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30日至31日,由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首期“未来医学家启航营”成功举办。来自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南开大学医学部的18名优秀医学博士生和带队老师,通过“临床与学术融合”的沉
2025年8月30日至31日,由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首期“未来医学家启航营”成功举办。来自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南开大学医学部的18名优秀医学博士生和带队老师,通过“临床与学术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开启了一场关于清华医学梦想的探索之旅。
启航集结,殷切期许
开营仪式上,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王晓莉致欢迎辞,表达了对青年医学人才的殷切期许。院长张明奎教授系统介绍了医院发展现状、重点学科布局及未来规划,重点解读了“学科引领的人才引育举措”,让营员们对清华一附院的学科实力与人才支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医学院院长黄天荫教授围绕“清华医学发展路径与愿景”,结合医学前沿趋势,激励青年学子以“先行先锋”的姿态,投身国家医学发展事业。
走进临床,勇于突破
营员们的行程从临床实践开始:核医学科、CT室、导管室、静配中心、血液中心、产科、新生儿科……先进的硬件设施与浓厚的人文关怀让营员直观感受医院临床实力。
启航营不仅是临床体验,更是学术思维的碰撞。在心脏中心靳永强、张晓雅两位医生的带领下,营员们观摩了复杂先心病手术录像,围绕手术方案、术中决策、预后管理等问题展开讨论,从临床案例中提炼科学问题。之后,聚焦“从数据到机理:解码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交汇点”这一主题,青年学者项斌、吴韬分享科研心得并与营员互动,探讨如何打破认知壁垒,寻找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交汇点,实现思维碰撞与能力提升。
当天活动尾声,医院各科室主任与营员面对面座谈,结合自身经历解答职业规划疑问,进一步拉近双方距离。
漫步清华,共话未来
次日,营员们走进美丽的清华园,将人才培养的视野从“临床”延伸至“前沿科研与精神传承”。在国家级生命科学平台,营员们近距离接触前沿科研设备与技术,直观感受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完整链条;在图书馆,在一册册医学书籍中亲手触摸百年学脉的温度,体验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在艺术博物馆,不觉间就读懂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深意;二校门的砖石、大礼堂的穹顶,校园建筑更如立体教科书般向营员们讲述着清华人的家国情怀。在温馨的教师发展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王广志教授和基础医学院程功教授分别为营员带来精彩学术报告,深入阐释医工交叉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发展趋势,生动解析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深度融合路径,以专业洞见与热忱期许,殷切勉励青年学子坚定理想追求,突破创新边界,勇担医学发展使命。
晚间,启航营闭营仪式在艺术博物馆举行。副校长王宏伟、医学院院长黄天荫、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张宗久、人事处处长于歆杰、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郑晓笛等领导出席,为优秀指导教师及优秀营员颁发荣誉证书。
王宏伟指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清华大学始终把造福人类健康作为医学发展的重要使命,希望此次活动能在大家心中播下清华医学的种子,未来携手助力医学事业进步。
出席闭营式的领导和专家纷纷寄语营员同学,表示将持续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支持。特邀出席的基础医学院李海涛院长、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王广志院长以及一附院的医生专家,围绕科研探索、学术成长及职业发展等话题,与营员同学们展开了深入交流并细致答疑解惑。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届“未来医学家启航营”圆满落幕,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优秀青年医学人才,通过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前沿的临床技能培训和深入的团队协作,充分激发了学员的创新潜能,播下了成为未来医学领军人物的理想种子。未来,清华一附院将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助力更多医学青年才俊扬帆远航、实现价值。医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青年人才的创新发展,共同为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贡献新力量。
来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