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词人,李清照,“清”就是清澈、纯净的意思,就像她写词时那些干干净净、不掺一点杂质的感情;“照”呢,是照耀,她的才华就像一束光,把后来人喜欢文学的那颗心,照得透亮。
李清照酒后写的那首词,竟成少女放纵的托词?
谢谢大家支持
欢迎大家来评论区中讨论分享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你看啊,这首词就像一幅画,画的是少女李清照出去玩的场景。有一天,天气好得不得了,她跟小伙伴去溪边的小亭子玩耍。几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被眼前的美景和快乐的氛围迷得晕晕乎乎,连时间都忘了。等玩够了想回家,才发现天已经黑了,赶紧划船往回赶。结果太着急,小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塘深处。大家手忙脚乱地划船,想找到出去的路,那慌乱划船的动静,把沙滩上休息的一群鸥鹭都吓飞了。这首词写得特别自然,没有一点刻意雕琢的痕迹,把少女的活泼、贪玩,还有对大自然的喜欢,都写得活灵活现。从这儿就能看出来,那时候的李清照就是个自由自在、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尽情享受着生活里的快乐,还把这些好玩的事儿写成词,留给后人欣赏。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你读这首词,就好像看到一个刚结婚的小媳妇买花、戴花的场景。李清照在卖花的担子上,挑了一枝马上要开的花。这花漂亮极了,花瓣上好像还带着清晨的露水,红扑扑的,就像天边的朝霞。她心里有点小担心,怕丈夫看到花,觉得花比自己好看。于是,她把花斜插在头发上,非要拉着丈夫,让他比比到底是花好看,还是自己好看。词里把小媳妇那种害羞又俏皮的样子,通过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得特别生动,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李清照和赵明诚之间甜甜蜜蜜的爱情。可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北宋末年,朝廷腐败,社会乱得不行。靖康之变后,北宋就灭亡了,李清照和赵明诚只能开始到处逃亡。在逃亡路上,他们辛苦收集的那些金石文物,大部分都弄丢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更惨的是,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生病去世了,这一下把李清照的心都给打碎了。从那以后,李清照孤孤单单一个人,日子过得特别艰难。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你看开头这七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下子就把李清照心里的孤独、寂寞、凄凉、愁苦全都倒出来了。那时候天气忽冷忽热,她的心也像这天气一样,乱糟糟的,怎么都平静不下来。她想喝点酒暖暖身子,驱散心里的忧愁,可那几杯淡酒,根本挡不住傍晚刮来的大风。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也是写她经历国破家亡后的愁苦。风停了,落花变成了尘土,还留着点香味,花已经全没了。李清照到了傍晚,连梳头的心思都没有。身边的东西还是老样子,可丈夫没了,什么都不一样了,她想把心里的苦说出来,话还没出口,眼泪就先掉下来了。听说双溪那边春天景色还不错,她也想去划划船散散心,可又怕双溪那小小的船,装不下自己心里那么多忧愁。这首词把抽象的“愁”变得实实在在,用“载不动”来说愁有多重,想得特别妙,让人忍不住叫好。来源: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