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剧圈卷到飞起,观众天天喊“脸盲”,结果一个03年的小伙子直接杀出来——李若洵,185的大高个,一抬眼就把人摁在屏幕里。
短剧圈卷到飞起,观众天天喊“脸盲”,结果一个03年的小伙子直接杀出来——李若洵,185的大高个,一抬眼就把人摁在屏幕里。
去年八月到现在,十个月连上七部爆款,搭档从詹妮换到侯呈玥,角色从古装王爷跳到现代影帝,居然没一个翻车。
大家一边刷一边嘀咕:这人是开倍速长大的吗?
我第一次点进《我竟是影帝的白月光》纯属无聊,三分钟后直接坐直。
沈凉川那种“我什么都有就是得不到你”的劲儿,被他演得又苏又疼。
弹幕齐刷刷刷“眼神拉丝”,我盯着那双眼睛,确实像有人拿钩子拽心脏。
后来才知道,拍那场雨戏他真淋了四小时,冻得嘴唇发紫,还坚持不用替身。
剧组小姑娘偷偷说,他收工后第一句话是“大家快喝姜汤”,自己才躲到角落打哆嗦。
紧接着《锦墨风华》上线,他演冷面将军,一刀砍下去,镜头切到手指在颤。
观众以为特效,其实是他自己设计的微动作——“杀人也会怕,只是不能让人看见”。
这种细节堆多了,角色就活了。
粉丝剪了个对比视频,七部剧七种气质,连走路姿势都不一样。
有人质疑配音,他把原声片段甩出来,台词稳得像在耳边低语,黑子瞬间闭嘴。
私下见过他一次,公益活动给山区小孩送书。
他蹲在地上帮小朋友系鞋带,白T恤蹭得全是泥,笑得跟邻家哥哥似的。
合照时他把C位让给志愿者,自己站最边上,还偷偷踮脚怕挡别人镜头。
那天太阳毒,他递水先给工作人员,最后才轮到自己。
回酒店路上,司机说后座一直传来背台词的声音,到家已经凌晨两点。
短剧节奏快,很多人赚一波就跑。
他却把每个三十秒都当成电影拍,收工后拉着编剧聊人物小传,连反派的心理漏洞都要补全。
平台数据出来,他主演的剧完播率飙到92%,广告商追着投钱,他转头把一部分捐给剧组场务——“他们才是熬夜最多的”。
有人说他靠脸吃饭,我信一半。
那张脸确实能打,素颜怼脸拍都不崩,但真让他杀出重围的是脑子。
他知道观众早看腻了霸总面瘫,于是给每个“霸总”加裂缝:沈凉川怕黑,将军怕血,王爷怕孤独。
这些小心思像彩蛋,懂的人自然懂,不懂也能看得爽。
十个月七部爆款,有人担心他透支灵气。
我倒觉得他还没发力。
听说下一部要演聋哑人,全程手语交流,他已经去特殊教育学校蹲了一个月。
粉丝拍到他坐在操场边,跟着孩子们比手画脚,笑得比阳光还亮。
短剧这口热锅,有人炒快菜,有人炖老汤。
李若洵把快菜做出了老汤味,这才是最吓人的。
来源:多才多艺鲸鱼u8d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