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玑9400e已正式发布:对比骁龙8s Gen4,有多少区别?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4 19:10 2

摘要:比如两大巨头相继推出天玑9400e与骁龙8s Gen4两款重量级芯片,前者以"全大核架构+超远距连接"重塑性能标杆,后者则以"能效跃升+AI进化"展现技术底蕴。

在移动处理器领域,联发科与高通的旗舰之争始终牵动着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神经,也引领着手机市场的发展潮流。

关键两家厂商不仅在旗舰芯片之间产生激烈的竞争,在中端芯片中的发力程度,也是可以用夸张二字来进行形容。

比如两大巨头相继推出天玑9400e与骁龙8s Gen4两款重量级芯片,前者以"全大核架构+超远距连接"重塑性能标杆,后者则以"能效跃升+AI进化"展现技术底蕴。

这场看似性能参数的纸面对决,实则暗含着移动计算架构设计、AI生态布局、终端体验革新等多维度的深层较量。

简单来说,两款芯片在很多参数方面都有较大区别,比如架构方面,天玑9400e延续了联发科标志性的全大核战略。

采用台积电第三代4nm工艺打造的"1+3+4"三丛集架构,其中主频3.4GHz的Cortex-X4超大核负责瞬时爆发。

然后三个2.85GHz X4核心构成高性能集群,四个2.0GHz A720大核组成能效单元,整体的实力非常激进。

重点是这种设计通过12MB系统缓存实现核心间高效协同,在GeekBench 6多核测试中展现出突破性的物理分核能力。

而骁龙8s Gen4处理器也不弱,祭出"1超7大"的差异化布局:单个3.25GHz X4核心领衔,搭配3组不同频率的A720核心(3.0GHz*3+2.8GHz*2+2.0GHz*2)。

这种阶梯式频率配置既保证了单核性能的锐度,又通过精准的频率调控实现能效优化,对于性能党来说,吸引力十足。

关键除了架构方面有一定的不同之外,笔者发现图形引擎方面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天玑9400e搭载的Immortalis-G720 MC12 GPU。

其采用第5代Valhall架构和12核配置,据说在GFXBench曼哈顿3.1测试中实现328FPS的惊人成绩。

骁龙8s Gen4的Adreno 750 GPU也不弱,其特有的FlexRender 2.0技术能够在传统渲染与分块渲染间智能切换。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两款芯片在某些细节方面确实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目前的芯片不仅需要性能强悍,还需要AI技术。

其中联发科在AI领域持续深耕,天玑9400e的APU 790引擎支持混合精度INT4量化技术,其稀疏加速器可提升LLM推理效率达3.2倍。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对多模态模型的优化,据说其运行LLaVA-1.5时可实现每秒12帧的图文交互响应。

骁龙8s Gen4的AI算力能力,也是可以用出色来形容,搭载的Hexagon处理器通过张量加速器升级,AI性能提升44%。

其特色在于对Transformer架构的硬件级优化,运行Stable Diffusion 1.5模型时生成512x512图像仅需1.8秒。

不过在端侧大模型支持方面略显保守,目前仅适配到30亿参数规模的模型,原因是消息称天玑9400e可以运行70亿参数的DeepSeek-R1-Distll模型。

从这几点可以看出来,芯片不仅需要有强悍的性能,算力也很关键,只有做到面面俱到,才能够让用户进行认可。

另外要说的是,连接方面的消息也变得很清晰,其中天玑9400e处理器的蓝牙6.0技术堪称革命性突破。

采用增强型调制方案将传输距离扩展至5公里(视距条件),双蓝牙引擎设计可实现耳机与智能手表的同时低延迟连接。

配合Filogic 880 Wi-Fi芯片,在5GHz+6GHz双频聚合下,理论峰值速率达7.3Gbps,下载100GB游戏应该仅需2分15秒。

骁龙8s Gen4延续高通的连接优势,FastConnect 7900系统支持四载波聚合,在Sub-6GHz频段实现7Gbps下行速率。其创新之处在于动态天线调谐技术,可根据握持姿势自动优化信号,只不过蓝牙5.4规格稍显保守,传输距离维持在800米水平。

综上信息对比来看,联发科坚持"体验升维"路线,通过架构革新降低高端技术门槛;高通则专注"性能普惠",在细分场景深化技术护城河。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觉得谁会更胜一筹呢?一起来说说看吧。

来源:智能手机那点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