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面相和手脚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心和财富,听上去像是哪家胡同口大爷说出来的糙理儿,但你要真以为这是迷信,那就小看老祖宗的观察力了。
根据面相和手脚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心和财富,听上去像是哪家胡同口大爷说出来的糙理儿,但你要真以为这是迷信,那就小看老祖宗的观察力了。
别不服,曾国藩、孟子那一套识人术,说不准真比心理学还灵。
先说“善恶看嘴眼”。这不是咱大爷在胡同口唠嗑随口一说,而是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识人门道”。
这话从哪儿来的?早在春秋时期,孟子就点破了天机,他说:看一个人最靠谱的地方,就是眼睛。
什么意思?如果一个人心里端正,那眼神一定清澈干净,正气凛然。如果心里藏着鬼,那双眼睛就露出阴晦犹疑,闪烁其词。眼睛,真不是一扇窗,它就是你心里那杆秤。
曾国藩也讲究看眼神,他的《冰鉴》那可不是武侠小说,而是士大夫阶层识人用人的宝典。书中有言,若一个人眼神漂浮不定左顾右盼,或眼含寒光,那必定心术不正,藏有奸邪之气。
比如某些人,嘴上说着“合作共赢”,但那眼神却在盯你口袋;这时候你要是还信他,那不是老实,是“憨”。
嘴巴呢?也不是长得好看就行,得看说话做事合不合拍。在明朝嘉靖年间,监察御史彭汝砺曾上奏:“观其言知其志,听其语知其行。”这正应了“嘴看善恶”的古训。
尤其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谁靠谱谁油嘴滑舌,办公室里的老同志一眼就能看出门道。说话守信,那是干事的人;而那种满嘴好话事事打太极的,往往“知人者不言,言人者不知”。
2008年,北京大学也曾做过相关实验。他们找来100名志愿者观看100段视频,其中有70段是行为失信者,剩下的是普通人。结果显示,仅凭眼神和语气判断,准确率竟达到81%。
这证明老祖宗的经验,并不是迷信。“嘴眼识善恶”,不是空口白话,它是以千百年实践经验为基础,配合哲学理论,再加上一点现代科学的辅助分析,形成的一整套观察系统。
不是看脸色行事,而是透过外在观言察色,观心识人。
“穷富看手脚”,这话搁在民国初年,那是生意场上的行规。民国七年(1918年),在上海滩十里洋场,买办阶层频繁接触外商,一场假冒富商的诈骗案引爆舆论。
当时有人假扮浙江盐商,上门找广州布商谈合资,结果一眼被识破。为啥?手上粗糙,一看就是搬货的,脚底皮鞋不合脚,鞋底磨损夸张,根本不像常年坐轿车的人。
《申报》1918年8月23日记载了这一事件,文中写道:“观其履下之尘与手背之褶,盖多为辛勤工者。”这一观察方式就是识人术里最通俗却最实用的版本:“看手脚识贫富”。
再看远一点,清朝光绪年间,有一套识人方法广泛流传于商帮之间。徽商、晋商、鲁商,出门在外最怕的就是被骗。
他们常以手和脚的模样判断客人的出身。富人之手,细白柔嫩,长年不用劳作,自然与操劳者不同。再观察鞋底皮革的质地、磨损的方向,就知道这人走路多不多、穿鞋讲不讲究。
《清代商贸笔记》记载,江浙一带的布匹商贩,在绍兴年间发明了“鞋踵识货法”,就是通过客人鞋子的厚薄与新旧判断其购买力。
不过话说回来,到了当代,这种“手脚识富”方法也开始面临挑战。因为现在假富人太多,手上戴的戒指是高仿,脚上踩的皮鞋是拼多多。
这就得配合嘴眼一起分析,不能单凭一个部位判断全部。这正是综合识人法中的“多维验证模型”。
2021年,社科院指出组合观察,如“语言、行为、仪态、面容”并举,识别率可提升至84%以上。这说明“单看手脚”有道理,但不能只靠它。
所以“穷富看手脚”,它是基于实用场景下的经验总结,而不是拿来讽刺人。它告诉你:看清一个人,不止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怎么活。
是否勤奋、是否努力,是写在双手上的;是否端庄、是否自律,是踏在脚步里的。富贵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贫穷也不是天生注定的,一切都写在“日常生活痕迹”里。
林肯曾拒绝任用一名应聘者,原因很简单:“我不喜欢他的脸。”幕僚一听傻了:“长得不好看他也不能决定啊!”
林肯回了句:“35岁以前的脸是父母给的,35岁以后的脸,是自己修来的。”这事儿发生在1860年,当时他刚刚担任总统,有一次在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选人。
他亲自面试候选人,拒绝的那位其实学历、履历都不错,但林肯坚持不录。他说:“人的面相,是其心性的外化。”
你以为是偏见?那你得看看科学怎么说。2012年,协和与心理研究所指出:人的长期情绪状态会通过神经—激素—肌肉反射系统反复强化,导致面部肌肉群形成固定模式。
这种模式影响颧骨高低、眼神明暗、嘴角角度等视觉印象。也就是说,一个长期忧郁的人,就算笑,也可能是“皮笑肉不笑”。
一个充满敌意的人,眼神总是警惕、闪躲;而一个乐观大度者,往往面色红润、双目炯炯。心态如何,五官就会透露;行为端正与否,面相就会呈现。
从1978年开始,北京大学哲学系曾系统研究《冰鉴》与《黄帝内经》、孟子理论之间的共通点,发现古人关于“相貌即人品”的观念,其实暗合现代认知神经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古语也说得直白:“气由心生,相由气聚”。从“气色”中看人的整体状态,是传统中医的核心。故而不管你是否信相术,但你不能否认,人心善恶,真能从脸上看出来。
所以说,那些“35岁后的脸”,不是天注定,而是你这些年一点一滴活出来的样子。是否宽容、是否厚道、是否守信,全写在你的五官上。
参考资料:
孟子的管理智慧.中国书店.2022
来源:小僧乱翻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