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莱芜,古称嬴牟,历史悠远,人文荟萃,为齐风鲁韵交融之域,亦兵家必争之要冲。然遍览五部《莱芜县志》,均未提及“凤城”之号,足见此别称非古已有之。
莱芜,古称嬴牟,历史悠远,人文荟萃,为齐风鲁韵交融之域,亦兵家必争之要冲。然遍览五部《莱芜县志》,均未提及“凤城”之号,足见此别称非古已有之。
其始称凤城,实因南港吴家八世祖吴鸿洙。鸿洙,字文衢,号凤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初五日,生于济南府莱芜县东乡颜庄保西港村,累世簪缨、书香馥郁之家。其高祖吴江,天顺间举于乡闱,会试列副榜,出仕盐山教谕。德厚才高,邑人尊之曰吴夫子。致仕归里后,散家财济贫族,暮年于城东厢设义塾,启牖后进,培育英才。曾祖吴梦弼,为邑廪生,潜心向学,克绍书香。祖父吴继善,三岁失怙,虽历经坎坷,仍勤读不辍,学识渊博,时人尊号为东岩居士。父吴来朝,性行纯厚,天资颖异,耕读相兼,居官清正廉洁,且善教子,家风醇美,誉满桑梓。
万历己卯春,藩参周思稷巡行山东,至莱芜。登县城明伦堂,观师生讲学,见鸿洙神采卓异,大为称赏,指而谓众官曰:“莱芜百余年未出进士,盖缘此前无此子也。”时众人反应不一,或以为笑谈,或以为随口之言,未以为意。继而周思稷登雅鹿山巅,俯瞰莱芜城郭,曰:“莱芜地形若凤凰,南关为其首,昂首而望;东西两关,似其两翼,舒张有致。然其尾上扬,非凤凰奋飞之态,此所以莱芜久未出才俊也。若欲人才蔚起,须增高北城墙,使成凤凰展翅高飞之象。”遂命莱芜令增高北城墙。城成,宛如凤凰振翅,而“凤城”之名,真应于鸿洙之身。
万历七年(1579年),鸿洙应山东乡试,中三十九名。越七载,至万历十四年(1586年),会试中一百十七名,殿试登二甲第十二名,赐进士出身。
自明永乐二年西关山高朗考中进士后,时隔182年,鸿洙为莱芜又一进士。
初于工部观政,旋授工部屯田司主事,任内夙兴夜寐,勤勉奉公。后迁营缮司员外郎,又迁都水司郎中。其间,先后督理天寿、西山及重城三大工程,调度有方,筹划精密,严拒当事者营私舞弊,节省公帑甚巨,其才具谋略,备受同僚及上司赞誉。
万历十九年(1591年),鸿洙赴四川乡试,充任副主考官,衡文取士公正无私,慧眼识英,所选拔者多为俊才。翌年七月,升职并增俸。八月,擢升为浙江右参议。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正月,再迁为本省副使,备兵台州,兼掌海道纠察之务。时总督顾养谦议开倭夷贡市于宁波,鸿洙洞察利害,上疏极谏,力陈不可,奏疏下各部商议。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十二月十二日,帝遣鸿洙赍侍郎刘志伊谕祭文一道,鸿洙奉命行事,恭谨有加,不辱君命。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七月,有移备山西岢岚之议,因顺应民望而暂缓施行。八月,因抚按奏请其久任,迁右参政兼佥事,仍留宁波管事。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鸿洙进京朝贺,事毕,取道归莱芜。未久,于十月十九日卒于家中,年仅四十二岁。鸿洙为人,襟怀洒落,风度俊伟,处事果断,自奉俭约,每临大事则勇毅不屈,刚正不阿。其宦海生涯,政绩卓著,声名远扬。卒后,乡人崇祀为乡贤,备受桑梓敬重,其事迹与声名传于后世,为人所敬仰。
鸿洙号凤城,显达后仕途畅顺,位至三品。以其功绩声名,“凤城”渐成莱芜别称,融入地方史文,为独特印记。
初,莱芜有传,言风水师登莱城,见城若凤凰,然不知其详,此说流于坊间。后众人于万历十七年进士、青岛即墨周如砥所著《浙江参政凤城吴公行状》中觅得根源,方知凤城之名源自鸿洙之号。往昔疑团顿解,莱芜与凤城之名,因鸿洙紧密相系,其故事于莱芜传扬。
今世人多知传说,鲜晓源于鸿洙,仍循旧说。实则凤城之名,载于周文,确凿可考。吾惧后世久惑于旧,忘其本真,故作此文并七律十首,详述本末,望后人知莱芜称凤城之由,使此历史文化传承不辍。
赞吴鸿洙家族
累世书香美誉传,高曾祖辈德才全。
吴江善教称夫子,继善勤读号逸贤。
梦弼潜心承旧业,来朝耕读守家田。
门庭毓秀根基厚,养育鸿洙耀祖先。
周思稷莱芜遇才
己卯年间春日长,周公巡历到嬴乡。
明伦堂里观庠序,雅鹿山头望郭墙。
指认鸿洙期俊彦,评说地貌盼才彰。
增高北壁如凰举,预兆贤能步玉堂。
吴鸿洙科举之路
年少勤修志满腔,初登乡试露锋芒。
七春苦读磨心智,再度登科绽瑞光。
会试高名添意气,殿试佳绩耀门墙。
百八二载逢英物,继往开来美誉扬 。
工部任职功绩显
初入工部意飞扬,主事躬亲日夜忙。
天寿西山工程峻,重城修缮计谋长。
严规拒贿公帑保,妙策筹谋赞誉彰。
三役功成声誉起,贤才自此绽荣光。
四川主考选贤才
奉命川中选俊才,衡文取士笑颜开。
精心阅卷无偏倚,慧眼识珠有俊陔。
拔擢英贤添国栋,秉持公正净文台。
春风化雨传佳话,桃李芬芳自此栽。
浙江任职抗倭议
迁任浙江担重责,海疆扰攘起风波。
倭夷犯境民遭难,鸿洙忧心计策多。
力谏贡市陈利害,勇陈方略护山河。
虽言未纳忠魂在,浩气长留史册歌。
奉命行事祭侍郎
帝遣鸿洙奉祭章,恭行使命赴他方。
持节千里心诚敬,传谕诸般意慨慷。
祭典庄严昭后世,言行恭谨著荣光。
君恩不负声名远,风范长存岁月长。
宦海沉浮守初心
宦海生涯几变迁,荣迁转任志弥坚。
备兵台州驱邪气,纠察海疆护碧川。
屡拒迁调民意顺,久留管事政声传。
心怀桑梓情难改,廉洁奉公美誉全。
英年早逝乡贤念
朝贺归乡未久长,英年早逝意悲凉。
四十二载人生路,磊落襟怀美誉彰。
处事果决留典范,刚正不阿著荣光。
乡贤祀庙情无尽,事迹流传万古芳。
凤城得名颂贤才
鸿洙显达誉声隆,别号凤城自此融。
昔日地形如凤翥,今朝名号韵无穷。
一生功绩垂青史,数代声名耀碧空。
岁月悠悠情不断,莱芜自此记贤踪。
来源:旅生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