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日里的阳江,木棉花开得正艳,但这座南国小城的官场却掀起一阵肃杀之风。2025年3月28日,阳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范修芬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纪委监委的通报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阳西县纪委监委立案调查。消息一出,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人拍手
春日里的阳江,木棉花开得正艳,但这座南国小城的官场却掀起一阵肃杀之风。2025年3月28日,阳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范修芬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纪委监委的通报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阳西县纪委监委立案调查。消息一出,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人拍手称快,有人唏嘘慨叹:一位掌管城市“门面”的局长,终究没能逃过贪欲的深渊。
范修芬的仕途,在公开的履历中显得模糊而神秘。他如许多基层官员一般,未见显赫学历或耀眼政绩,却在权力阶梯上步步攀升。2022年11月,阳春市城管局领导班子调整,范修芬以党组书记、局长的身份“坐镇”全局,统管城市管理、市容整治、市政建设等核心事务,手握执法权、项目审批权和资金调配权,俨然成了这座小城“看不见的手”。彼时的他,或许未曾料到,短短三年后,自己会成为反腐铁拳下的又一典型。
权力是一面照妖镜,能映出人性的贪婪。尽管范修芬的具体违纪细节尚未公开,但从阳江市近年查处的案例中,或可窥见其贪腐的蛛丝马迹。例如,前任市城管局局长林兜培因“擅自改变工程招标形式”“收受巨额财物”被开除党籍;原纪委书记蔡传提更是在退休一年后因“权钱交易”“违规干预人事”落马。
这些案件的共性,无外乎利用职务之便在工程发包、款项拨付、执法裁量中谋取私利。范修芬作为城管系统的“一把手”,分管领域涉及市政维修、户外广告审批、环卫项目等“油水丰厚”的环节,若未能守住底线,沦为“围猎”对象便不足为奇。
更值得深思的是,范修芬的“小官大贪”背后,折射出基层权力监管的漏洞。城管局长虽非高位,却直接关联民生工程与公共资源。从阳春市城管局的分工文件可见,范修芬不仅统揽全局,还通过“AB角制度”将副局长们的权责紧密捆绑,形成以他为核心的决策网络。
这种集中化的管理模式,若缺乏有效监督,极易演变为“一言堂”,为暗箱操作留下空间。正如阳江市纪委通报中多次提及的“违规收受礼金”“干预招标”等行为,权力一旦脱缰,再小的职位也能滋生巨腐。
范修芬的落马,是阳江市反腐风暴的又一记重拳。近年来,这座粤西小城已有多名官员接连被查:从街道办主任虚开发票套现5000万,到退休纪委书记晚节不保,再到两任城管局长前“腐”后继,桩桩案件敲响警钟——反腐没有“退休时”,更无“小官豁免权”。范修芬的结局,既是对侥幸者的震慑,亦是对后来者的警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木棉树下,春日的阳光依旧明媚。范修芬的故事,终将随着纪委调查的深入而水落石出。但此案留给世人的思考,远不止于一人的沉浮。倘若每一位官员都能铭记“权为民所赋”的初心,在利益诱惑前多一分清醒,在权力行使中多一分敬畏,又何须等到铁窗锁身时才追悔莫及?
劝君莫羡朱门贵,清风两袖自安然。 读者朋友们,您如何看待“小官大贪”现象?是制度的疏漏,还是人性的弱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真知灼见,让我们共同呼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还社会以朗朗乾坤!
(注:本文聚焦反腐正能量,彰显国家反腐决心,旨在增强大众信心。内容不针对特定主体,图片源自网络,观点仅属个人。侵权即删,案情以官方通报为准,敬请理性阅读。)
来源:进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