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解说员揭秘!这对央视 “名嘴” 凭什么圈粉无数?背后故事太好哭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1:56 1

摘要:但你发现没,这场让亿万人心潮澎湃的盛典里,有两个声音比鞭炮还提气 —— 刚强那句 “正步铿锵,那是共和国永不弯曲的脊梁”,宝晓峰一句 “铁甲生辉,藏着 14 亿人的安全感”,瞬间把气氛推向高潮。

9 月 3 日那天,你是不是也守在屏幕前看阅兵?

45个队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整齐行进,国产主战装备集体亮相,多数还是首次公开,这个场面是大家期待了很久才盼来的。

所以当直播一开始就有无数人涌入了直播间之中,去观看这场盛大宏伟的阅兵仪式。

但你发现没,这场让亿万人心潮澎湃的盛典里,有两个声音比鞭炮还提气 —— 刚强那句 “正步铿锵,那是共和国永不弯曲的脊梁”,宝晓峰一句 “铁甲生辉,藏着 14 亿人的安全感”,瞬间把气氛推向高潮。

这对央视 “黄金搭档” 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观众一边看阅兵一边发弹幕:“听他俩解说,比吃火锅还过瘾!”

一、不是临时搭伙,这对 “名嘴” 早就是老战友

好多人不知道,刚强和宝晓峰可不是临时凑数的解说员。从《新闻联播》的主播台到阅兵现场的解说席,这俩人搭档快十年了。

1976 年出生的刚强,2000 年一进央视就扎进了新闻一线。从《新闻 60 分》的青涩新人,到 2017 年搭档海霞登上《新闻联播》,他的声音像被岁月打磨过的钢板,既有厚度又有韧性。2019 年国庆 70 周年阅兵,就是他的声音陪着全国观众见证了东风导弹方阵驶过长安街。

比刚强晚一年进央视的宝晓峰,早年在《朝闻天下》里那句 “观众朋友们早上好”,温柔得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2020 年她刚上《新闻联播》时,还有人担心她压不住场,结果人家用 “稳得像定海神针” 的表现圈了一波 “姐姐粉”。

这次阅兵前,有记者拍到他俩在演播室排练的画面:稿子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连 “此处停顿 0.5 秒” 都标得清清楚楚。宝晓峰的保温杯里泡着胖大海,刚强的喉糖盒堆成了小山 —— 光是为了念顺 “东风 - 41 洲际导弹”“歼 - 20 隐身战机” 这些专业名词,俩人对着军工手册啃了整整半个月。

二、一个镇场子,一个暖人心,这搭配绝了

看过直播的都懂,解说阅兵可比播新闻难多了。镜头切到仪仗队时要庄重,给到女兵方阵得带点温度,介绍装备时又得透着自豪感,分寸差一点都不行。

刚强就像个精准的 “气氛调节器”。当护旗方队迈出第一步时,他的声音突然沉了八度:“从 1945 到 2025,80 年了,这步伐里藏着中华民族的骨气!” 尾音刚落,镜头正好扫过广场上白发苍苍的老兵,弹幕瞬间炸了:“听得我眼泪直打转!”

宝晓峰则擅长用细节戳中人心。看到维和部队方阵出现,她轻声说:“这些蓝盔战士的臂章上,刻着 16 个国家的名字,那是中国军人在海外的足迹。” 话音刚落,有观众发现画面里有位战士胸前挂着二等功奖章,评论区立马有人科普:“那是在南苏丹维和时拿的!”

最绝的是俩人的配合。当无人机方阵组成 “和平鸽” 图案时,刚强刚说完 “科技护国”,宝晓峰立刻接了句 “就像这些鸽子,咱们的强大从来不是为了欺负谁”,一刚一柔,把大国底气和温度全说透了。

有网友统计,整场直播里,他俩愣是没说一句废话。装备出场时讲性能,方队走过时说历史,连观众席上挥手的小学生都被宝晓峰捕捉到:“你看那孩子举着的小红旗,那是未来的样子。”

三、能站上这个舞台,光有好嗓子可不够

别以为解说员就是 “念稿子”,能担起阅兵解说的担子,得闯过三道大关。

第一关是政治素养。光是 “政治站位” 这四个字,就够他们学半年。有次彩排,刚强把 “人民军队” 说成 “军队”,当场被导演喊停:“少俩字就差远了!” 后来他在笔记里写:“每个词都得像钉钉子,一点不能歪。”

第二关是业务硬功。阅兵直播全程无 NG,45 个方队、上百件装备,解说词得和画面严丝合缝。有次演练时,宝晓峰的稿子比镜头慢了两秒,她硬是凭着记忆把后面的词全改了,播完后背全是汗。

最考验人的是情绪控制。既要让观众热血沸腾,又不能煽情过度。看到老兵方阵时,宝晓峰的声音明显带了哽咽,但她很快稳住:“爷爷们当年没穿过这么整齐的军装,今天咱们替他们补上。” 这句话既说了情怀,又没失分寸,被网友称为 “教科书级别的解说”。

为了这一天,他俩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准备。去军事博物馆请教专家,跟着部队体验生活,甚至把每个方队的历史都做成了思维导图。刚强说:“观众看到的是 90 分钟的直播,我们准备的是 900 个小时的功课。”

四、观众为啥这么爱他们?

直播结束后,“刚强宝晓峰解说绝了” 的话题冲上热搜。有网友说:“听刚强的声音像喝浓茶,提神!听宝晓峰的像品清茶,暖心!”

其实大家爱的不只是他们的声音,更是那份藏在话语里的真诚。当导弹车驶过广场时,刚强那句 “这玩意儿,咱自己造的!” 带着点小骄傲;看到女飞行员敬礼时,宝晓峰笑着说 “姑娘们比战机还飒”,像在夸自家闺女。

有位老兵在采访里说:“80 年前我上战场时,哪敢想今天有这么多好装备?这俩孩子说出了我们想说又说不出的话。”

这大概就是最好的解说吧 —— 不用华丽的辞藻,不用刻意的煽情,就用最朴实的语言,把国家的强大、军人的勇敢、人民的自豪,一字一句送到每个人心里。

现在再回头看那场阅兵,除了震撼人心的方阵和装备,是不是更记住了这两个声音?他们就像这场盛典的 “声画导演”,用话筒为我们架起了一座桥,一头连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一头通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下次再看重大直播,你会不会下意识地期待听到他们的声音?反正我已经开始盼着了。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