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初以来,笔者在上海杨浦隆昌路蛐蛐交易市场拍了几期视频,经过与经销商和玩家交流,深深地感到,小小的蛐蛐也能挣大钱。
文图:颍河东流
—————————
九月初以来,笔者在上海杨浦隆昌路蛐蛐交易市场拍了几期视频,经过与经销商和玩家交流,深深地感到,小小的蛐蛐也能挣大钱。
据了解,在上海的成熟市场,优质蟋蟀(如斗蟋)售价可达几百数千甚至上万元不等,部分稀有品种单只成交价格更高,这极大刺激了蛐蛐交易市场,也使一批活跃在市场的蛐蛐经销商发了财。
比如在杨浦隆昌路蛐蛐交易市场,笔者与做了四十多年蛐蛐生意的上海本地人“黑皮”师傅交流,他说前几年生意好的时候,一季可以挣十几万、二十多万甚至三十多万,即便这两年生意不好,一季也能挣七八万。
但市场供需决定收益,经济景气度直接影响消费意愿,比如今年上海蛐蛐市场出现开局冷淡的情况,主要因为受大环境影响,市民可支配收入减少,非必需品消费下滑等因素。
虽然上海蛐蛐玩家喜欢野生的蛐蛐,养殖的蛐蛐不受青睐,但这只是局部现象,并不影响整个蛐蛐市场。
山东蛐蛐规模化养殖带动一批人富了起来,创业者们通过规模化养殖蟋蟀,采用“线上直播+线下直供”模式,并通过跨境电商将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等地,挣到了大钱。
一些人才用传统销售渠道与新兴模式结合的方式,也实现高收入。山东乐陵的一些村民,通过传统田间捕捉与电商直播结合,旺季时每天直播6场,销售额可达几十至几百万元,又通过主播直播,采取竞拍模式销售高品质蛐蛐,单价从几万到数万元不等。
一些资深“撬子手”(专业捉蟋蟀者)在旺季一个月最高可赚5万元,平均月收入过万较常见。
有些顶级品质蟋蟀(如“青皮将军”、“红牙青”)单只售价可达800至2000元,部分在拍卖中突破万元。
在山东、河北等地,一些村民都是夜晚丈夫捕捉蛐蛐,白天妻子售卖,家庭一季月收入可达1至2万元。
笔者与在上海杨浦隆昌路蛐蛐交易市场做销售的几位山东女经销商交谈,她们都是丈夫在家带人夜间捕捉蛐蛐,妻子在上海销售,每年一季也能挣十万左右。
据了解,上海这几年对山东河北的蛐蛐比较青睐,而安徽阜阳、亳州等地的蛐蛐渐渐受到冷落。
小时候经常捉蛐蛐斗蛐蛐,没想到如今依靠小蛐蛐也能挣大钱了,商机真是无处不在。
来源:颍河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