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酒后挥毫,词成千古流传,竟成少女放纵托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9 14:39 1

摘要:女词人,李清照,“清”就是清澈、纯净的意思,就像她写词时那些干干净净、不掺一点杂质的感情;“照”呢,是照耀,她的才华就像一束光,把后来人喜欢文学的那颗心,照得透亮。

李清照酒后写的那首词,竟成少女放纵的托词?

谢谢大家支持

欢迎大家来评论区中讨论分享

女词人,李清照,“清”就是清澈、纯净的意思,就像她写词时那些干干净净、不掺一点杂质的感情;“照”呢,是照耀,她的才华就像一束光,把后来人喜欢文学的那颗心,照得透亮。李清照出生在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那时候,表面上看社会挺繁华,文化艺术也特别热闹,到处都有人写诗填词。李清照家里文化氛围浓得很,她爸李格非,学问大,还是个进士,在朝廷里当官,跟当时文坛那些有名的人都有来往。家里书多得数不清,这可给李清照创造了特别好的学习条件。从小,李清照就显露出不一般的文学天赋,天天抱着书看,对诗词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你看啊,这首词就像一幅画,画的是少女李清照出去玩的场景。有一天,天气好得不得了,她跟小伙伴去溪边的小亭子玩耍。几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被眼前的美景和快乐的氛围迷得晕晕乎乎,连时间都忘了。等玩够了想回家,才发现天已经黑了,赶紧划船往回赶。结果太着急,小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塘深处。大家手忙脚乱地划船,想找到出去的路,那慌乱划船的动静,把沙滩上休息的一群鸥鹭都吓飞了。这首词写得特别自然,没有一点刻意雕琢的痕迹,把少女的活泼、贪玩,还有对大自然的喜欢,都写得活灵活现。从这儿就能看出来,那时候的李清照就是个自由自在、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尽情享受着生活里的快乐,还把这些好玩的事儿写成词,留给后人欣赏。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家里也是当官的,他特别喜欢研究金石书画。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以后,两个人感情好得没话说,兴趣爱好还一样。他们经常去京城大相国寺附近的集市,买各种金石文物,回到家就一起摆弄、研究,还一起写了本《金石录》 。这段时间,是李清照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候,她写的词里也全是甜蜜的爱情和温馨的生活。《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就是那时候写的: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你读这首词,就好像看到一个刚结婚的小媳妇买花、戴花的场景。李清照在卖花的担子上,挑了一枝马上要开的花。这花漂亮极了,花瓣上好像还带着清晨的露水,红扑扑的,就像天边的朝霞。她心里有点小担心,怕丈夫看到花,觉得花比自己好看。于是,她把花斜插在头发上,非要拉着丈夫,让他比比到底是花好看,还是自己好看。词里把小媳妇那种害羞又俏皮的样子,通过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得特别生动,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李清照和赵明诚之间甜甜蜜蜜的爱情。可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北宋末年,朝廷腐败,社会乱得不行。靖康之变后,北宋就灭亡了,李清照和赵明诚只能开始到处逃亡。在逃亡路上,他们辛苦收集的那些金石文物,大部分都弄丢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更惨的是,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生病去世了,这一下把李清照的心都给打碎了。从那以后,李清照孤孤单单一个人,日子过得特别艰难。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宝贝文物散失这些悲惨事儿,李清照写词的风格全变了。以前词里的欢快、甜蜜、温馨都没了,只剩下数不清的悲痛、哀愁和孤独。《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她这时候的代表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你看开头这七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下子就把李清照心里的孤独、寂寞、凄凉、愁苦全都倒出来了。那时候天气忽冷忽热,她的心也像这天气一样,乱糟糟的,怎么都平静不下来。她想喝点酒暖暖身子,驱散心里的忧愁,可那几杯淡酒,根本挡不住傍晚刮来的大风。这时候,一群大雁飞过去,她一下子想起以前和丈夫通过大雁传信的事儿,现在丈夫没了,只剩自己,心里别提多难过了。地上全是堆积的菊花,都已经枯萎了,也没人去摘,就像李清照自己,经历了这么多事儿,人也憔悴了。她一个人守在窗边,盼着天黑,可这白天好像长得没有尽头。到了黄昏,雨打在梧桐树上,滴答滴答的声音,让她心里的愁苦更重了。最后,她忍不住感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把心里那种说不出来的痛苦,推到了顶点。整首词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把李清照国破家亡后的孤独、凄凉和愁苦都抒发出来了,感情特别真挚,让人读了心里也跟着难受。除了《声声慢》,李清照后期还有好多好作品,像《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也是写她经历国破家亡后的愁苦。风停了,落花变成了尘土,还留着点香味,花已经全没了。李清照到了傍晚,连梳头的心思都没有。身边的东西还是老样子,可丈夫没了,什么都不一样了,她想把心里的苦说出来,话还没出口,眼泪就先掉下来了。听说双溪那边春天景色还不错,她也想去划划船散散心,可又怕双溪那小小的船,装不下自己心里那么多忧愁。这首词把抽象的“愁”变得实实在在,用“载不动”来说愁有多重,想得特别妙,让人忍不住叫好。李清照这一辈子,经历了北宋的繁华,也熬过了南宋的动荡,她写的词就像她的人生日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记下来了。从少女时的天真,到结婚后的幸福,再到晚年的孤独,她用一支笔,把自己的生活写成了一首首动人的词。她的词,不光在当时让人惊艳,对后来文学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她靠着独特的风格,被称为“婉约词宗” ,在中国词史上那可是相当重要。回过头看看李清照的一生,我们都被她的才华征服,也为她的遭遇感到可惜。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文学圈里闯出了一片天,光芒万丈。她的词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样子,还有人们心里的想法和感情。她用文字画出了生活的各种色彩,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来源:诗情画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