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5日晚7点,快递员崔晓全送完最后一单快件,径直向不远处的银座暖心驿站驶去。“这里的大门随时为我们敞开。”崔晓全说,作为身在德州的异乡人,每次来到暖心驿站,总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稳稳的幸福”。
广川街道小东关社区为新就业群体组织送温暖活动
□本报记者王金刚 本报通讯员霍健 李晓晴
3月25日晚7点,快递员崔晓全送完最后一单快件,径直向不远处的银座暖心驿站驶去。“这里的大门随时为我们敞开。”崔晓全说,作为身在德州的异乡人,每次来到暖心驿站,总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稳稳的幸福”。
建设温馨服务驿站、提供各类定制服务、鼓励参与基层治理……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织密服务阵地体系,引导新就业群体积极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探索既有管理又有服务的有效路径,努力让他们与城市实现“双向奔赴”。
凝聚在党旗下
全市共有新业态运营主体568家,从业人员4.56万人,建立党组织的有59家。
日前,乐陵市交通运输局服务中心30名党员网约车司机站在鲜红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见证我市首家网约车行业党支部——乐陵网约车行业联合党支部成立。
作为党支部书记,今年40岁的赵传海2021年开始从事网约车服务。“每天在路上跑,党组织关系落不下,总觉得心里没着落。”赵传海说,成立联合党支部让他更有身份认同感。
“做好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关键是找到能触及新就业群体的工作链条和线下节点,把党的工作有效切入进去。”乐陵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齐友军说,他们全力搭建党建服务平台,让新就业群体在城市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新就业群体凝聚起来、组织起来?“首要是做深做实党建工作,强化社会组织对党组织的高度认同感。”德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两新”工委副书记刘志刚表示。
走进平原县桃园会青年创业联盟活动室,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党支部活动的图片,墙上张贴着各种党建知识要点。2015年,该联盟由4位新生代企业家联合发起成立。
谈及10年来的发展,发起人之一、山东天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武强调了一个节点:2020年,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成立了平原县桃园会青年创业联盟党支部。
“有了党组织,发展大不同。”王振武介绍,大帮小、强帮弱,联盟将不同规模的企业联系起来,及时为企业解决融资、人才等问题,真正实现抱团发展。
一直以来,我市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共建、派驻帮建等方式,推动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应建尽建。截至目前,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共450家,建立党组织的201家;新业态运营主体568家,从业人员4.56万人,建立党组织的59家。
解决“关键小事”
全市共打造友好社区、友好商圈等场景177处,整合共建各类服务驿站528处。
“不同人群在营养需求上存在显著差异,我们要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建议。”3月26日上午,在德城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长学院营养师公益课堂上,教师李婷正在详细介绍各类营养知识。讲台下,30名新就业群体人员认真记录。
作为其中的一员,快递员李培培只要有时间就来“进修充电”,如今成了一名全职营养师。“不仅免学费,还能提高技能,获得营养师证书后,收入增加了不少。”李培培说。
“我们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通过提供暖心服务、搭建互动平台、开展培训教育等,持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影响力,促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长、成才。”德城区广川街道小东关社区党委书记孙志勇介绍。
把服务触角延伸到一线,才能把温暖送到新就业群体身边。3月26日下午两点多,虽然过了午饭时间,但新华街道堤岭社区食堂依然有不少人在用餐。“以前总是随便吃一口,饥一顿饱一顿。现在15元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一荤两素’。”对于社区提供的就餐服务,外卖员刘洋十分满意。
德城区委社会工作部三室负责人韩传月表示,他们利用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司机之家等资源,提供避暑取暖、歇脚充电、饮水就餐等基础服务,以及子女托管、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特色服务。
让管理服务更加精细化,把实事好事办到心坎上,这样的关心关爱举措在我市各地不断上演。“一方面,摸清新就业群体的从业人员数量,精准提供各种贴心服务;另一方面,畅通诉求表达机制,用心用情解决实际困难,增进城市融入感。”刘志刚介绍,目前全市明确“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友好医院、友好高校”4类场景规范,扎实开展“骑手友好城市”全域创建,共打造友好社区、友好商圈等场景177处,整合共建各类服务驿站528处。
推动参与基层治理
鼓励2180名网约配送员担任兼职网格员、437名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组建志愿服务队71支。
3月27日下午两点,外卖员张春祥送完餐,骑着电动车来到新湖街道胜利社区。一路上他发现地面有好几个施工的大坑,周围没有防护设施,非常危险,便随手拍下照片,发送给社区工作人员。
胜利社区创新推出“巷新力”志愿服务队——依托新就业群体覆盖面广、流动性强的优势,快递、外卖小哥化身街道、社区的“移动探头”和“流动哨兵”,实实在在参与基层治理。
“平时送餐过程中,将身边不文明现象和安全隐患拍下来,第一时间反馈给社区,信息只要被确认有效,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并享受社区提供的一系列服务。”谈起助力社区建设,张春祥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熟悉社区民情,是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力量。“我们把这支队伍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在群众有需要时,第一时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抱着这个念头,2023年,胜利社区党委书记卞金钟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聘任100余名快递员、外卖小哥担任社区流动网格员,引导他们在文明创建、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归属感激发参与感,全市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人员主动为社区出力:道路上有垃圾第一时间清理;楼梯间漏水主动维修;路滑容易导致老人摔倒,马上向社区反映,建议加装栏杆……
把新就业群体当作“自家人”,就能凝聚起基层治理的“新”力量。“我们将紧紧围绕就业有尊严、权益有保障、社会有关怀、融入有渠道,坚持以‘小切口’破题,切实让新就业群体更好融入城市并发挥更大作用。”德州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季之岭表示。
来源:德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