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微博逛超话,发现孟子义的CP话题又吵成一锅粥。有姐妹翻出《桃花映江山》宣传期的花絮和综艺物料,直念叨“她对何与明显更热乎啊”;也有网友皱眉头:“这互动是不是太直白了?看着没边界感。”
孟子义CP争议:网友吵翻的“二搭偏好”,到底该不该过度解读?
最近刷微博逛超话,发现孟子义的CP话题又吵成一锅粥。有姐妹翻出《桃花映江山》宣传期的花絮和综艺物料,直念叨“她对何与明显更热乎啊”;也有网友皱眉头:“这互动是不是太直白了?看着没边界感。”
咱先把事儿捋清楚。说孟子义“偏爱何与”的,主要盯着俩细节:一是剧宣直播里,她给何与递水时顺手帮人理了理衣领,动作自然得像熟人;二是综艺路透里,两人蹲在台阶上啃冰淇淋,孟子义笑骂对方“吃相跟你家猫似的”,那股子调侃劲儿,跟和李昀锐同框时的礼貌微笑完全不一样。有网友翻出两人二搭的路透,说片场孟子义会主动给何与讲戏,蹲在监视器前一起看回放的样子,倒真有点“老搭档”的默契。
但另一拨人就不买账了。“《桃花映江山》刚播那会儿,弹幕全是‘孟子义和李昀锐好甜’,怎么现在突然转向何与了?”“上次被说蹭李昀锐热度,这次又换何与,这算不算‘CP工具人’?”更扎心的是有条评论:“剧扑成那样,演员急得满脑子只有炒CP,观众能买账吗?”
说实在的,这事儿真不能怪网友敏感。前两年内娱“CP营销”确实有点变味儿——早上发同款奶茶,下午晒双人自拍,台词台词没几句,热搜倒上了八九个。观众刚开始还图个新鲜,时间久了就腻歪:“我们是来看戏的,不是来看你们‘营业’的。”
不过换个角度想,孟子义被说“心急”也不是没道理。《桃花映江山》开播前宣传声势挺大,结果播出后口碑平平,弹幕里“剧情拖沓”“演技生硬”的批评没断过。这时候如果有组CP能带带热度,确实能让更多人注意到剧。但问题就出在“度”——你要是像普通同事那样自然互动,观众最多夸一句“有默契”;可要是每回同框都刻意贴贴,连眼神都要“拉丝”,那就容易让人觉得“为炒而炒”。
记得之前看《演员的诞生》有个细节,章子怡说过:“演员的魅力在角色里,不在镜头外的花絮里。”这话放现在看还是扎心。观众追剧图个啥?不就图个角色鲜活、剧情带劲吗?你看《庆余年》里张若昀和宋轶的“鸡腿CP”,火遍全网不是因为天天发同框照,是因为陈萍萍和范若若的对手戏太有火花;《赘婿》里郭麒麟和宋轶的互动能出圈,也不是靠炒CP,是把“布衣夫妻”的烟火气演到了观众心坎里。
说到底,演员和角色的关系就像炒菜——火候到了,香味自然飘出来;要是光想着往锅里撒味精,再新鲜的食材也得砸手里。孟子义要是真想证明自己,不如把心思多花在研读剧本、打磨演技上。等哪天她能把某个角色演得让人忘不了,不用炒CP,观众也会主动给她刷“XX本命”的热搜。
话说回来,演员宣传期的互动到底该怎么把握?是该自然亲近还是保持距离?这事儿可能得演员自己琢磨——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真心还是套路,看两眼就知道。
来源:魔都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