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债务风险化解与资产盘活,融创中国2024年有息负债压降181.6亿元,收入约740.2亿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9 20:55 1

摘要:2024年,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融创”,01918.HK)成为首家完成境内债务重组的房企,也是唯一一家实现配股融资的房企。《华夏时报》记者看到,随着化债积极影响的不断累积,融创在多个经营层面也呈现出加速回稳、质效向好的态势,为经营恢复注入动力。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贝贝 上海报道

2024年,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融创”,01918.HK)成为首家完成境内债务重组的房企,也是唯一一家实现配股融资的房企。《华夏时报》记者看到,随着化债积极影响的不断累积,融创在多个经营层面也呈现出加速回稳、质效向好的态势,为经营恢复注入动力。

3月28日晚间,融创披露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740.2亿元,实现毛利28.9亿元;有息负债降至2596.7亿元,较2023年底减少181.6亿元。而在累计计提减值总额超920亿元后,公司仍保有551.5亿元净资产、405.2亿元归母净资产。

融创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妥善化解境内债务风险的同时,已委任华利安诺基、盛德分别作为财务顾问及法律顾问,进一步寻求更全面的境外债务综合解决方案,力争在下一阶段彻底化解境外债务风险。

有不愿具名的分析师指出,融创的自救路径已经不是简单的房企风险出清,而是构建了从债务重组、资产盘活到经营稳健恢复的完整闭环,其系统性解决方案对行业具有示范意义。

化债成效显著

在房地产深度调整期,如何有效化解房企债务风险,成为行业发展的首要挑战。业内公认,保交房、持续化债、稳融资是守住风险底线的关键。

年报显示,融创始终将“保交房”作为经营首要任务,2024年在全国84个城市实现交付17万套,近三年累计交付已超66.8万套,连续两年总交付量进入行业前三。记者获悉,2025年,融创还将继续交付6万套,全力迎接保交房工作收官。

报告期内,在化债层面,融创取得重大进展,从方案公布到重组完成仅用了50余天。

今年1月21日,公告显示,融创房地产十笔债券的重组方案已全部经相关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预计可削降超过50%的境内公司债务,留债部分最长展期达9.5年,且5年内不再有兑付压力。而这也意味着融创总规模154亿元的境内债重组整体宣告成功,正式成为行业第一家完成境内公司债券整体重组的房企。

融创方面表示,化解境内债务风险的同时,融创已委任华利安诺基、盛德分别作为财务顾问及法律顾问,进一步寻求更全面的境外债务综合解决方案,力争在下一阶段彻底化解境外债务风险。

“融创始终走在房企债务风险化解的最前列,其解题思路不仅为行业提供了优秀示范,也令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信用修复早于预期。”上述机构分析师认为,融创去年10月成功配股融资12.05亿港元,已成为行业信心提振的标志性事件。

随着公司层面化债动作的推进,融创也将“减负”力度进一步延伸到项目层面。去年11月,融创宣布调整与彰泰集团的合作,专注分拆后的12个项目开发,将不再支付剩余64.19亿元的交易对价款,大大减轻公司的现金流压力;相隔数日,融创出售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全部股份,所得4.05亿元用于支持当地项目的保交付工作。

服务、文旅经营稳健

整体化债层面的突破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融创资产基本盘的稳固。根据年报,累计计提减值总额超920亿元后,公司仍保有551.5亿元净资产、405.2亿元归母净资产,且资产质量颇高。

公开资料显示,随着房地产行业调整期的持续深入,头部AMC、大型国有信托等金融机构对于优质资产的关注度持续攀升。截至目前,融创与AMC的总体合作规模已近350亿元。2024年至今,公司多个项目成功引入新增融资。

例如,融创武汉桃花源获东方资产第三次增资,累计合作规模已达51亿元;长城资产与融创就重庆湾项目达成融资合作,拟注资24.76亿元保障项目后续开发建设;北京融创壹号院获中信金融资产支持,成功完成债务重组;天津梅江壹号院二期也获得大型央企信托5.5亿元项目新增融资。

优质资产方面,外滩壹号院二期2024年实现三开三罄,总销售额达215亿元。上海壹号院一批次开盘当日售罄,二批次开盘当日去化率超96%,销售额达66亿元。

目前,融创仍具有规模相当的土储。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融创中国连同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总土地储备面积约12776万平米,权益土地储备面积约8756.5万平米,大量分布在核心一、二线城市。据克而瑞研究报告,上海、西安、天津、北京等核心城市将在2025年率先回稳。有知情人士判断,充沛的土储和产品竞争力将为公司彻底化解风险、经营有序恢复奠定根基。

过去一年,围绕地产核心主营业务,融创还协同推进服务、文旅业务的发展,进一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2024年,其文旅+物管收入占比相较2023年同期的8.1%提升至16.3%。

其中,融创服务去年实现收入69.7亿元,且来自第三方的收入68.02亿元,同比增长5.6%,占总收入比例约为98%;在管建筑面积稳步增长7%至2.9亿平米,外拓质量显著提升,核心城市占比98%,超千万项目近一半,且无有息负债与对外担保。

融创文旅板块实现收入52.1亿元,融创乐园、商业、冰雪三大业态全年客流量同比增7%至1.67亿人次,酒店入住率进一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整体承压的市场环境,融创文旅凭借创新消费场景、产品升级、精细化运营服务等有效举措,在实现利润增长的同时,成功入选“2024中国旅游集团20强”。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