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1月30日在海南三亚胜利闭幕。本次运动会共设置了18个竞赛项目及3大类的表演项目,历经了多届赛事的推广,众多原本仅在单一民族或地区流传的传统技艺与体育活动,当下已然跨越了界限,深受各民族群众的青睐。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1月30日在海南三亚胜利闭幕。本次运动会共设置了18个竞赛项目及3大类的表演项目,历经了多届赛事的推广,众多原本仅在单一民族或地区流传的传统技艺与体育活动,当下已然跨越了界限,深受各民族群众的青睐。
本届运动会汇集了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代表团、澳门代表团和台湾代表团的6960名运动员,在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中首次实现各地区代表团的大团圆。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在1953 年举行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上世纪80年代,经国务院批准,运动会由国家民委和原国家体委联合主办,地方承办,周期为每四年一届,同时将1953 年的表演及竞赛大会追定为首届运动会。
1982年9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的第二届运动会上,聚集了55个少数民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1986年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三届启用了运动会会旗、会徽和会标,标志着该项赛事逐渐正规化。
1991年,第四届运动会首次推出了吉祥物,并将韦唯演唱的歌曲《爱我中华》选为了运动会会歌,因为那届比赛承办地为南宁,这首歌也有着浓厚的广西风格。这届赛事还有一个重要的大事件,那就是台湾省首次组团参赛。
板鞋竞速
1995年11月,在昆明举行的第五届运动会上,首次出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疆建设兵团的身影,赛会还首次采用了电子系统统计成绩。
2007年11月,第八届运动会在广州举行,这也是该赛事第一次来到沿海发达地区。为了弱化金牌概念,促进民族团结,运动会取消了金牌榜制度,改设一二三等奖,并在第九届运动会时进一步演变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和三等奖4名的奖励体系,旨在扩大奖励面,突出参与性。
2015年8月,在鄂尔多斯举行的第十届运动会上,首次突破了少数民族的概念,允许一定比例的汉族运动员参赛,实现了全国56个民族的大团结。
来源:爱记忆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