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addy 这款社交产品处于商业成功与伦理困境的矛盾之中。一方面,它凭借特色功能、高端定位和昂贵入场券,精准满足特定用户需求,获得 170 万下载量;另一方面,其将亲密关系商品化,带来情感错位、自我价值侵蚀等伦理问题,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伦理成为此类产品面临
Paddy 这款社交产品处于商业成功与伦理困境的矛盾之中。一方面,它凭借特色功能、高端定位和昂贵入场券,精准满足特定用户需求,获得 170 万下载量;另一方面,其将亲密关系商品化,带来情感错位、自我价值侵蚀等伦理问题,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伦理成为此类产品面临的关键挑战。
今年年初,我体验过一款日本已婚人士交友的社交产品 Heal mate,并写过文章《用已婚人士交友APP找伴侣,算出轨吗?》
那篇文章发到朋友圈后,引起了不少朋友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感慨“日本真的很超前”。
这一次,我带来的是另一款同样“需求明确”、但更为敏感的社交产品——一款为“找糖爹(Sugar Daddy)”和“甜心(Sugar Baby)”而生的高端匹配社交平台APP:Paddy(パディ)。
(真实用户对产品正反评价)
Paddy的核心价值主张非常直白:为有经济实力的年长男性(Papas)和寻求经济支持的年轻女性(Joshi)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私密的连接渠道。听到这里,懂的人已经听懂了。
简而言之,它精准服务于“想包养的”与“愿被包养”的需求。尽管官网将其描述为约会和婚姻应用,但超过170万的下载量背后,是心照不宣的“甜心约会”市场。
经过一番周折,我成功下载并深度体验了这款产品。现在,我将为你带来它的产品分析与思考。(注:该应用在国内无法直接使用,猎奇的朋友可以收起你的小心思了。)
(登陆-注册-信息填写流程)
注册方式较为常见:手机号、Google 账号、Apple 账号。我选择用 Google 登录,进入注册流程后需要填写:”性别”、”昵称”、”出生日期”、”居住地”,并通过”邮箱验证”、”上传头像”。完成后即可进入首页。
(产品首页)
首页并没有用 Tinder 那种”左滑右滑”的卡片交互形式,而是采用列表卡片展示。整体功能与常见交友应用类似:”搜索、”筛选”、”查看”等相似功能点。但它在一些细节设计上,还是有些特别之处。
一、产品的特色功能亮点:
1. “资料页”的两个“小心机”
(资料页-相似的人)
相似的人推荐:点击“相似的人”tab,可以看到与该用户脸部轮廓、长相相似的推荐人选。
(资料页-兴趣标签)
动态兴趣标签:一些婚恋社交产品的标签只有展示作用,如“生活情调、喜欢旅行”等,点击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在该产品中,赋予标签兴趣圈子的功能属性,即将相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个圈子里,兴趣细分。如:自信的脸。进入后看到与该标签相关的用户的真人照片。需要花钱解锁相同兴趣的对方照片。本质是没变,围绕“找兴趣的人”,只是通过细分方式,帮助你找到你感兴趣的人。
本质还是围绕帮助用户“找人”连接的高效功能设计点,兴趣再细分连接你感兴趣的人。
2. “招募”:行程驱动的见面机制
(招募页面)
用户可在日历中发布行程,如“今天东京找饭搭子”。
不需要先匹配,直接就能发出邀请。
形式类似“行程信息流”,但没有点赞/评论,进入行程卡片页后,可直接发起申请邀请。
很多女生会主动发布行程的“招募”,自然吸引了不少男性响应。
这类设计,在国内社交产品里非常少见。
3. 无需匹配即可沟通
(私聊工具栏)
和 Tinder 等不同,Paddy 不需要双方互相点赞才能匹配成功聊天。注册首日,我就收到了数个点赞和消息。对于想快速建立联系的用户,这点非常“高效”。足见其活跃度。
4. 身份与财富认证
Paddy 要求用户上传 收入证明 + 资产证明。
仅有高收入不足以证明真正的财富;资产证明能区分“高收入但月光”的人,提升了平台的信任度。5. 您可以查看对方报告的内容
(质量检查入口)
Paddy 的“质量检查”功能可让您检查其他用户的报告。您可以检查五个类别:欺诈活动、商业目的、虚假个人资料信息、未经通知的取消以及不正当行为。
这将帮助您识别过去被举报过的恶意会员,并帮助您规避风险。每举报一次将消耗积分,但如果您没有举报过,则不会消耗积分,所以不用担心。
6. AI会给你推荐异性
Paddy 使用人工智能自动显示符合您条件的潜在伴侣。这消除了您自行寻找伴侣的麻烦,非常适合忙碌的商务人士和想兼职寻找“甜心老爹”的女性。
一旦设定了条件,每次登录时都会显示推荐的异性。还可以设定是否包含照片和年收入证明,对于想在约会前仔细选择条件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棒的功能。
从以上核心功能可看出,该产品主打快速找人且线下匹配见面的高净值社交产品,一听到“高净值”就大致能猜到使用该产品费用不会太低。
二、“昂贵”的入场券(增值会员价格页面)
Paddy的商业模式与其高端定位一脉相承。免费会员几乎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而付费会员的价格则相当高昂:
1个月会员:12,000JPY(约580RMB)3个月会员:29,800JPY(约1,440RMB)6个月会员:54,800JPY(约2,647RMB)12个月会员:84,800JPY(约4,095RMB)(汇率实时变动,仅供参考)
高昂的会员费不仅是其营收来源,更是筛选用户的天然门槛,确保了社区的“纯粹性”。
三、私聊模块的小细节这些细节虽小,但很贴合高频社交场景。
四、我的思考1、行程驱动的见面机制:在国内几乎看不到。国内社交产品更倾向“动态分享”(分享生活日常等),而不是直接发布“约会招募”。可能与监管和风险规避有关。
2、需求极其明确:Paddy 成功的核心,在于 目标用户和核心需求极其清晰——就是为“包养/被包养”提供高效连接。170 万下载量已经说明它确实解决了一个真实需求。
伦理与困境:
尽管从商业角度看,Paddy 无疑是成功的,但它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伦理和情感问题:
关系商品化:亲密关系被直接金钱化,是否违背社会伦理?情感错位与空虚:以金钱为纽带的关系,情感常常缺位甚至虚假。自我价值侵蚀:无论是“给予方”还是“接受方”,长远来看都可能在自我认同中迷失。总而言之,Paddy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人性与社会中复杂甚至有些“禁忌”的需求。它在商业上的成功,恰恰建立在对这些伦理困境的“视而不见”之上。它高效地为用户解决了问题,但留下的,却是一个关于情感、价值与人性更深远的思考题。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