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第一次看到V·Maze音悦知聲的产品时,直觉就告诉我,它的设计气质并不仅仅属于传统的家用Hi-Fi场景。那种兼具现代简洁与匠心细节的造型语言,使它同样能够自然融入高端茶室、精品会所、艺术展馆等注重氛围感与审美格调的空间之中。上一期已经对R300主音箱、S7
在我第一次看到V·Maze音悦知聲的产品时,直觉就告诉我,它的设计气质并不仅仅属于传统的家用Hi-Fi场景。那种兼具现代简洁与匠心细节的造型语言,使它同样能够自然融入高端茶室、精品会所、艺术展馆等注重氛围感与审美格调的空间之中。上一期已经对R300主音箱、S700有源超低音箱以及A216解码功放进行了完整的评测。而在此基础上,本期迎来了新款S700有源超低音箱。与R300搭配后,组成2.2音响系统。
家具级匠心,稳如磐石
V·Maze音悦知聲音箱的最大特点之一,在于它采用了CNC数控一体成型雕刻工艺。传统木制箱体往往由六块面板拼合而成,这种工艺虽然常见,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接缝与应力点,容易在高功率冲击下引发箱体共振。相比之下,一体化成型的设计在结构稳定性上有着天然优势,不仅能有效降低谐振与箱声干扰,还能承受更高功率的瞬态冲击。值得一提的是,虽然R300和S700均采用了纤薄、扁平化设计,看似轻盈,但实际重量相当扎实。这种四平八稳的状态让音箱不会产生音染。
V·Maze音悦知聲的箱体采用实木CNC一体雕刻而成
在材质选择上,V·Maze音悦知聲同样展现出极高的讲究。采用了非洲红影实木作为箱体主材。这种木材密度远高于常见的MDF板,质地坚硬且耐冲击,不仅大幅提升了箱体的耐用性和稳定性,还具备天然的内部阻尼特性,有助于吸收和消散多余的箱体共振,让低频表现更加干净利落。更重要的是,非洲红影的视觉质感堪称天然的奢华。它通常呈现深邃的红色、红棕色乃至紫红色调,木纹清晰流畅,常带有独特的条纹或波纹。在无需过度装饰的情况下,就能散发出浓厚的艺术气息。
R300的矩形阵列设计
如果说外观设计是第一印象,那么R300的单元结构则是它真正的“秘密武器”。R300的单元配置并不常见,厂方定义为矩形阵列设计。阵列设计在音箱领域并非稀有,但大多都是以线阵列形式出现。而R300采用的是一个更具创意的矩形排列方式。它共安装了13只单元,中央是一枚石墨烯振膜高音单元,周围环绕着12只2英寸钕磁全频单元,形成一个矩形布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单元布局其实有点类似同轴单元的点声源设计。它的扩散范围被控制在水平60度、垂直60度,具备一定的指向性,能够精准聚焦在皇帝位,为听者带来更清晰的声像定位和结像感。
R300矩形阵列单元设计
石墨烯振膜的高音单元不仅轻盈且刚性极高,能够快速响应瞬态变化,同时避免分割振动导致的音染。钕磁全频单元则在中频和部分高频段发挥重要作用,它们的线性与一致性保证了声音的均衡与透明感。这种中央点声源+环绕全频单元的组合,在理论上可以兼顾精准度与扩散性,而R300的实际听感也印证了这一点。
即便在单只S700有源超低音的情况下,这套系统已经极具表现力和声场。值得一提的是,2.2系统并不是终点。对于有更高需求的用户来说,未来完全可以通过增加R300音箱,搭建成一套全景声系统。这样不仅能获得更精准的声场定位,还能在电影和音乐多声道场景中营造出环绕四周的沉浸感。而S700则可以根据空间大小成倍扩展,30平方米以内推荐1只,30–60平米建议2只,60平方米以上则可扩展至4只,甚至选择更大规格的S900或S1100。
超薄设计与家居艺术的融合
追求完美,表里如一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产生疑问:这期出现的S700有源超低音箱,型号不是和上一期一样吗?难道S700还有两个版本?其实不然。据V·Maze音悦知聲联合创始人谢亮所透露的,本期的S700才是最终版本。此次的S700进行了一次美学与细节上的改变,将原本位于箱体侧面的接口区域被调整到背面,从视觉上避免了线材裸露的尴尬,让整套音响系统在空间中呈现得更加简洁、干净,符合当代审美追求。不论是审美还是性能,V·Maze有源超低音箱都可以很方便的搭配已有的音响系统。
R300,S700 7英寸有源超低音及S1100 11英寸有源超低音
在核心配置方面,S700搭载了一只7英寸低音单元,并内置了输出功率高达300W的功放模块,为低频重放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储备。值得注意的是,在S700的箱体内,藏有一条2.3米的传输线结构。对于箱体体积有限的音箱,传输线结构是一种很聪明的设计。超低频以上的频率会被电子滤波器滤除掉,余下的极低频信号则通过传输线路径自然延展出来,使得低频不仅下潜更深,还具备更高的清晰度与控制力。S700的工作范围是32Hz–150Hz,但这条传输线的作用是将37Hz–150Hz的频率能量全部吸收,仅把32Hz–37Hz这一超低频段释放出来。换句话说,音箱前方输出完整的32–150Hz低频,而传输线出口只补充最深沉的32–37Hz超低频。
全平衡接口,省心且专业
在背板设计上,S700有源超低音箱同样展现了极高的专业度。它采用了全平衡接口架构,这一设计不仅能有效提升信噪比,还能带来更好的动态表现。XLR平衡接口的最大优势在于支持远距离的模拟信号传输,能够有效抵御干扰,非常适合对布线环境要求较高的高端家居或商用空间。如果使用平衡式输入/输出,可以直接从A216解码功放 输出音频信号,然后利用S700内部的低通滤波器来实现分频。超低音会先对信号进行低频切割,再通过其 Main主输出 将已经剔除低频部分的信号传递给有源主音箱,或者传递给驱动无源主音箱的立体声功放。这种方式能够避免主音箱承受不必要的低频负担,从而让中高频的表现更纯净。还有一个Link Out的输出端,可以连接另一只S700有源超低音箱。
新款S700将接线区域转移到背面,全平衡接口架构
在内部电路方面,S700内置了纯模拟滤波电路,用户可根据不同系统和声学环境选择90Hz、100Hz、125Hz或150Hz的分频点。这不仅能保证低频与主音箱的衔接自然流畅,还能通过高通输出 将剔除低频后的全频信号送回主音箱,减少能量重叠。与此同时,S700还配备了 0–180°相位切换功能,能够有效修正房间声学和摆位导致的相位偏差。
双倍震撼,收放自如的低频
人声方面我播放了The Wellermen《Song Of Durin》,这是一个低音民谣乐队的作品,里面有丰富的人声低频吟唱,可以清楚地听到每位演唱者声线的差异,有的厚重而深沉,像来自胸腔的洪亮共鸣,有的带着轻微的沙哑和空气感。R300的中频厚度和细节层次,使得人声没有混杂在一起,而是层次分明地堆叠开来。S700让整个合唱的低频基础被更加扎实地托举出来,空气的震动感和空间的张力得以释放。S700展现出极佳的下潜与控制力,低频不仅量感充足,而且尾音收放自然,没有多余的拖泥带水。空气被推挤出的那种厚实质感,让整个声场充满了张力。
随后我切换到Circle Percussion《Japanese Kodo Drums》。这首作品的鼓点密集而多变,既有如雷霆般的轰鸣,也有若隐若现的轻击。系统展现出的声场规模相当宏大,鼓声的力度、速度与空间感 都被鲜明刻画出来:忽快忽慢的节奏变化、忽远忽近的空间层次,令整个舞台感层层铺开,不仅横向宽度明显拉伸,纵深感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鼓声由远及近、由轻到重,让身体忍不住随之舞动。
除此之外,在爵士乐与古典弦乐的测试中,R300同样展现出高素质的一面。它的解析力和声像定位能力,使得萨克斯、钢琴、小提琴等乐器都能清晰落位,音色真实自然。S700在这里的作用则是提供低频的丰满度,让音乐在保持细腻度的同时,也兼具能量感和氛围感。
总结
S700的低频表现一如既往地干净利落,下潜深而不浑浊,细节的层次感也十分丰富。升级为2.2系统之后,整体声场的规模明显被进一步拉伸,空间感和能量感都更上了一个台阶。对于有更高追求的用户来说,2.2系统并非终点。如果在空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R300主音箱,组成一套全景声系统,不仅能带来更精准的声场定位,还能在电影和音乐多声道场景中营造出环绕四周的沉浸感。
参考价格
29500元(R300 2.1套装)
17600元(R100 2.1套装)
来源:影音CN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