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工程师在硅谷办公室过劳死,死时面部朝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3:04 1

摘要:2025年8月20日清晨,加州山景城微软园区内,一名35岁的印度裔软件工程师普拉蒂克·潘迪(Pratik Pandey)被发现面部朝下,死于公司园区。这一悲剧震惊了硅谷,也让公众意识到美国IT行业内卷有多严重。

2025年8月20日清晨,加州山景城微软园区内,一名35岁的印度裔软件工程师普拉蒂克·潘迪(Pratik Pandey)被发现面部朝下,死于公司园区。这一悲剧震惊了硅谷,也让公众意识到美国IT行业内卷有多严重。

普拉蒂克·潘迪,1990年出生于印度中央邦印多尔。他于2010年前后移居美国,在圣何塞州立大学(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获得硕士学位,开启了他在科技行业的职业生涯。

根据他的LinkedIn资料,潘迪在加入微软之前,曾在多家知名企业工作,包括苹果(Apple)、Illumina和沃尔玛实验室(Walmart Labs),这些经历让他积累了大数据分析、现代框架和前端架构的丰富经验。

2020年7月,潘迪加入微软,任职于山景城园区,专注于微软Fabric平台——一个与Snowflake等公司竞争的AI驱动数据分析平台。他直接向微软云与人工智能部门执行副总裁斯科特·古斯里(Scott Guthrie)汇报工作。

潘迪被描述为一位“充满活力的灵魂,笑容灿烂”,热爱足球,是“优秀的儿子和朋友”。他没有已知的健康问题,但在去世前曾向同事和室友透露过因多项目并行而感到的巨大压力。

据同事目击,潘迪于8月19日晚7:50左右刷卡进入办公室,准备继续他在微软Fabric平台上的工作。他以长时间加班著称,经常工作至深夜。次日凌晨约2点,微软同事在园区庭院发现潘迪面部朝下,已无生命体征。

潘迪的突然离世对他的家人造成了巨大打击。他的父母和两个姐妹居住在印度,家人按照印度教传统在加州弗里蒙特为他举办了遗体告别仪式,随后将其遗体送回印度。

潘迪的死让大家意识到硅谷的加班文化有多恐怖。

根据2025年工程领导力报告,22%的美国程序员正经历严重的职业倦怠。IT行业的员工面临多重压力:快速的开发周期、激烈的市场竞争、裁员威胁,以及对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追逐。

微软近年来在AI和云服务领域的竞争加剧,员工被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复杂的项目。潘迪所在的Fabric团队正是微软在企业数据分析领域的核心项目之一,其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微软作为全球科技巨头,其工作文化在过去十年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时代,微软以高压的“堆栈排名”(stack ranking)绩效评估制度而闻名,该制度迫使员工相互竞争,导致许多人不得不加班加点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尽管纳德拉上任后强调“同理心”和“灵活性”,试图改善企业文化,但潘迪的悲剧表明,高强度的工作需求依然存在。

有微软员工在Reddit论坛发帖称,微软的裁员并非出于业务困难,而是为了“人为提高股价”或“回到疫情前的员工规模”。这种策略导致员工面临持续的裁员威胁,迫使他们通过加班来证明自己的“影响力”。

这位员工在r/cscareerquestions板块上评论:“在Azure部门,AI驱动的生产力期望已经飙升,文化变得像亚马逊一样高压,但薪资却不如后者。”此外,像潘迪这样的H1B签证持有者因签证限制无法轻易跳槽,常常被迫接受高强度的工作安排。

潘迪的死因尚未最终确定,圣克拉拉县验尸官仍在调查中。但初步报告显示,他可能死于心脏病发作,而这与长期过劳和压力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周工作55小时以上的人群中风风险增加35%,心脏病风险增加17%。

微软之外,硅谷其他公司的工作环境也令人担忧。例如Facebook审核员也不得不在类似条件下审查暴力图像,这造成他们大范围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2021年5月,Facebook被迫向在职和离职审核员支付共5200万美元赔偿金,这笔钱相比数十亿美元利润只是九牛一毛。

潘迪的死是一次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谋杀”(恩格斯所提出的概念),这是内卷文化导向的必然结果,劳动者 只得处于他们不可避免面临非正常死亡的工作条件。

美国程序员已经效仿 “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在各大社交平台 发起了 #WorkersLivesMatter行动 ,希望能让资本更加尊重数字劳动者。

来源:趣闻捕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