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底在一次聚餐中,工业设计师同时也是重度发烧友,在杭州开设工作室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与音响的Moses白河,突然从包里拿出一个产品,在场众人看到无不惊声连连。满满的怀旧复古气息与专业级的操控性,加上CNC精密加工的丝滑触感,尤其听到价格后大家都坐不住了,汕头泽
原创 赖英智 新音响New Audiophile 2025年09月04日
去年底在一次聚餐中,工业设计师同时也是重度发烧友,在杭州开设工作室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与音响的Moses白河,突然从包里拿出一个产品,在场众人看到无不惊声连连。满满的怀旧复古气息与专业级的操控性,加上CNC精密加工的丝滑触感,尤其听到价格后大家都坐不住了,汕头泽森音响的吴佳雄总经理当场下单买了一部。我自己的这部DUNU Concept R便携CD机则是生产几经延宕后,前几个月才到手,一段时间后迟来的评测,或许说是使用心得更恰当。
曾经在日本与美国闯荡的白河,是音响圈内极少数专攻工业设计的发烧友,2018年他与擅长入耳式耳机的东莞达音科开始合作,推出第一个产品DUNU DK-4001旗舰级五单元混合式耳机,它被命名为“极”,有向“极致”挑战之意。去年底DUNU发布了岚Arashi平板大耳机,V53耳放还有这部Concept R播放机,展现了更广泛的企图心。
据白河介绍,2022年几个人在北京的旧货市场,发现一些Walkman与卡式磁带机产品,他与达音科的赵总工程师都是80年后年轻人,看到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如此精致有创意,怀旧感油然而生。但在“咸鱼”平台找这些产品时却发现二手货成色很差(毕竟是40年前的快销品),价格也贵得不合理,赵工开玩笑说还不如自己做一部。有了灵感,白河花了三个多月设计出渲染图,兴奋地从杭州赶到东莞找赵工,Concept R播放机就此开始立项。
80年代著名的便携式CD机有些已成为经典
白河说在黑胶复兴浪潮,以及数字串流当道的时候,仍有不少CD收藏丰富的人,但种种原因让CD越来越成为小众族群,年轻人甚至都不买CD了。他希望设计一部不管外观、功能还是声音都很有趣的CD机,重燃大家对实体唱片的热情,并透过实体唱片让我们重新珍视音乐。平价的CD机产品固然不少,但要求声音质量往往就价格不斐,白河的初衷一方面是向80年代的经典致敬,二方面是以低廉的代价提供入门者,甚至老发烧友们回味经典的乐趣。所以在Concept R播放机的某个隐蔽角落,藏着一句英文标语--让实体唱片重燃你对音乐的热情!
他提到80年代有一个《回到未来》电影系列,影片中的后置发动机双座跑车DeLorean DMC-12,可以说是量产的概念车,因为DMC这家公司仅生产约9000部汽车后就破产了。DMC-12的设计灵感来自另一部意大利设计师Goigetto Giugiaro为韩国现代设计的Pony Coupe,使用类似折纸的简单几何线条,营造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与未来感。2022年现代汽车推出另一款新能源概念车N Vision 74,致敬Pony Coupe,在工业设计领域这称为“复古未来主义”,一方面拥有很多复古元素,一方面融入新科技。
DUNU同样践行“复古未来主义”,所以Concept R播放机发布会的标题就称为--回到未来。Concept意为概念,R则有多重涵意,除了复古(Retro)、参考级(Reference)、R-2R解码,还有文艺复兴(Renaissance),白河希望透过这个产品重构我们对Discman的所有想象与期待。
DUNU Concept R便携CD机的设计初衷是向经典致敬并超越经典
索尼在1979年推出第一部Walkman随身听TPS-L2,市场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当时年轻人听音乐的新潮流。随着CD推出,索尼在1984年发布了D-50,全球首部Discman,开启了数字音乐的便携化,也标志着消费电子从磁带向数字音频的革命性历程。虽然D-50体积仅为台式CD机的1/10,但需外接电池盒供电,也缺乏防跳音功能,声音表现一般。后来索尼推出DZ-555(Discman的5周年纪念版),搭载双DAC(PCM66P)+光纤输出,支持8倍超取样与DSP调音,成为收藏级神器。到了1999年推出D-E01(纪念Walkman 20周年),索尼才开始搭载"G防震"技术,支持CD-R/RW,镁合金机身兼具美学与耐用性。
历史上第一部便携式CD机是索尼的D-50,由此开启了Discman时代
我是最早的索尼Walkman用家之一,却对索尼的Discman兴趣不大,论音质,我更推荐比索尼晚一年推出的飞利浦CD-10,它与飞利浦旗舰CD机CD-960一样,都委托子公司日本马兰士制造,采用专门为低功耗开发的单光束摇臂光头组件CDM-2p,与索尼直线三光束KSS-110光头截然不同。但解码部分飞利浦向索尼取经,采用与D-50相同的16Bit芯片(当时主流是14Bit解码与4倍超采样),由于线路输出绕过了音量控制和耳机放大线路,音质要略胜索尼一筹。便携方面飞利浦的体验感较差,CDM光学系统移动缓慢,只要机器移动摇臂光头就会剧烈晃动,加上很快就没电的6节2号碱性电池,想把它带上街实在有点困难。
Concept R的设计元素借鉴经典,例如Technics SL-P1200 CD机
飞利浦CD-10声音最引人注目之处,或许在于它与全尺寸飞利浦CD机如CD-104声音非常相似,尽管它没有数字滤波器并且只有一个DAC,分析力不算太高,但音色上保留了飞利浦标志性的自然流畅和宽松饱满度。CD-10模拟线路与D-50非常相似,甚至用于耳机输出的直流耦合驱动级完全相同,可我们听到的声音却大异其趣,索尼的音色明亮,快速凝聚,大音量时略显尖锐刺耳;CD-10的音色温暖和煦,场面宽广大气,低音有弹性,人声渲染非常出色,清晰度也很好。
与台式CD机相比,只有最细腻的小提琴独奏部分,才能听出缺乏一点精致感,细节不够丰富,乐器与人声线条刻画略为松弛。CD-10具有浓郁的模拟味,声底厚实,中低频层次清晰,高频延伸虽然没有天龙或索尼出色但也够用,音乐表达富有丰富的情感,整体平衡度可以给很高分数。
满满怀旧感的机械按钮和精确音量滑块,控制音量增减时屏幕会有数字读数,这时只是采集模拟讯号,真正音控是数字芯片所以没有左右偏差等问题,滑块有2层防尘处理避免故障
飞利浦后来还推出过AZ6829、CD-15等不错的便携式CD机。AZ6829设计语言和CD-10完全不同,诞生时间恰好是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1990年代,大概是飞利浦另外一个团队的作品,飞利浦独特的色彩感和模拟味仍然保存,但更加轻盈灵动活泼,低频缺少权威感。1987年推出的CD-15由马兰士设计,貌不惊人而且尺寸上已经向台式机发展了,只是重量还在随身听的范畴。
它的声音规模宏大,高低二端延伸优秀,全频段的能量和密度都好,远远把那个时代其他Discman抛到了后面。现在CD-10的二手货售价在5千到1万元之间(看成色与配件是否完整),CD-15则相当罕见,就算它们好听,毕竟都是40年前的旧品了。为什么不买功能更强大、结构更牢固、工艺更精致,而声音则已全面超越的全新DUNU Concept R呢?
只比索尼晚一点,Philips推出的CD-10与随后的MK2型号,是当年声音最好的便携式CD机
对于经历过整个Walkman与Discman时代,老男人如我,会选择Concept R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家中的CD唱片摆满整个房间,一万多张的收藏需要有个更方便随时聆听的工具,洋溢仪式感的CD机可以让人重拾对CD的热情。其次是Concept R的美丽复古设计,它坚如磐石的结构,令人惊叹的制作工艺,各种细节的追求都物超所值。
国内有几个品牌也接续推出便携式CD机,有的缺少设计感宛如玩具,有的过于花俏却忘了声音本职,基本上他们都是面向年轻消费者,不容易吸引老男人的目光。既然Concept R以“概念”命名,DUNU策划了很多过去在Discman所不曾出现的强大功能,像是非常强大的驱动力。
我用Hi-FiMAN的HE-1000V2平板耳机(灵敏度93dB/32Ω)连接,把音量开到60左右就能获得足够声压与动态,三频均衡流畅,另一部同样采用R-2R解码的产品,连接HE-1000V2平板耳机只能说是勉强过关,动态与能量、密度、冲击力都被压抑软化。
工业设计师白河说Concept R绝不只是玩具,我对比飞利浦的CD-10 MKII,无论是清晰度、细节、透明度、声场、速度、密度感,Concept R全部秒杀!而它的风格却又与飞利浦相似,温暖丰富,大气开阔,饱满松弛,自然流畅,在参考的EMT 986R广播级CD机面前毫无惧色。
播放CD时2.08英寸单色OLED屏会显示基本信息,包括A类或AB类输出
达音科DUNU Concept R背面有一个光纤输出、4.4毫米线路输出、USB-C充电和USB-C音频端口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DUNU Concept R的实力,我尝试以另一种玩法试听,把它当成前级,连接KEF LS-50 Wireless II有源音箱(搭载第12代Uni-Q同轴单元,130mm镁铝合金低音和25mm铝膜球形高音)播放。Concept R没有RCA输出接口,使用一条4.4mm转3.5mm的Mps讯号线由AUX接口输入,从KEF Connect APP中把EQ设置关闭,主副音箱之间的信号传输采无线模式。这个搭配外观看起来很有意思,一个复古,一个新潮,摆在一起却不突兀。
KEF的同轴单元不大,因为内置100瓦AB类(高音)与280瓦D类(低音)双功放,声音表现比被动版的LS-50 Meta好了一大截。连接Concept R播放CD光盘,整体印象和连接平板耳机相似,低音基础庞大下潜够深,动态起伏鲜明,播放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那种Q弹饱胀的感觉相当过瘾。中高频部分清晰温润,透明度不是很强烈,属于阴柔类型,也许太过强调温暖色调与模拟韵味导致空间细节略为掩盖,瞬态反应也比较内敛,大音量下倒是一点不会刺激,表现多种类型音乐都很耐听舒服。
非常有质感的包装,给人一种高级的感觉,也呈现DUNU一贯对细节的关注
我分析Concept R好听的原因可能有几个:
①电池供电。Concept R配置12000毫安大电池,续航时间超过10小时,从北京飞到美国都能应付。直流供电避免了交流电各种干扰因素,比任何线性电源都更稳定,这为Concept R的安静背景提供有力保障。唯一的槽点是充电速度较慢,通常我是晚上睡觉前充电,第二天可以继续使用。
②分立式R-2R解码,使用192个精确匹配电阻构成阵列,由于体积比普通便携式数播大得多,Concept R的R-2R解码不需要集成到很小的PCB板上,可以做得更精密更能抵抗干扰,从测试参数看Concept R失真率与讯噪比都相当不错。R-2R解码先天上就比Delta-Sigma芯片特性要差一些,听感上却有无法取代的流畅与温暖,能在这么便宜的产品上享受到好的R-2R解码,值啊!
③具有模拟感觉的复古音量滑块。专业调音台使用的音量滑块,通过拖动方式直观的在视觉上反馈音量水平,操作起来很有机械感。过去在家用产品较少使用因为精度受限,容易产生左右声道平衡误差,沟槽也会堆积灰尘。
在Concept R滑动调整音量时屏幕会有数字显示,其实它只提供一个采样讯号,然后交给数字芯片进行音量变化,排除失真与误差的可能。设计者还在轨道中设计了2层防尘装置,除非你拿到敦煌使用,否则应该不会有问题。
④全差分四通道平衡放大,Line输出最大电平达到4.2V,耳机输出功率也有1.3瓦,在便携是产品中算是佼佼者。输出充裕让听感变得堂而皇之,有气魄有规模感,动态表现可圈可点,这是过去Discman远远做不到的。Concept R并没有高低增益、耳机阻抗的选择,我试了几个耳机都没有问题,搭配KEF有源音箱也是孔武有力,从来不怕脚软气虚。
⑤具有可选的A类/AB类模式放大,长按Play Mode就能切换。Concept R本身已经提供了细致、丰富和阴柔的音色,在精确度、细节和迷人的温暖之间取得了令人喜欢的平衡,这二种放大模式进一步带来有趣的聆听体验。A类模式听起来更加细致清晰有动态,线条感较凝聚;AB类比较温暖轻松,好像加了柔焦镜头似的多了一点美化,我更喜欢A类模式,虽然耗电更快温度较高,但值得。
⑥自主开发的伺服线路与CD专用机构。既然标榜便携式,如何抗震就是大难题,有产品采用物理避震与电子缓存的手段,DUNU干脆釜底抽薪,从伺服线路着手。CD机的伺服线路主要作用是确保光头能稳定跟踪和扫描光盘上的信息轨迹,从而准确拾取声音讯号,又可分成聚焦伺服、循迹伺服、进给伺服等几个部分。通常CD光驱都自带伺服线路,要重新设计是项大工程,可见DUNU不计成本,在几个月的使用期间,我尚未发现Concept R有跳碟、读碟失败等情况。
⑦机壳由实心航空级铝块CNC铣挖制成,配上钢化玻璃窗与复古式的机械按键,放在桌上播放时看起来很疗愈。所有部件之间严丝合缝,足可媲美很多Hi-End产品,但必须说将近1.2公斤的重量如果带着它出去散步,绝对不是便携式设备!
Concept R整机以CNC工艺制作,稍有重量但非常稳固可靠
分立式R-2R解码使用了192个精确匹配电阻
前面板装有4.4毫米平衡和6.35毫米耳机插孔,光盘旋转时非常安静
没有错,我滔滔不绝赞美的Concept R,竟然只是一部售价数千元的便携式产品!过去我总认为耳机党热捧的那些“砖块”多是智商税,虽然我坐高铁时也会拿着播放器搭配降噪耳机听音乐,但超过万元的产品性价比真的不高,我也不觉得它们的表现可以和台式机相提并论。达音科DUNU改变了我的观念,令人惊叹的工程设计和自然温暖的声音相结合,现在台式机面前一点不会脸红了,再加上超乎想象的性价比,就算没有数量庞大的CD收藏,为了Concept R,现在开始买CD也不晚……
Concept R可以搭配同厂的岚平板耳机和V53耳放
这次试听我们越级挑战,用Concept R直接音量控制推动KEF LS50有源音箱
DUNU(达音科)
售价:¥3980元
来源:新音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