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塔斯马尼亚谷鳐的数量在过去几年里大幅下降,目前估计仅剩约1,500只。2019年,一场不幸的大规模死亡事件导致其种群数量骤减近一半(47%)。而在七年前,这种鳐鱼的数量还被估计为约3,200只,可见其种群正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图源:InstituteMarin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作者 | 王纯瑶(北京外国语大学)
塔斯马尼亚谷鳐的数量在过去几年里大幅下降,目前估计仅剩约1,500只。2019年,一场不幸的大规模死亡事件导致其种群数量骤减近一半(47%)。而在七年前,这种鳐鱼的数量还被估计为约3,200只,可见其种群正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图源:InstituteMarine and Antarctic Studies, Tasmania
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州,坐拥着该国最具价值的鲑鱼产业。其最大的海水鲑鱼养殖产业所产出的大西洋鲑鱼,占了澳大利亚总产量的90%以上,价值超过10亿澳元,对该州的经济以及整个澳大利亚的海鲜市场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过,鲑鱼养殖业在蓬勃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导致塔斯马尼亚谷鳐(Maugean skate,学名为Zearaja maugeana)这一珍稀物种正面临着濒危的困境。因此,关于澳洲鲑鱼养殖的“生物多样性足迹”问题,长期一来也饱受诟病。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2025年3月26日,澳大利亚的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了《2025 年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修正案(重新审议)法案》(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mendment (Reconsiderations) Bill 2025,下称EPBC修正案),旨在引导塔斯马尼亚州的鲑鱼养殖业可持续进行。
但是,这一修正案引发了广泛争议,环保组织认为,该法案的措辞模糊,可能被用于限制对其他大型开发项目。政府则强调,该法案仅适用于针对塔斯马尼亚州鲑鱼养殖业的特定问题,并以“保护就业”为由,推动法案迅速通过。为助力全球环境治理、并供我国学者了解最新研究动态信息,编译分享信息如下,供感兴趣的读者们参阅。
上图:案例所涉物种所在地——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州。图源:百度地图(鸟瞰图)
濒危的塔斯马尼亚谷鳐
古老物种的生存危机
塔斯马尼亚谷鳐是塔斯马尼亚州西海岸麦夸里港特有的一种鳐鱼。它拥有着古老的血统,其祖先能追溯到6600多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堪称生物界的“活化石”。
可如今,它的生存却面临着巨大挑战。塔斯马尼亚大学海洋与南极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14 年到2021年间,塔斯马尼亚谷鳐的数量几乎减半。更令人担忧的是,导致它数量下降的各种因素不仅没有丝毫缓解的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塔斯马尼亚谷鳐的生存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呢?
这与麦夸里港(Macquarie Harbour)的环境变化紧密相连。塔斯马尼亚谷鳐仅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州的麦夸里港,近年来,麦夸里港的溶解氧水平大幅下降,而这一变化对塔斯马尼亚谷鳐的生存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水产养殖扩张和淡水流入量的改变,是影响港口溶解氧量的两大关键因素。
首先是鲑鱼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大量的鱼类饲料和排泄物沉积在海底,细菌分解这些物质时会消耗大量氧气。可以说,工业化鲑鱼养殖被认为是导致塔斯马尼亚谷鳐濒危的“元凶”。
另外,金河(King River)和戈登河(Gordon River)这两条河流入麦夸里港,可两座水电站改变了它们的水流状况。再加上历史上数百万吨铜矿尾矿被倾倒进金河,使得港口重金属含量居高不下。与此同时,过去30年间,气候变化使得港口深层水域水温升高了1.5到2摄氏度,水温升高使得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进一步减少,令塔斯马尼亚谷鳐的生存雪上加霜。
这些不利因素相互交织,不仅让塔斯马尼亚谷鳐数量锐减,还打击了鲑鱼养殖业。例如,麦夸里港曾经有超过100万条养殖鲑鱼在短短六个月内死亡。因此,改善港口溶氧量,既是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珍稀物种的迫切需要。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表示,政府已经投入3700万澳元用于可持续发展和水体增氧,以期缓解麦夸里港的生态危机。
EPBC法案的修订
保护还是纵容伤害?
EPBC法案是澳大利亚关键的环境法律,在保护国家重要地区、生态系统和动植物上起着核心作用。像煤矿、森林砍伐、工业化鲑鱼养殖场这些大型项目,在获批前都要依据该法案进行妥善评估。法案还界定了“具有国家环境意义的事项”,囊括濒危物种栖息地、世界遗产地、国家公园和重要海洋环境等,并制定环境部长负有义务保护这些事项。
EPBC法案规定了所谓的“控制性条款”,即要求大型项目获批前必须经过两步评估。第一步,环境部长要确定项目可能影响到哪些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栖息地和地区。要是项目可能对受保护的濒危物种、生态系统或地区产生重大影响,那该项目属于法案规定的“受控行动”,受“控制性条款”规制。第二步,部长必须在评估“受控行动”时,充分考虑潜在危害并评估风险严重程度,以决定项目能否继续进行。而且,在进行第二步评估前,依据法案第78A条,个人可以请求联邦环境部长重新考虑某一行动是否为受控行动以及相关控制性条款。
在项目评估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与受保护事项环境风险相关的 “重大新信息”,例如新的气候变化科学数据、对脆弱物种构成新威胁的因素,或者新证据表明潜在危害与之前的认知存在差异,那么环境部长在批准项目之前,必须重新权衡项目所涉及的各种利弊关系。EPBC法案认为,环境部长绝不能依据过时或不完整的信息,去评估那些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损害的大型项目。社区和环保组织可以以出现重大新信息为由,提出重新审议请求,要求部长应该参考这些最新信息。
回到麦夸里港的鲑鱼养殖项目上,许多环保组织指出,有大量新信息表明,鲑鱼养殖会对塔斯马尼亚谷鳐及其栖息地造成毁灭性影响。但此前环境部长并没有把这种濒危物种列为如“控制性条款”的管辖范畴内。2023年,三个环保组织提出法律请求,要求环境部长基于鲑鱼养殖对塔斯马尼亚谷鳐影响的新信息,重新审议麦夸里港相关决策。
不过,在许多机构和科学家看来,当前通过的EPBC修正案不尽如人意。
第一,修改后的法案对环境部长的权力进行了不合理的限制。在特定情形下,澳环境部长将无法推翻 “不属于受控行动” 的判定。当项目满足某些特定条件,例如被认定不属于受控行动,并且已经持续开展或反复进行了至少五年时,即便出现了能够表明项目对 “具有国家环境意义事项” 存在重大影响的新信息,部长也无权重新对项目进行评估。这就使得此类项目能够在没有联邦政府监督或评估的情况下继续推进。如此一来,像塔斯马尼亚州麦夸里港的鲑鱼养殖项目,哪怕其对濒危的莫根鳐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也可能继续肆意开展,不受约束。这无疑意味着一些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项目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管和制止。
第二,该修正案的适用范围模糊不清,并未针对特定的行业或地区进行明确界定。尽管政府宣称此次法律修改仅仅针对麦夸里港的鲑鱼养殖项目,但法案的规定不明确,导致人们无法确切知晓哪些情况、何种类型的决策会限制部长重新审议相关项目。这种不确定性可能扩展到其他项目,诸如煤炭、天然气开发项目,土地开垦以及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等,社区将难以在出现新的环境影响信息时有效地提出质疑,环保组织也难以通过正常的途径来阻止这些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项目推进。
最令环保组织揪心的一点是,明明鲑鱼养殖已经对濒危的塔斯马尼亚谷鳐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但修改后的法案却为鲑鱼养殖的持续运营大开方便之门,完全忽视了其对塔斯马尼亚谷鳐的严重影响。这一做法与环保组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初心背道而驰,使得莫根鳐等濒危物种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危机。
澳大利亚海洋保护协会(Australian Marine Conservation Society,简称为AMCS)称,强行通过EPBC修正案的举措对澳大利亚濒危野生动物来说是沉重打击,更是给塔斯马尼亚谷鳐下达了“灭绝令”。
AMCS 濒危物种保护运动经理阿列克谢・韦尔贝洛夫(Alexia Wellbelove)更是痛心疾首,他指出:“政府用仅仅两天时间,就让这项法案在议会两院匆匆通过。该法案根本没有接受环境立法应有的严格审查。虽说政府宣称该决策是基于科学依据,但明眼人都能一眼就看出,这些所谓的‘科学依据’不过是为了自圆其说而歪曲编造的内容罢了!”
经济发展犹如一列无法停止的火车,轰鸣向前,摧枯拉朽。时光如隙,每一个消亡的物种就如火车轮下的一粒沙尘,消散于历史。塔斯马尼亚谷鳐曾是白垩纪的幸存者,如今却在七年里凋零近半。如何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守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塔斯马尼亚乃至澳大利亚难以回避的矛盾,更是全人类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只出现在麦夸里港的濒危塔斯马尼亚谷鳐。图源: Fishe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Project No. 2013/008 CC BY(https://biodiversitycouncil.org.au/news/pm-says-the-maguean-skate-is-fine-what-does-the-science-say)
(注:1.本文仅代表资讯或者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2.通常物种的拉丁学名一般以斜体显示;但是因本平台的文章被拷贝到外部平台时经常出现斜体内容自动丢失的情况,故而未作斜体设置。特此说明。)
文 | 王纯瑶(北京外国语大学)
审核 | Linda Wong
排版 | 绿叶
关于作者
王纯瑶,目前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大三,辅修法语,积极好学、热衷思考,在本科期间获得海洋法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对海洋生态保护以及海洋法动态前沿发展非常感兴趣,并希望将其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国际部、“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志愿者。
欢迎评论
QUESTIONS & CRITICAL THINKING
【参考资料】
王海诗. 吃海鲜也有讲究!怎样挑选环保、又好吃的海鲜?. 海洋与湿地. 2024-12-18
【往期相关报道】
BBNJ协定的适用范围——尚待解决的问题
暂停“区域”的深海采矿?背景原因、潜在途径和可能影响
深海海底采矿如何撬动万亿矿产?最新技术与前景展望
深海海底采矿,为什么要“暂停”?3月10日国际研讨会的焦点
TMC融资成功:能源需求下的资本热潮与生态争议博弈
熊蜂数量骤降22.5%!授粉系统的潜在崩塌前兆?
海洋“基因侦探”上线:Ascension赋能eDNA采样技术革新
效率提升41.5%!揭秘新型eDNA采样模型
eDNA技术vs形态学采样:生态监测技术的革新与局限
韩国批准《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BBNJ),成为第21个缔约国
签署《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法国的敦促与圭亚那的顾虑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你知道吗?2025年联合国海洋大会将于2025年6月9日至13日在法国尼斯举行,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主办。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加速行动,动员各方力量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旨在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即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会议将汇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及私营部门等利益攸关方,共同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渔业、海洋污染治理、蓝色经济等关键议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将组建代表团派代表团赴法国参会。©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来源: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