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 科技教师交流活动(名师工作室)在北京大学举办,聚焦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师能力提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4:36 1

摘要:2025年8月27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主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协办的“2025年科技教师交流活动(名师工作室)”专题培训及交流活动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行。来自高校及中小学近20

2025年8月27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主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协办的“2025年科技教师交流活动(名师工作室)”专题培训及交流活动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行。来自高校及中小学近200名科技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本次活动聚焦“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验认知能力与研究力提升”,力邀业内权威专家分享前沿理念与实践方法。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学教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穆良柱,以《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验认知能力提升》为题展开论述。他提出,在中小学科技教育里,实验认知应按照“观察→建模→推理→验证”四级台阶螺旋上升路径,强调中小学科技教师应将“演示式”教学转变为“问题驱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在“真问题”中完成完整探究。

报告现场,穆教授通过ETA物理教学法拆解《牛顿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等教学案例,让学生从“异常数据”产生认知冲突,再自主构建物理模型、设计实验,最终用误差分析验证模型,实现从“动手”到“动脑”的跨越,培养科学思维。

北京大学培训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编辑部副主任范皑皑,则以《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力提升》为题作报告。她通过现场互动把握科技教师需求,重点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与教师自身成长两个方面,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研究内核,指导教师将教学成果转化为学术产出,同时反哺教学实践。她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力培养需贯穿“兴趣点燃—方法习得—项目深耕—成果表达”全链条,建议教师借助AI工具挖掘研究空白,通过追踪设计、国际比较等方式开展教学研究。

本次培训从“实验”和“研究”双专题切入,兼顾方法传授与机制探讨,为中小学科技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研究和实验教学范式。活动期间,还组织参会教师参观了北京大学智能学习与未来教育实验室和北京大学生物标本馆,进一步拓展学术视野。

弘扬科学家精神

播撒科学的种子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