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襄阳市建发中心组织全市80家施工企业、30家混凝土企业及市、县两级管理与质监部门共200余人,通过“集中观看+线上同步”形式参与全省预拌混凝土线上订单及合同网签专题培训,认真学习并研究落实湖北省预拌混凝土信息化管理流程:施工单位通过“楚质安”微信小程序进
日前,襄阳市建发中心组织全市80家施工企业、30家混凝土企业及市、县两级管理与质监部门共200余人,通过“集中观看+线上同步”形式参与全省预拌混凝土线上订单及合同网签专题培训,认真学习并研究落实湖北省预拌混凝土信息化管理流程:施工单位通过“楚质安”微信小程序进入“楚智砼”平台提交订单,明确工程名称、强度等级等关键信息;混凝土企业依托“湖北住建综合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接单、排产,并通过平台完成交货确认,生成具备法律效力与质量追溯功能的电子交货单;新报建项目需通过“湖北省建筑市场监督与诚信一体化平台”实现合同网签全流程线上化,混凝土企业同步完善ERP系统、加装搅拌车定位设备,确保数据与物流可追溯。
培训结束后,市质监站站长钟先国就合同网签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相关协会要积极组织政策解读与宣传,帮助企业掌握操作流程;二是施工单位与混凝土企业应主动学习文件,明确责任;三是通过信息群及时传达文件并加强现场监督,推动各方落实责任。
市建发中心主任常建国对合同网签工作提出“五不五应”要求,即:
“不是可选项,而是必行项”:明确合同网签并非弹性选择,而是行业转型的硬性要求,必须全面落实;
“不是随意签署,而是规范签订”:强调网签过程需严格遵循流程与标准,杜绝随意操作,保障交易合规性;
“不是任意对接,而是资质合规”:要求参与交易的企业与平台必须具备合法资质,确保对接主体符合监管要求;
“不是局部上网,而是系统化运行”:反对碎片化线上化,需实现订单、合同、生产、物流等全环节系统联动;
“不是个别突破,而是全面治理”:拒绝个别企业或项目试点式推进,要求全行业、全项目覆盖,实现整体治理升级。
常建国进一步强调,各单位需立即行动,从当前在手项目切入,全面贯彻线上订单与合同网签工作,真正推动预拌混凝土交易方式根本转变。襄阳市预拌混凝土协会也同步表态,将邀请专家开展后续培训指导,及时反馈实施问题,协同构建规范、透明、高效的市场新秩序。
旷真律师事务所:清收欠款,保障现金流!
24小时联系电话:181-0840-3913/181-4263-0657
《混凝土》2025杂志订阅
来源:混凝土杂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