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持人:人这一辈子,谁都躲不过“变老”。有人说该坦然接受,这是自然规律;也有人说老了更该有新期待,日子才更有奔头。“银发会客厅”里,几位老朋友敞开心扉,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转自:廊坊日报
当岁月爬上肩头,我们该如何与“变老”相处?
主持人:人这一辈子,谁都躲不过“变老”。有人说该坦然接受,这是自然规律;也有人说老了更该有新期待,日子才更有奔头。“银发会客厅”里,几位老朋友敞开心扉,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夕阳红(72岁,退休教师):我觉得变老就像秋天到了,树叶黄了落了,没必要哭丧着脸。我现在每天早上遛弯,回来给老伴儿做早饭,上午看看书,下午约着“老伙计”们打打扑克,晚上准时看《新闻联播》。你说皱纹多了?那是岁月给我盖的章;记性差了?忘了烦心事反而轻松。坦然接受不是“躺平”,是知道自己啥岁数干啥事,别硬撑。
紫藤花(68岁,退休护士):我同意楼上的话,但“接受”不能变成“认命”啊!我退休后可没闲着,报了老年大学的声乐班,还学了智能手机摄影,上个月给社区拍的照片,还被居委会贴在宣传栏里呢!我现在最期待下个月的声乐汇报演出,天天在家练嗓子,我家老头子都说我比年轻时还精神。变老确实身体不如从前,但心里那团火不能灭,有期待才有劲儿活着嘛!
老树根(75岁,退休工程师):我站夕阳红这边。不是说不能有爱好,是得服老。我年轻时爱爬野山,现在膝盖里长了骨刺,医生说再折腾就得换关节。去年小区组织爬香山,我非要跟年轻人比,结果爬到一半就疼得站不住,最后是被人扶下来的。那回我算想明白了,坦然接受就是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儿,硬逞强不是勇敢,是跟自己过不去。老了就得认老,把日子过得稳当比啥都强。
蒲公英(65岁,退休会计):老树根大哥说的“局限”我懂,但不能因为有局限就停下脚啊!我老伴儿走了三年,头一年我天天在家发呆,觉得日子没盼头。后来社区广场舞队拉我入伙,我慢慢想通了:人老了更得给自己找个“盼头”。我现在每天练舞,还跟着队里的小年轻学拍短视频,粉丝都快三千了。我就期待着明年春天,我们队能去公园拍一支“春暖花开”的舞蹈视频,你说这日子是不是挺有奔头?
清茶一杯(70岁,退休工人):我觉得啊,坦然和期待不矛盾,关键是别跑偏。我年轻时长跑拿过奖,现在跑不动了,我就改成快走,每天五公里,身体照样硬朗——这是接受;但我也期待着孙子暑假带对象回来,我好给孩子们露一手红烧肉——这是盼头。可要是为了显年轻,去拉皮整容,或者听人忽悠买一堆“三无”保健品,那就是跟自己较劲了,累不累啊?
枫叶红(67岁,退休教师):我更偏向有期待。我楼上的“菊姐”都80了,高血压,天天唉声叹气说“半截身子入土了”。后来我们拉她加入了社区的书法班,她现在每天练字两小时,血压都稳了,还总跟我们说“就盼着明年能写副春联贴自家门上”。你看,就算身体有毛病,心里有个小目标,日子就有滋味。要是光想着“老了没用了”,那才真成了“混日子”。
夕阳红:其实啊,咱这岁数,各家有各家的情况。我退休金够用,儿女也不用操心,自然能坦然。要是家里事儿多,可能想坦然也难。但总的来说,老了就得悠着点,别瞎折腾。
紫藤花:我觉得“折腾”和“期待”不一样。折腾是跟自己较劲,期待是给自己找乐子。我邻居张阿姨都82了,还在小区门口摆了个小书摊,说“每天有人来借书还书,就觉得自己有用”。她常说“人老了,就怕心里空落落的”,我觉得这话在理。
主持人:听各位一说,我算明白了——坦然接受的是岁月带来的变化,心里存着的是对日子的热乎劲儿。不管是安安稳稳享清福,还是热热闹闹追新趣,只要自己活得舒坦、心里亮堂,就是最好的“变老”方式。
编者按:
岁月鎏金,时光沉淀出最醇厚的人生智慧。即日起,“银发会客厅”栏目将正式与您见面——这里没有严肃的说教,没有匆忙的节奏,只有一把舒适的藤椅、一杯温热的清茶,和一群愿意听您说说心里话的朋友。
或许您曾是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有过“意气风发少年时”的奋斗故事;或许您如今正享受含饴弄孙的惬意,琢磨着“退休生活如何更精彩”;又或许您想聊聊健康养生的心得,分享旅途中的趣闻,甚至只是想找个地方说说“那些年的遗憾与骄傲”……在这里,您的每一段经历都值得被倾听,每一个想法都值得被尊重。
我们会邀请同龄人围坐畅谈,也会倾听您的独家记忆;会分享实用的生活窍门,也会一起品味岁月的回甘。“银发会客厅”不是单向的讲述,而是双向的奔赴——您来说,我们听;您提问,大家答。让这里成为老友相聚的茶馆,成为智慧传递的驿站,更成为每一位银发朋友温暖的精神家园。
茶已备好,就等您来。欢迎常来坐坐,咱们慢慢聊……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