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清城区积极盘活辖区内闲置用地,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及绿色开放空间建设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口袋公园22座,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在绿化种植方面,完成了约11.6万株苗木栽种,新增绿化面积49.62公顷,新增绿化长度超100公里。
从古树名木的复壮
到网红花道的崛起
从口袋公园的“方寸之美”
到绿荫大道的绵延诗意
从“单一管养”到“全民共治”
......
近年来,清城区积极盘活辖区内闲置用地,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及绿色开放空间建设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口袋公园22座,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在绿化种植方面,完成了约11.6万株苗木栽种,新增绿化面积49.62公顷,新增绿化长度超100公里。
科学规划
绘就城市绿美画卷
清城区以生态优先为引领,通过精选本土植物、优化空间布局,实现生态效益与景观价值的有机统一。“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因地制宜优先选用本土树种,形成‘一路一景’‘一园一韵’的特色景观带。例如,东城大道的黄花风铃木、北江东路的宫粉紫荆、沿江带状公园的樱花和紫花风铃木等。”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潘燕芳表示,通过不同植物、不同花期的错落搭配,打造出四季轮转的视觉盛宴。
另外,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还通过系统化景观营造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全年开展四次大规模时花换种工程,运用石竹、矮牵牛等十余个品种完成道路及公园广场花卉更新,打造流动花廊,并根据重点节日实施精准布景。“接下来的清明时节,我们将会以菊花为点缀,形成节日景观高潮。”潘燕芳说。
精细管养
守护城市绿意盎然
为全力营造繁花似锦的城市风貌,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积极行动,深度推行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控等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工作人员依据不同花卉绿植的生长习性,精准调控肥料供给,做好城市绿植管护。同时,高效防控病虫害,为花草树木筑牢健康防线,让清城处处洋溢着春日独有的浪漫与活力。
“清城区通过引进智能灌溉系统,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对25条主干道超80公里的道路植被进行自动化喷淋、灌溉。”潘燕芳介绍,在除虫防虫害方面,通过构建从预防到监测再到处置的全链条管理体系,组织多轮次药物精准施用,有效防治病虫害。
全民共建
构筑城市绿色家园
清城区开通了“绿美清城”小程序,旨在营造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分类回收年花年桔方面,招募志愿者将适合移植的植物送往社区花园、公园等地进行栽种,激发公众参与绿化美化的热情。
“绿美清城”绿植养护信息管理平台小程序。
近年来,清城区积极践行开放共享理念,划定10个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区,将昔日的“公园边角”打造成全民共享的“生态会客厅”,通过植入文化展示、便民服务等功能,这些区域摇身一变,成为集休闲、社交、科普于一体的活力空间。例如江滨公园的江心岛,通过合理功能分区,让市民实现“静可赏花、动能健身”的多元体验,真正做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与此同时,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建立“一树一策”保护机制,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建成区32棵古树名木建档编号,定期巡查病虫害与生长环境,并根据不同种属在不同季节采取差异化管养方法,目前古树名木保护率已达100%,成为市民心中的“活态地标”。
通讯单位: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记者:黄琳倍
编辑:何立
校审:黄素欣
二审:钟志军
三审:王嘉瑶
来源:清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