出现也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

文丨彩虹小马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同学们,请打开课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程叫做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技术、服务、人员、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而这一行为的出现也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

当你翻看自己买的日版手办时,那印在包装盒上的【made in China】就是该行为的最好佐证。

(伪科普:CSM就是Chinese Super Model,中国超级模型的意思。)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并不只单单作用在商品生产之上。而这一点在中日韩三国之间展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三个国家因为【经济全球化】越靠越近,然后由于市场的选择,日韩双方依托中式系统文联合出品了一部普通的作品——《我独自升级》。

就在2025年初,这部借鉴中国网文、由日本制作的韩国漫改动画在击败《海贼王》《鬼灭之刃》等一众老牌日漫后直接登上了Crunnchroll的榜首,直接成为欧美市场最受欢迎的动漫作品。

是什么造就了这个传奇?

长话短说:它发挥了全球化的精髓。它将中日韩文化作品中的最精华部分取了出来。中式网文的爽感、韩式漫画的动作张力以及日本动漫的成熟,让全球动漫爱好者受到了360度无死角的精神冲击。尤其是本就热爱中式网文的欧美消费者,看到如此酷炫的作品,更是直接被征服,向着东亚三国的智慧结晶大呼卧槽。

所以现在的日本动漫行业也逐渐意识到了【日式轻小说救不了日本动漫业】。在经过几年的摸索之后,他们开始有目的性地产出混血作品——改编自他国作品的日式动漫,其中尤以韩漫为主。即使韩漫的部分作品里涉及辱日情节,日本动漫业界为了挽救收视率也硬着头皮将其动画化。

毕竟大家懂得都懂,中日韩三国文化虽然都源自儒家文化圈,但是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都存在些许摩擦。而这在文化作品里的具体表现就是,日本的下场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好。今年动画的新晋王者《我独自升级》就是这个典型。

作为师承中式都市系统文的韩漫直接把那份对于日本的厌恶继承下来,将日本塑造为前期反派角色(并且极度阴险,是个极其脸谱化的坏人)。

因此在去年《我独自升级》pv发布时,很多日本观众都发推抗议,字里行间就只有一句话——该作品涉嫌辱日。

辱日的作品由日本公司制作,这不是杀人又诛心吗?

但是潮水般的抗议并没有阻止该部作品的动画化,在做了微调之后,《我独自升级》照常发行。然后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如今现象级动漫。

那这么些年,真的只有《我独自升级》熬出了头吗?这些年中日韩的联合创作发展之路究竟如何呢?关于这种互相看不顺眼的情况,在中日韩的合作之中也一直存在吗?

《我独自升级》虽然是这些年的流量王者,但绝不是【经济全球化】的绝唱。甚至中日韩的联合创作则比我们所有人想得都要早。

起码二十年前,中韩就已经搭伙做了一部经典——少女漫画《瑶玲啊瑶玲》。作为小时候独树一帜的少女漫,这极大开拓了00后的动漫眼界——原来动漫不止动物说话,还有少男少女的可爱俏皮。

但很可惜这时候的合作只是单纯的业务往来。动漫的制作也只是简单的中方出钱,韩方制作。

由于是两国联合出品,因此涉及到双方习俗问题(国旗、主角行为等)制作组都做了中韩两个版本。而这也就是最初中日韩联合创作的状态——【有钱的捧个钱场 没钱的捧个人场】。与其说是【经济全球化】,倒不如说更像是财大气粗的中国为了动漫发展包了个短工。

中日韩之间真正的联合创作,得等到2006年【动漫外交】的推出。

这是日本为了提高国际影响力而选择的外交模式。主要的外交内容就是向世界各地推广日本的动画和漫画产业。

首先就是想海外,尤其是中国输送大量日本优秀的动漫作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00后的童年会被大量的日本动漫所包围。

而除了向世界各地推广动漫之外,日本为了动画产业的延续还和中韩一起建立了动漫媒体网络,用以培养中日韩共同的动漫人才。这一阶段中日之间也展开了合作,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2008年动画版的《三国演义》。

还是以2008年动画版的《三国演义》举例,在这个时候中国已经不是单纯的出钱,而是直接参与动画制作。很可惜的是,该动画虽然是中国首部大型高清连续动画片,但其制作地点竟然在日本东京,并且远离文化发源地的动画制作组也犯了许多中文语境下不该有的错误。(就是因为《三国演义》,让小马小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蜀汉后主到底叫刘chan还是刘shan)

从中方出钱,韩方制作,再到日方出人,中韩学习。中日韩的动漫创作正在慢慢地相互融合。

这也为现在中国或韩国的动画公司承接日漫外包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好在经过几年的学习,中韩的动漫产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本国市场内也可以独立创作出带有本国特色的优秀IP作品。这就到了中日韩发展的第三阶段——友好合作。《一人之下》恰好就是该阶段的典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动漫外交】的加持下,中日韩的动漫市场成倍地扩张。以中国市场为例,各种漫画类型层出不穷:黑白漫画《春哥传》《镇魂街》……彩漫《九九八十一》《萌三国》……都开始冒头。仅知音漫客一家,在2012年一年的销量就达到了700万。

而且中韩的动漫产业也开始向日本看齐,做起了青春畅销版的轻小说改——将网络小说漫画化。因此这个时候众多优秀的IP在中日韩三国之间相互流传,然后国产民俗漫画《一人之下》被中日两国的从业人员选中然后惨被动画化。

可作为中日动画文化交流桥梁的《一人之下》,在动画期间完全失去了中国头部漫画的派头,甚至动画第一季被制作组敷衍对待,以至于出现配音生硬、画面粗糙这种低级问题。由于中日的文化差异导致部分剧情部分剧情被改得面目全非(然后动画第二季光速换制作组,从第二季开始到现在《一人之下》就一直都是国内制作组了)

那群在日本学习动漫制作的异乡人也意识到了通过日本人来介绍故乡是不现实的,因此当他们有能力决定自己经手的作品时,总会有意识地添加家乡的骄傲。而这就是第五阶段——融合。

这一阶段并没有典型的作品,无论是中国作画的鸣人咏春,还是韩人监督的《神之塔》,都倔强地在日本动画行业展现着属于自己的荣耀。而这都为接下来的《我独自升级》奠定了基础。

二十年来,中日韩三方的努力,也终于在今天得到了他们应有的荣光——全球acgn爱好者的认可。

从我开始了解acgn圈时,总有大佬唱衰【业界药丸】。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药丸依旧没有到来。

或许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功劳,它犹如救世主般将日本ACGN的末日不断推迟。【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句枯燥的理论恰恰就是二十年来三国热血的拼搏努力!

业界吃枣药丸?这句话的出现是狭隘的孤立主义!毕竟当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我们能够看到不同文化的组合,单一的日式幻想再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而这个时候,我们就该给全球市场来一点小小的【经济全球化】的震撼了!

铁咩,不要小看中日韩这三个国家的羁绊呀!

来源:情报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