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饶,地处赣浙闽皖四省交界,是上乘丰饶之地,向上富饶之城。上榜“亚洲100热门目的地”,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殊荣。王安石赞誉上饶“山水有精神”,释觉范赞叹“江南山水冠天下,上饶山水冠江南”。
开栏的话
上饶,地处赣浙闽皖四省交界,是上乘丰饶之地,向上富饶之城。上榜“亚洲100热门目的地”,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殊荣。王安石赞誉上饶“山水有精神”,释觉范赞叹“江南山水冠天下,上饶山水冠江南”。上饶文脉“万年长”。
上饶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世界最早陶器发掘地”,理学大师朱熹、铁路之父詹天佑、爱国英雄方志敏等是上饶人的杰出代表。上饶山水“有精神”。
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龟峰,“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婺源篁岭等7个世界级文旅资源;全市4个5A级景区、35个4A级景区。“三清天下秀”、“龟峰天下稀”、“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最美中国符号”篁岭晒秋、“悬崖仙侠世界”望仙谷、“过几天神仙日子”葛仙村、“一梦到徽州”婺女洲、“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等旅游品牌名扬四方。上饶创造“活跃跃”。
上饶人的血脉里流淌着创新创造的基因,今天的上饶大地,正如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所预言:“到处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正朝着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迈进。
为更好地宣传推介上饶丰富资源和厚重文化,反映上饶城乡变迁和上饶人创业精神,上饶文旅微信公众平台特开设【文艺上饶】专栏,重点选发以上饶元素为题材的各类优秀文艺作品,字数3000字以内为主。本栏目暂拟每周六推出,属公益宣传,文稿来源于社会推荐或作者自荐,有的来源于网络,推送后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欢迎来稿和荐稿,邮件主题请标明“文艺上饶投稿”,已发表或获奖作品请在文后注明发表或获奖时间、刊载媒体或所获奖项,尽量附150字以内作者简介。电子邮箱:sr8215716@163.com。网上有链接的可微信号联系荐稿:13320136566。名家写上饶的作品或已在大报大刊大网发表或大赛获奖作品优先刊发。
我走向怀玉之山。
渐渐的,离开喧闹的城市,车行半个小时左右,进入一个狭长的峡谷。清风徐来。两岸翠林,安静非常。山脚下一湾碧水,岸上苍苍松林,芊芊芦苇。芦花高扬,皆使人感知到秋天的高远。时有两三石屋,现于山脚之下,旁有泉水激越,宁静而安详。或有三两个小镇,马头墙翘耸于翠峰丛树和瓦脊之间,令人心清气闲。果然,我看到了路边有许多的小肆,上有醒目的招牌字,曰浙江饭店。如此乡土,让我陶醉,我对黑陶说,我好像回到了老家的天台。
玉山县因怀玉山而得名。怀玉山就在江西和浙江的边上,再往东过去,就是浙江衢州管辖的地界。怀玉山距城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可谓深藏不露。远远的,我看见许多如莲花瓣一样的峰峦,在天边描画着道道的弧线。整座怀玉山如一朵莲花浮荡在云涛之上。
这是我想象的莲花山,一座莲台。一座天上之台。
我将渐进山顶。
车子盘旋上升,过一隘口,蓦然,群峰俯伏脚下。设若云起,便如登仙一般。山口逼仄,如瓶口然。一片开阔的盆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豁然开朗,不亚于陶潜的桃花源。山顶田地膏腴,物产丰沛,足以自成一统,不受外界制衡。山里山外不同天。信然。据说民国时期,此山顶为红区,而山下为白区,交通不便,易守难攻,各自为政。故而,红军以此为根据地,灵活游击,为革命首选之区。只要在隘口架设一挺机枪,就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怀玉山顶有华东地区最高的盆地,海拔1700多米,山上山下,景色殊异。当地朋友告知,此山有“东南望镇”之号,传力“天帝遗玉此山,山神藏焉”,故有“怀玉”之名。为钱塘江、信江等水系的分水岭。怀玉山顶的风景,印证了我的想象,这里就像一座莲台或是禅床。居住其间,坐卧烟霞,仿佛自己也成了炼丹的高人,或者打坐的禅僧。
古诗云:“怀玉之山玉为峰,四面尽削金芙蓉”,更契合了我对此山的第一印象。怀玉之山,“其山上干天际,势联北斗”,如同天台山的华顶,“山有八重,四面如一,上应台宿,定对三辰,当牛女分野”,异曲同工,使我有了回家的感觉。
下榻于怀玉山庄。山庄四周,林木森森。我与黑陶不顾旅途劳累,随即在山庄转悠。庄前的小冈顶上,有一壮士头像,赫然在目。气字轩昂,脸色刚毅,眼神冷峻,透着英武之气。近观之,方知为方志敏纪念碑。旁有碑文,介绍烈士生平。我在少年时,就知道了他的名字,如雷贯耳。方志敏,江西弋阳人氏,红军卓越领导人,在怀玉山中被捕,受尽监禁折磨,依然意志坚定,在监狱中,反复宣讲革命道理,晓之大义精神,令狱卒大为感动,将他的《可爱的中国》和《清贫》两篇文章携带了出来。经反复辗转,到了鲁迅手中,才得以公之于世。
方志敏死于南昌,年仅三十六岁。在烈士雕像之下右转三匝,心里默念,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品味着《可爱的中国》里的人间大爱、壮烈情怀,《清贫》的刚直淋漓、无私宁静,更觉烈士的雕像在青山绿水之间,愈加伟岸英俊。
纪念碑旁边则有镌刻《清贫》全文的刻石。在方志敏的心里,清贫就是一种生活情趣,是一种生命境界。清贫总是能孕育着高尚,能陶铸着伟大的人格精神,以及纯净明澈的心地。推而广之,佛道儒生,也在强调安贫乐道,明心见性,不断精进,致力追求高妙之道啊。
由此想到革命,革命其实就是殉道的过程。方志敏是真正的殉道者。
苍茫夜色中,我仿佛听到了方志敏的心音—一在任何时候,不管是革命者还是一介漂泊之士,都要感谢清贫的生活,清贫使人坚强,使人拥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抵达明净之境。心中无私,胸怀坦荡,同样能怀瑾握瑜。
也许,这也是怀玉山中的“清贫”两字,给我的独特的智慧启蒙。
在怀玉山上漫行,随意而自在。忽然想起了越剧中的唱词:保养你玉精神,花模样,打开你眉中锁,腹中忧。此刻,我的眉头舒朗了,心头的结解开了。穿行在农舍田垄之间,感到了农家的闲适安然,内心更显得舒畅陶然。
怀玉山诸多的农家田舍,皆石头砖墙,瓦脊木柱,路上有三两土狗吠叫蹦跳。迎面而来的是山地悠远而安详的气息。许多草木,令我感到亲切。棕榈的叶片,如同济公扶贫济困的芭蕉扇,摇动着凉风。裹着树干的棕榈皮,每年可以细细剥下几片,可打成棕线,穿成蓑衣,状如盔甲可以遮风避雨。戴上竹笠,穿着蓑衣,赶着牛群,行走田埂,颇具高古之风。
身边有许多杉树,修长直立。杉树做家具最好,质轻而韧,烧炭可用来制作火药,威力强猛。桐木也随处可见。这种顶上开花的树木可制良琴,音质绝好。路边,田埂上,遍布着车前子、蛤蟆竹、蔓菜、青蓬之类的野草。释放着生命的气息。这些江南山野草木,恰似怀玉山所藏的另一种“美玉”。
当晚,参与南方散文论坛研讨会。会议室与山庄需走一小段路。仰望繁星遍布,银河横天,在幽邃的天幕上,明明灭灭。有诸多来自都市的朋友惊叹,好久没有见到这样明亮的星辰了!这样的星空,我在老家见得太多,习以为常,但在北京城区,却是难得一见的。因为星光被街衢的灯火所遮蔽了。通州郊区仰望星空,所见到的星空也不透彻,天空中总散漫着暗色的烟雾。即使是一轮圆月,也变成猩红之色。环顾怀玉山中,村落的灯火闪烁。与星光辉映成趣,仿佛天上人间。
翌日清晨,我们再次寻访山中草木,感受山家清趣。
南山中学唐雄先生为怀玉山土著,憨厚朴实,和蔼可亲,他对山上历史典故了如指学,如数家珍。在他的带领下,沿樵道,攀枝柯,行走数里,观赏到了许多熟悉的草木:木荷,青栎柴,山茶,毛栗。我是道地农民,身份无改,少时常山上砍樵采摘,对此非常熟知,一见草木,眼睛放光。仿佛遇到故旧。
怀玉山诸多村庄,宁静得犹如处子,有许多瓦房,或以乱石垒就山墙,有些房子已经倾斜,有些山墙已经倒塌,露出蟒峋的屋架—那是废弃的老舍。有些以石灰涂白,上写“振兴玉山旅游经济”之类的标语。在红色的大大的醒目文字和感叹号之下,斜靠柴火。房前以水泥浇地,可做晒场。上置风车。有两三农妇将稻谷抬上风车的料斗,摇着风车把手,借风车叶子转动的风力将好谷和瘪谷分离。
有诸多闲坐的老人,年纪皆八十以上,可称寿星耆老。间一个摊谷的老婆婆,言其八十五岁,看上去有六十多点,我们说,你能活120 岁,她说那我吃什么,我只能爬下去吃泥土了!人说,常怀千岁忧,我说常怀百岁愁。其实常怀当下忧,也是平常之事,无需遮掩。听邻居说,她儿子早已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很是悲伤,她笑容依然灿烂,我却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孤独苍凉。
与江西别处地方不同,怀玉山民据说是寺院挑夫的后裔,讲的是“官话”,亦即普通话。在山民家喝了几杯野生的黄金茶。这里种植单季稻,现在休闲着,有些无聊,倘若有人鼓励指导搞些家庭副业,多设几条致富门路,也是福泽功德。家家户户的堂屋中,张贴画像,左为观音,右为主席。在此间主席被神化了,容颜慈爱,犹如我佛如来,给人一种吉祥安定。观音大士救苦救难大慈大悲,革命者解放全人类,为人民谋幸福,求取平等权利,实现大同境界,皆是殊途同归的,只是表述方式和实践途径不同而已。更况怀玉为革命老根据地,百姓神化所景仰的领袖,也是自然的。在阳光下,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我们大救星”,也很自然贴切。心里一想,只要造福百姓,积聚功德,他的神圣就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此带山水,明亮着三三两两散落的农家;稻田中,有耨好直立的稻草捆,如站立田头的农人,其间点缀草垛两三,与藤萝缭绕的瓜架相映成趣。平野开阔,草木葱茏,故乡如同目前。怀玉山上百姓生活清贫,但能自给,所憾的是,山中少有毛竹,不见竹笋,亦留小小遗憾。
山景不可不看。沿樵道而行,遥看对山,就是云盖主峰,每天总是一片云覆盖山顶,不会散去,故名,山势如鹏鸟展翼。云盖峰下,绝壁绣崖,草木点簇。逆光视之,更显瑰玮壮丽,然后蜿蜒而下,山风捞面,衣袂飘动,如同飞仙一般。
唐雄老师说,此处风景名力“高山流水”。转过一道石门,沿石而下,道斜挂的瀑布,自西向东而流。水花飞溅,如吐醉玉。“看长虹如挂壮士剑,看瀑布如撞方外钟,看梅花如摄山妻影,看丹枫如识故人心”,尤为切情贴景,我把梅花改成芦花,也是发心的。瀑布之旁,有碧潭一泓,内壁深窈,天然造就仙佛之龛,下镌四字,曰“高山流水”。潭底下鹅卵石粒粒可数,其中有美石,如玉一般剔透玲珑,可惜无法捞取。唐雄先生说他也喜欢美石,家中藏石甚多。对山瀑布之下,有仙人浴潭。景色更奇,美石更可随意拣取。
但是时间仓促,难以成行了。以后有机会再来怀玉之山,他可特意陪伴同行。观山景,觅奇石,亦能陶醉身心。
玉石为流水经年冲激而晶莹,而品行纯净。我佛如石,我心如玉,只不过外边的包裹太多了,就像怀玉山一般,很少有人能进到山洞深处。许多人大都是走马观花,也就难以拣到溪中玉石摘到山中野果了。
听唐雄先生说,怀玉山中有许多古迹,比如始建于隋唐之际的法海禅寺,最盛的时候,有僧八百,尼三百,由此,怀玉成为赣东佛教名山,另有朱熹开创的怀玉书院,据说引来许多名人鸿儒的光顾。比如,陆象山、吕东、汪应辰、程珙等名人来此讲学,还有王安石、杨亿来此游历。因此,怀玉书院与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等闻名遐迩。可惜,现在见到的只是吉光片羽雨丝风片了。
有遗迹,更好,可以探寻,没有遗迹,也可,任你想象,它们都是山中怀藏的美玉,是沉潜的。
这也许是怀玉山的深藏不露的意趣所在了。(原载《名家笔下的上饶》)
作者简介:胡明刚,1965 年生,浙江天台人,作家,编辑。在《中华散文》《文艺报》等发表各类作品 400余篇,著有散文集《参蟆居随笔》《天台行旅》《皇家珍宝》等。
来源:上饶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