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人丧生,摄影师冒死拍下真相!苏丹这场惨剧,远超想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5 14:10 1

摘要:无形的苦难尤为凄惨。在过去两年残酷的内战中,苏丹正承受着这样的命运——屠杀已夺走约15万人的生命,迫使这个拥有5000万人口的国家,近四分之一的民众流离失所,逃离家园。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无形的苦难尤为凄惨。在过去两年残酷的内战中,苏丹正承受着这样的命运——屠杀已夺走约15万人的生命,迫使这个拥有5000万人口的国家,近四分之一的民众流离失所,逃离家园。

然而,当国际社会的目光聚焦于乌克兰与加沙的战火、东亚局势的紧张升级之际,这场发生在非洲心脏地带的战争,却几乎无人问津。普利策奖得主摄影师莫伊塞斯·萨曼(Moises Saman)在七八月间深入达尔富尔及邻国乍得境内的苏丹难民营,近两周的亲身经历令他震撼于苏丹困境被世人忽视的现状。这位曾报道过伊拉克、阿富汗、埃及、利比亚和叙利亚冲突的资深摄影师,搭乘联合国飞机,徒步跋涉于泥泞小径,深入这片隐秘的边疆。通过随国际非政府组织“无国界医生”的实地探访,他镜头下的画面定格了残缺的平民、悲恸的母亲,以及从他人无力施舍的废弃物中寻找游戏乐趣的孩童。

萨曼指出:“这场冲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始终处于阴影之中。这场规模巨大的内战正在引发深远的人道主义后果,却未获得应有的关注。”

这场冲突的导火索可追溯至2023年4月,当时苏丹武装部队与强大的准军事组织“快速支援部队”(RSF)爆发了激烈的权力斗争。但其背后的部落、宗教和政治矛盾已持续酝酿数十年。

数万逃往乍得东部阿布滕盖难民营的民众多属苏丹马萨利特族。今年1月,美国政府将RSF附属民兵对该族群的屠杀定性为“种族灭绝”,此举呼应了2004年的同类认定。

在阿布滕盖,萨曼记录下清洁水源匮乏、食物短缺和医疗资源超负荷运转,这些都加剧了流离失所者的创伤。与此同时,雨季的到来使本已恶劣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尘土化为浓稠泥浆,脆弱的庇护所遭洪水侵袭,携带疟疾的蚊群蜂拥而至。更令人绝望的是,近期援助的削减使难民家庭陷入困境。救援组织估算,在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美国国际开发署预算后,为流离失所苏丹人服务的紧急食品厨房,已有五分之四关闭。

联合国估计,苏丹有700万妇女和女孩无法获得基本的生殖健康服务,导致死产、可预防的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率激增。萨曼拍摄了24岁的哈迪贾(Khadija),她为安全起见使用化名,怀孕八个月时逃离了首都喀土穆。

“爆炸波及我们家附近时我们逃了出来,”她告诉摄影师,“我们一无所有地离开。” 哈迪贾在临时诊所接受了秘密剖腹产手术,但婴儿数小时后仍不幸夭折。

萨曼深入RSF控制的西达尔富尔地区,不仅接触到反政府武装人员,更记录下伤兵与丧亲者深切的悲恸。“最令我震撼的是平民苦难的相似性,”萨曼指出,“无论是支持RSF的家庭,还是逃离RSF的家庭,都面临流离失所、承受巨大压力、缺乏食物、医疗和住所的困境。这恰恰说明,战争正在波及所有人。”

可悲的是,这场冲突仍不见任何解决的曙光。联合国制裁监督员指出,尽管历史积怨助长了战火,但苏丹实为中东神权政体争斗的又一场代理战争——卡塔尔和伊朗是苏丹政府的主要支持者,而阿联酋则为RSF提供资金支持(阿布扎比坚称未煽动流血冲突)。

苏丹困境的残酷讽刺在于:这个非洲第三大国土拥有丰富的矿产储备——包括大量黄金——以及广袤的耕地。然而,争夺这些珍贵资源的外来势力,不仅摧毁了无数生命,更扼杀了繁荣未来的希望。萨曼补充道:“这些民众只求能活到明天。”

以下图片说明为莫伊塞斯·萨曼在苏丹及乍得难民营的摄影作品配套文字。

在前孤儿院的阴影下,一位妇女正在做饭,孩子们穿梭于相邻房间——这些房间现已改造成来自喀土穆的流离失所家庭的住所。这座位于朱奈纳郊区的废弃院落收容了数十名逃离苏丹内战的难民。

两名苏丹男孩倚靠在岩石坡上,俯瞰阿布滕格难民营的广袤营区。这里收容了数万名逃离苏丹西达尔富尔地区的难民。自2023年战火爆发后,这座毗邻乍得东部与苏丹边境的营地成为避难所。多数居民属于马萨利特族,该族群曾遭受亲政府武装“快速支援部队”(RSF)附属民兵的定点袭击和大规模屠杀。

22岁的马拉兹·巴拉·亚当(Malaz Bala Adam)是阿布滕格难民营的青年领袖,她在朱奈纳的种族冲突中失去了两名兄弟,凶手是与快速支援部队结盟的阿拉伯民兵。自2023年逃离苏丹以来,她与家人栖身于这片位于乍得边境内的广阔营地,如今这里已成为数万流离失所者的家园。营地生活充满艰辛。当前雨季将狭窄小径化为深泥,脆弱的庇护所遭洪水侵袭,水源污染加剧健康风险。马拉兹不认为自己会重返苏丹,她最大的愿望是完成学业,并帮助其他年轻难民在流亡的不确定中寻找出路。

30岁的萨拉赫·巴基尔(Salah Bakir)倚着拐杖,蜷缩在朱奈纳郊区一间昏暗的房间里。这座前孤儿院现已成为临时庇护所。这位来自喀土穆的平民在首都冲突中受伤,随后与家人西逃。如同数千名因军阀内战流离失所的民众,他如今栖身于距家乡数百英里的废弃建筑中。

苏丹快速支援部队战士在克伦丁桥检查站执勤。这座横跨瓦迪卡贾河的桥梁在去年雨季遭洪水部分摧毁,凸显苏丹危机的叠加性质:武装冲突与环境脆弱性相互交织。持续三年的战争将达尔富尔地区分割成由敌对势力控制的孤立飞地。平民们在暴力与崩溃的基础设施中艰难求生。八月下旬,达尔富尔地区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造成逾1000人死亡。

在朱奈纳郊区一处废弃孤儿院内,一名妇女与孩子共卧蚊帐之下。因苏丹内战流离失所的喀土穆家庭栖身于此,蚊帐是抵御疟疾的屏障——雨季疟疾肆虐,已成为五岁以下儿童头号杀手。

2025年7月26日,乍得东部阿布滕格难民营的庇护所里,一名男孩坐在磨坊旁。许多逃离西达尔富尔暴力的苏丹家庭正努力在营地重建正常生活。磨面粉是日常饮食必需,但苏丹内战使该国深陷全球最大流离失所危机,资源依然匮乏。

在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支援下,西达尔富尔地区唯一仍在运转的公立医院——朱奈纳教学医院内,众多家庭静候救治。这座曾是区域转诊中心的医院,如今在苏丹战争进入第二年之际承受着巨大压力:数千名伤员涌入,流离失所、饥荒与疾病引发的医疗危机持续恶化。该地区多数医疗设施已被摧毁或废弃,迫使剩余医院在人员短缺、药品匮乏且几乎没有国际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应对超负荷的救治需求。

朱奈纳教学医院内废弃的透析病房,这里曾是慢性肾病患者的生命线。这座静默积尘的设施,生动昭示着达尔富尔医疗体系的崩塌。持续冲突与国际援助的严重削减已使医院空空如也,数百万民众丧失基本治疗机会。

在西达尔富尔州朱奈纳郊区一间废弃教室里,从喀土穆流离失所的家庭栖身于粉笔痕斑驳的墙壁与残破家具之间。黑板上仍留有关于代词和名词的英语课内容。这场蔓延至苏丹全境的战争,已使这个五千万人口国家的正常生活陷入瘫痪。

2025年7月30日,玛迪娜·优素福(Madina Youssef)坐在世界粮食计划署旧址的废墟中,哀悼在法希尔附近冲突中阵亡的兄弟——他曾是快速支援部队的战士。内战蔓延至首都时,她与家人逃离喀土穆,加入了数百万因战乱流离失所的民众行列。如今他们与数十人挤在营地内简陋破败的房间里,在苏丹冲突持续的阴影下,生活在失去与生存的悬崖边缘。

四岁的纳吉布·阿卜杜拉·穆罕默德(Najeeb Abdallah Mohamed)躺在西达尔富尔朱奈纳的病床上,正从疟疾中康复。这种疾病在苏丹雨季会激增。由于医疗设施被战争伤员挤满,疟疾等可预防疾病的爆发为人道主义危机增添了致命一层,使西达尔富尔拥挤的流离失所者营地和脆弱的卫生系统中的儿童尤其脆弱。

2025年7月31日,西达尔富尔朱奈纳市,原孤儿院改建的流离失所者营地内,来自喀土穆的流离失所家庭聚集在树下领取防水布等物资。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的激战摧毁首都后,多数人逃离了喀土穆。如今他们栖身于朱奈纳郊区的简易棚屋,随着苏丹内战引发全球最大规模流离失所危机,生存困境日益严峻。

摄影:莫伊塞斯·萨曼——玛格南图片社为《时代》周刊供稿

报道:查理·坎贝尔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