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3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用3年左右时间分步骤停止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切有偿服务活动(简称“停偿”),涉及房地产租赁、农副业生产、招接待、医疗、科研、幼儿教育、新闻出版、文化体育、通信、人才培训、基建营房工程
周国献作品《退场》及巩志明老师2021第二届沈阳当代摄影学术邀请展对该作品的策展语在《海峡影艺》2024年第5期(总第65期)58-63页刊载。
感谢主编崔波老师!感谢巩志明老师!
.
.
.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016年3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用3年左右时间分步骤停止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切有偿服务活动(简称“停偿”),涉及房地产租赁、农副业生产、招接待、医疗、科研、幼儿教育、新闻出版、文化体育、通信、人才培训、基建营房工程技术、储运设施、民兵装备修理、维修技术、司机训练等15个行业。此乃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影响面广,且立竿见影。
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整排关闭的门面,一直在犹豫拍还是不拍、怎样拍。2018年6月底,全军10.6万个有偿服务项目中,应停的10万个项目已全部按期停止,停偿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果,实现既定阶段目标。此消息是新华社7月4日才发布的。但6月底我突然有种紧迫感:再不拍,以后就拍不到了。过了半年左右,很多画面确实很难再拍到了。
我非常认同美国新纪实摄影家戴安•阿勃斯说过的一句话,“我真的相信世界上有的事情如果我不拍下来,就没有人会看见。”其实世上很多事并非没有人看见,只是往往视而不见。停偿的题材比较敏感,一般人不会去拍也不敢贸然拍摄。但这毕竟是我国和我军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防和部队正规化的一个重要节点,不能留下影像空白。从2018年6月底开始,我扛着相机和三脚架,以武汉为样本,以拍肖像的方式,记录了停偿初期及后期的景观变化及其影响。
退出是一次拨乱反正——军队不经商,确保军队不变质、不变色;部队退出经营,把精力集中到打仗上!
GAME OVER,一个特殊历史阶段结束了,虽然经历了一段阵痛期,但义无反顾地,我们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周国献
2021年4月于武汉
.
巩志明
周国献的《退场》纪录了2018年以来武汉,军队武警全面退出市场经济的场景,观一斑而知全豹,这个专题为历史保留了珍贵细节,为社会进步镌刻下痕迹记忆。
《退场》是截至目前我看到的,周国献最干净利索,内敛有力的作品,也是对现实有着强烈干预色彩和提问意味的作品。我特别欣赏的是,周国献迅捷、精准、温情地留存了这道历史的褶皱,留下了这个很多人不易觉察,也是很多人不想忘记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细节”……
周国献是个有心人!
对于底层民众的关切和对于现实社会的敏感,一直是周国献纪实摄影的基点和生命。在纪录时一贯保持温情和善良,让影像蕴涵体温和情绪,也一直是周国献摄影的命脉。军队有偿服务这个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个曾经长时间深刻渗透参与中国人经济生活的现实存在就这样悄声“退场”了,曾经在军事院校接受教育,并有着不短军旅生涯的周国献是以非常庄重的方式向它行注目礼!罗兰·巴特说摄影的本质是“此曾在”, 原理上来讲,照片是传达真实的,其实也不尽然,但照片往往是“证明”,《退场》是对即将消逝的事物,强调“我在”的“观看和重建”。
现代社会个人的力量往往是微弱的,但是微弱的东西,不意味没有价值和力量,尤其是有生命力的纪实照片,在漫长的岁月中,一切皆有可能。图像和书写构成文献,凝固并放大社会现实里那些特定的经历刻痕,聚焦且切片时代变迁中曾经的往事和故事。因此,拍摄与书写的“一时一物一事”不仅仅只是历史语境之下的“一时一物一事”,还可以在当代语境之下,收纳更多东西,指称、联通更多东西。如果说过去的社会现实在不断发生变化,那么,未来的社会现实也将不断发生变化。从长远的价值衡量,文化与艺术的力量在于尽量将这种变化“引导”和“规训”到总体向善、向上、有建设性、减少社会震荡、有利于大众利益的框架体系之内。
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认为艺术的目的是通过精确并且有限的概括,去生产一种观察世界的新的光亮。《退场》就拥有这样的“新的光亮”,让我们有可能更为准确、理性、直接地观察和思考当下。
2021年7月于西安
周国献,祖籍厦门同安,在武汉生活和工作了40多年。
周国献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武汉和湖北的影像探索,从传统纪实摄影到新纪实摄影,他以专题摄影的方式,用镜头关注本土,用影像反映当下。他的摄影作品曾参加2011/2015丽水摄影节、2013/2014/2023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17大理国际影会、2016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2021/2023沈阳当代摄影学术邀请展等国际国内摄影节个展,2019北京国际摄影周、2024深圳国际摄影周等群展,并在本地武汉博物馆、江汉关博物馆、卓尔美术馆、物外书店等举办摄影个展;曾荣获2013年第13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2017年第六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提名奖、中国金融系统2015年第三届和2017年第四届全国摄影展纪实类金奖、2019年度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年度人物、湖北省2014年度摄影人物作品奖、2016年第三届“武汉市文学艺术奖”优秀文艺作品奖等奖项。2019年摄影作品入选大型史诗性画册《中国》(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25年作品列入刘铮主编的《中国当代摄影图录》第10辑。2018年摄影项目《“大武汉”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专题摄影项目》获湖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资金项目资助;2020年8月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中国工业遗产大数据中心筹建“周国献工业遗产影像档案数据库”。作品被武汉博物馆、辽宁美术馆、武汉市档案馆、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和武汉市汉正街博物馆收藏;摄影作品集《汉正街期待“重启”》作为雅昌文化集团《100位摄影人镜头中的抗疫故事》之一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主要展览经历】
2011年11月,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摄影个展《汉正街扁担》;
2012年5月,第九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摄影个展《恩施庆阳凉亭街》、《看展览的人们》;
2013年9月,第13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摄影个展《扁担:汉正街的传奇》;
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武汉博物馆个展《走进汉正街——周国献汉正街纪实摄影作品展》;
2014年9月,第14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摄影个展《江城水上人家》;
2015年1月至2月,武汉卓尔美术馆个展《浮生四记——周国献纪实摄影作品展》;
2015年8月至9月,武汉市汉江湾壹号双个展《印象汉正街——周国献、郁胜文摄影作品展》;
2015年11月,中国丽水摄影节摄影个展《自动售套机》;
2016年4月至5月,武汉物外书店个展《百年老里分咸安坊——周国献纪实摄影作品展》;
2016年11月,第六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个展《汉正街相册》;
2017年8月,第七届大理国际影会摄影个展《大武汉》;
2019年7月,武汉外滩1861《汉•港映像》群展;
2019年8月,武汉市汉正街步行街《影像见证40年——我和我的汉正街摄影展》群展;
2019年8月,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印迹——“中国 • 汉阳工业文化影像志”摄影展》群展;
2019年10月,北京国际摄影周《70x70的中国图像史——从七十位艺术家看1949年以来的中国摄影艺术》群展;
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江汉关博物馆个展《大武汉的工业记忆——周国献工业摄影作品展》;
2021年3月至4月,武汉市新世界百货《有板有眼 有武汉》群展;
2021年9月至10月,第2届沈阳当代摄影学术邀请展个展《退场》;
2022年6月,武汉市《汉正街摄影展》群展;
2023年4月,武汉首届摄影艺术展:
2023年9月,第23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青云直上”——超越叙事十三人摄影展》;
2023年11月,第3届沈阳当代摄影学术邀请展《“青云直上”——超越叙事十三人摄影展》;
2024年4月,西安理工大学《“青云直上”——超越叙事十三人摄影展》;
2024年5月,武汉保元里《和合之美·光影流觞:万朝红、周国献、徐震山摄影作品展》;
2024年6月,恩施滚龙仙居《巩志明书画、周国献摄影作品特展》;
2024年9月,武汉越秀IFC国金天地《时代和鸣——周国献 x CHACHA 摄影作品展》;
2024年9月,作品《武汉大排档的卖唱艺人》参加第五届深圳国际摄影周“中国经典影像典藏作品(壬寅版)”群展;
2024年10月,作品《大军山》参加武汉影像艺术中心“代表作计划”第5期群展。
【摄影作品集】
2011年11月:《汉正街扁担》
2013年09月:《扁担:汉正街的传奇》
2014年09月:《江城水上人家》
2015年08月:《印象汉正街——周国献、郁胜文摄影作品》
2015年11月:《自动售套机》
2016年11月:《汉正街相册》
2017年08月:《大武汉》
2019年12月:《远去的轰鸣声——荆楚工业厂房类型学图录》
2020年04月:《汉正街期待“重启”》
2021年05月:《退场》
2021年05月:《江城记忆》
2025年01月:《中国当代摄影图录·周国献》
.
特别声明:本头条号“黑镜头”发布的图片,除非特别注明,均为周国献原创作品,转载请勿声明原创,并请注明出处及保留作者姓名。
.
1.安装今日头条App(已安装的请忽略);
2.打开今日头条App,或者通过分享的“黑镜头”头条文章进入今日头条App。
然后,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关注“黑镜头”头条号:
(2)方法二:在今日头条首页搜索栏键入“黑镜头”,点搜索按钮,再点菜单栏中的“用户”选项,找到“黑镜头”头条号用户(昵称存在同名情况),认准如下“黑镜头”LOGO,再点关注。
谢谢大家!
.
来源:黑镜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