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泽东主席对王国兴领导的白沙起义给予高度评价,指出中国少数民族自发起义、主动寻找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王国兴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人。”在白沙起义第一枪旧址纪念园内,讲解员王宏妮正以沉稳清晰的语调,娓娓道来白沙起义的历史。自2021年以来,她累计接待近5万人次参
“毛泽东主席对王国兴领导的白沙起义给予高度评价,指出中国少数民族自发起义、主动寻找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王国兴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人。”在白沙起义第一枪旧址纪念园内,讲解员王宏妮正以沉稳清晰的语调,娓娓道来白沙起义的历史。自2021年以来,她累计接待近5万人次参观者,将这段红色故事不断传递。这5万多人次的来访,正是白沙深耕红色教育的生动诠释。
如今,白沙正把红色教育的“种子”,从校园播撒到机关、再传至社会每个角落。通过多层次、沉浸式的教育实践,红色基因正悄悄融入日常,深入人心,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合力。
在校园里,红色教育已被系统纳入德育课程。不仅红色文化走进课堂,融入各科教学,还依托本地红色遗址广泛开展研学实践。通过主题演讲、文艺演出等形式,让青少年在体验中感悟历史,激发家国情怀。
县教育局副局长符莉说:“我们将红色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通过课程渗透、实践体验和文化滋养等多维度推进,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
在干部培养中,红色教育同样贯穿全程。白沙把革命历史列为干部培训必修内容,通过主题党日、现场教学、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推动红色教育走实走深。同时,结合重大节庆组织主题活动,引导干部从历史中汲取力量,筑牢信仰根基,强化使命担当。
县委组织部组织室干部张文琪说:“我们通过现场教学、专题研讨、红色宣讲等多种形式,将红色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让干部在回顾革命历程中坚定初心,在感悟精神力量中强化使命担当,真正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实干奋进、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作为革命老区,白沙的红色基因深深融入社会肌理,把红色文化以多样形式嵌入日常生活,借助视觉艺术载体和微景观标识,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同时积极拓宽传播渠道,不仅依托红色遗址开展宣讲,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让红色故事更加生动亲切、深入人心。
元门乡向民村村民符梦心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家门口的红色氛围越来越浓了,让我们更了解了自己家乡的历史,也让我们能更自豪地传承这份红色精神。”
从孩子到干部,从校园到社会,一颗颗红色的种子生根发芽,化作奋进的动力、乡土的自豪、时代的回响。白沙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把革命故事讲进心里,让红色精神真正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