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布隆迪被称为“非洲之心”,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虽然事先有做好贫困的心理准备,但那里医疗设备的极度匮乏,还是让谢医生惊着了,你能想象医院穷到没有基础设施---心电仪器,医生只能靠一个世纪前的主打听诊器,判断病人是否还活着么。
《我在非洲当医生》作者谢无界在2021年,作为援非医疗队的医生,被派往非洲布隆迪进行医疗援助。
布隆迪被称为“非洲之心”,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虽然事先有做好贫困的心理准备,但那里医疗设备的极度匮乏,还是让谢医生惊着了,你能想象医院穷到没有基础设施---心电仪器,医生只能靠一个世纪前的主打听诊器,判断病人是否还活着么。
不仅硬件如此——恶劣医疗环境,软件更让人堪忧甚至无语,谢医生在布隆迪,时刻还要警惕恐怖分子袭击、疟疾和艾滋病的威胁……他用文字真实详尽记录了,在布隆迪行医990天的经历,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非洲,通过他的叙述,近距离接触布隆迪不同的医理人情。
在布隆迪,作为耳鼻喉专科医生的他,需要一个人承担门诊、急诊、查房的工作,医院没有合适的设备,他就无师自通自制耵聍钩(用5ml注射器针尖改造而成),并成功从误诊病情恶化的三岁小女孩耳中取出异物——一颗泡涨豆子。
虽然治疗过程,他的叙述平铺直叙,但却让人暗捏一把汗,成功瞬间不由赞叹:真是艺高人胆大啊!
谢医生还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有时做着手术,你在那听着听着就没心跳了,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穷到一定程度的人民,他们死掉的时候,是被‘听到’的。”
在布隆迪行医过程中,谢医生面临着和国内迥异的道德底线和标准。
患有严重淋巴瘤的厚朴,因为把女儿输给别人、打断儿子腿,住院期间众叛亲离,死后甚至无人收尸,但真实的答案却是他亲手杀光了养女所有的亲人,把她输给别人是另有隐情,儿子的断腿则成功阻止了他当兵……
《我在非洲当医生》不仅仅是一部医疗日记,还有他和盖伊医生之间文化和医德、医技等本质的差异。
因为病人家里很穷,盖伊医生想给病人省钱,所以压缩手术条件,全然不顾手术风险可能落在自己身上……也许在布隆迪没有yi 闹吧。
谢医生用30分钟,细细的缝合了7厘米的伤口,理由是孩子还小,不想他因为疤痕被人嘲笑,盖伊说他会这种缝合,但接着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不愧是中国医生,可以不计成本的去救治每一位病人。说完便扭头离开了手术室。
显然,在布隆迪活着是首要的,其次是省钱,留不留疤痕美不美的事,不在医生的考虑范畴内,生存才是第一要务。
关于欠费而被迫滞留医院的母子三人,谢医生和盖伊医生给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最终他们互相理解了对方,成为了对方。
富家女爱上穷男孩,因为他想要通过跑马拉松为当地女孩争取进教室的权力,却被围观群众打断了腿……
盖伊医生在恐怖袭击面前,放弃救治两个亲生孩子,因为他们虽还剩有气息,在医生眼里却已然没有救治的必要……
谢医生记叙的,都是在布隆迪真实发生的人和事,那些人和事的背景,偏离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认知,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不同的对外窗口,让我们得以代入的体验什么是真正的非洲。
来源:读书的天蝎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