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网络直播的热潮,如今,许多养生节目从地方电视台转向私域传播。以《明医有话说》为例,其打着公益养生直播课的幌子,实则售卖非处方药品,把“龟芪参口服液”包装成“特效药”,收割中老年群体。
随着网络直播的热潮,如今,许多养生节目从地方电视台转向私域传播。以《明医有话说》为例,其打着公益养生直播课的幌子,实则售卖非处方药品,把“龟芪参口服液”包装成“特效药”,收割中老年群体。
私域直播间《明医有话说》。南方周末记者黄思琪(图)
近日,南方周末记者揭秘“伪直播间”里的养生课,看看非处方药如何变身“特效药”?
公开资料显示,该课程运营方是重庆市御君方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带货的产品“龟芪参口服液”来自国内上市药企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敖东药业”)旗下的非处方药品。敖东药业采用总经销商全权代理销售制,御君方负责互联网运营投放,并聘请副主任医师杜丁为代言人。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龟芪参口服液是一款具备国药准字的非处方药品,其药品说明书标注的功能主治并不包括《明医有话说》中宣传的高血压、高血脂、颈椎病等适应证。
自2024年底上线以来,《明医有话说》在消费保、黑猫投诉等消费者投诉平台和各大社交平台有近百条投诉举报记录,主要集中于“夸大药品疗效”“虚假宣传”等。
不过,御君方接线工作人员回复南方周末记者时称,《明医有话说》是正常的课程,“没有你说的(虚假宣传)情况”。
《明医有话说》视频及敖东药业官网截图
然而,这款非处方药品的宣传存在诸多问题。药品说明书显示,其功能主治为益气养血、滋阴助阳,适用于气血不足、阴阳两虚。但在《明医有话说》中,主讲人杜丁将其宣传为能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19种疾病的“特效药” ,远超说明书范围。
敖东药业高管称有药品专利能证明效果,并提供了相关专利文件。不过,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指出,当药品发明专利与包装主治症状不一致时,不能用专利宣传药效,此类虚假宣传可能涉嫌违法犯罪。而且,专利用于论证疗效并不权威。
此外,杜丁的身份也疑点重重。他自称“世界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但该委员会并无此人。他还曾以不同身份在地方电视台养生栏目出镜,头衔真假难辨。尽管敖东药业称确认过其执业医师资格证,但对具体经历无法核实。
《明医有话说》主讲人杜丁的头衔疑点重重。御君方官网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敖东药业的龟芪参口服液并非首次因违规广告受罚,2008-2010年期间就曾三次被处罚,原因是利用专家名义证明产品功效并扩大适应证范围。而御君方品牌的母公司也曾因销售禁售药品被罚款。
微信安全中心发布治理公告后,相关课程链接虽因违规被限制,但御君方工作人员仍提供备用链接。面对质疑,杜丁回应称是系统优化升级,并承诺恢复课程后送礼品。这场“伪直播”养生课背后的虚假宣传乱象,亟待监管和整治,也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来源:南方周末)
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