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晚清时期,中国出现了中兴四大名臣,其中曾国藩位居首位。关于曾国藩的评价,网上都是极端的分为两个方面。有的人认为曾国藩是“中兴名臣”,是洋务运动的领袖人之一,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曾国藩也被誉为半个圣人,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追求,是完
晚清时期,中国出现了中兴四大名臣,其中曾国藩位居首位。关于曾国藩的评价,网上都是极端的分为两个方面。有的人认为曾国藩是“中兴名臣”,是洋务运动的领袖人之一,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曾国藩也被誉为半个圣人,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追求,是完人。但也有人认为,曾国藩为清朝办事,是清朝的“走狗”。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屠杀了大量的义军,是刽子手。很多人认为,曾国藩就应该称帝,带领汉人推翻清朝。
现在就需要讨论一个问题了,曾国藩到底应该推翻清朝吗?我们先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正处于欧美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时代,欧美各国已经开始了对亚洲和非洲的全面侵略。
在中国北方,俄罗斯帝国不断在东北、蒙古、新疆甚至西藏渗透,力图将长城以北的土地全部占领。不仅如此,俄罗斯还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并且趁机占领了伊犁。
在东南沿海,英国、法国、日本步步紧逼。英国侵占了印度、缅甸,开始在西藏和云南搞渗透,意图让西藏独立。法国想要占领越南,不断在越南搞侵略;日本则以琉球群岛为跳板,意图占据台湾。例如1874年,日本就对台湾出兵。
在中国国内,已经爆发了波及全国的战乱、起义。在东南地区,太平天国占据了最富裕的省份——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地,而势力范围更是到达了湖北、湖南、陕西、四川、贵州、福建等地。太平天国长期以来都被视为正义的、革命的,但是太平天国推行的也是传统的专制制度,在文化方面推行修改的上帝教教义,在经济生活上推行圣库制度,这样的政权不仅和传统格格不入,还和现代化潮流背道而驰。如果真让太平天国长期割据,那东南沿海的经济必然会长期萧条。
在北方,爆发了捻军运动。捻军,是流动作战的流寇集团,他们流窜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陕西之间,所到之处经济都会遭遇严重的破坏。
在西北,爆发了陕甘回乱,范围涉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叛乱者的根本目标是想在西北地区建立一个伊斯兰化的国家,他们大规模屠杀,对西北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他们还和阿古柏相互勾结,引狼入室,对国家领土主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西北回乱的时候,清朝西北和内地的联系暂时中断,俄罗斯才趁机占领外西北大片土地。
除此,在南方还有云南回乱、贵州苗乱、广西大成国之乱等。总之,当时清朝所管辖的地区大部分都乱了,如果放在汉朝、唐朝、明朝,那就是相当于出现了黄巾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等,王朝即将灭亡。
清朝,当时也的确是一个走向灭亡的王朝了,按照历史的常规状态,清朝会在这些起义后就土崩瓦解,然后再改朝换代,一个新的王朝在浴火中诞生,再次带领中国走向新的高峰。因此,清朝的灭亡是必然的趋势,如果曾国藩倒戈,带领汉人起义,推翻清朝,那一定是民族英雄。
但问题是,当时的国内国际条件已经不允许这么做了。因为这种大乱后的改朝换代都会经过长期的动荡。例如汉朝黄巾起义之后,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200年的割据;唐朝崩溃后,是五代十国后辽宋金的对峙。就算是隋朝、元朝、明朝崩溃后,中原都经历了至少20年的战乱。而且,这是在没有强力的外敌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原可以安然进行了战乱和变革。就算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也最终会融入中原。
但是现在,中国面临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列强虎视眈眈,都想在中国培养自己的势力。如果曾国藩自立称帝,那他能够迅速推翻清朝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李鸿章、左宗棠等势力必然不会听从曾国藩指挥,那汉人势力也会分为多支,就如同民国的军阀割据。曾国藩称帝后,那就无法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也无法平定西北回乱。
如此,中国就在总体上分为五大势力。一,清朝,盘踞在东北、蒙古和华北;二,捻军,游荡在华北平原;三,太平天国,盘踞在长江中下游;四,曾国藩势力,盘踞在湖南、湖北和安徽部分地区;五,回乱势力,广泛分布在西北和云南。这五大势力,在短时间内,谁也无法消灭谁。
那这样的话,谁最开心呢?当然是西方列强和日本呀。他们不仅会趁机抢夺中国的土地,还会培养自己的实力和代理人。如此,每一种势力都会得到不同国家的资金、武器上的支援,然后就是代理人战争越打越凶。有些势力为了能够生存下去,那必然会出卖大量的主权,甚至割让大量的岛屿、推动给西方列强。那俄罗斯和日本更是开心了,俄罗斯可能席卷整个蒙古和西北,日本则轻松占领台湾,甚至提前开始了全面侵华的计划。
就算某一方的实力最终统一了全国,那这也不是完整的中国了,西北、青藏、东北必然会损失大片的土地,很可能中国就剩下了内地十八省。
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做的不是去推翻清朝,而是尽快平定各种叛乱,让中国恢复统一,然后开始近代化建设,适合现代化的浪潮。的确,曾国藩人在平定叛乱后,就兴起了洋务运动。虽然洋务运动的成就不如人意,但也毕竟开始了这个潮流。
而清朝,作为一个传统的帝制王朝,那是肯定需要推翻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还需要清朝的组织力量维系全国的统一以及进行建设。当清朝自身无法跟上近代化的潮流时,清朝就必将灭亡。例如到1911年的时候,清朝无论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已经无法再维持了,所以灭亡也就自然而然。于是才有了《清帝退位诏书》,民国在法理上继承了清朝的所有领土。如果是直接在前期通过战乱的方式过渡,那留给我们的中国就恐怕让人难以接受了。
综上所述,曾国藩作为当时的时局中人,能够清晰看清国内局势,做出正确的选择,那是非常高明的。不仅仅是曾国藩,当时的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等人所做的大体上也是正确的选择。这些大臣在为官上可能会贪污,但是他们并没有想着将清朝立即推翻,因为他们清楚后果不堪设想。而在几十年之后,袁世凯、孙中山等人推翻清朝的行为,又是符合新的历史现实的,同样值得肯定。所谓时势造英雄,说的正是如此。
来源:北斗维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