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盐韵焕新机 汉沽盐场110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9 10:25 2

摘要:今年,天津长芦汉沽盐场迎来了置场1100周年的重要时刻,3月28日,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全体会员大会在天津长芦汉沽盐场隆重召开,标志着以“芦花飘香千年盐韵 汉盐传承百味匠心”为主题的庆祝置场110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幕。作为中国盐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汉沽盐场从

津滨海讯(记者 张子涵 战旗 秦小明)今年,天津长芦汉沽盐场迎来了置场1100周年的重要时刻,3月28日,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全体会员大会在天津长芦汉沽盐场隆重召开,标志着以“芦花飘香千年盐韵 汉盐传承百味匠心”为主题的庆祝置场110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幕。作为中国盐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汉沽盐场从古至今薪火相传,不仅见证了中国盐业的发展变迁,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聚焦食文化交流 探索盐产业融合新机遇

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食文化专家、学者、企业家及行业协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盐文化与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融合发展。这一盛会的举办,不仅是食文化领域的一次重要交流,在千年盐场的历史背景下,本次大会的召开也赋予了盐文化新的时代意义。

食文化与盐文化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中国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洪彬表示,盐作为“百味之祖”,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天津长芦汉沽盐场,堪称中国海盐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百味之祖”深厚底蕴。汉沽盐场不仅为食文化提供了高品质的调味品,更通过盐文化的挖掘与传播,为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此外,汉沽盐场党委书记、董事长魏立营在会上从“食用盐、盐业苦卤精细化工、水产养殖、新能源、文工旅学、对外投资”六大板块介绍了盐场近年来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他表示,汉沽盐场不仅要传承千年的制盐技艺,更要在现代化生产和多元产业融合中探索新路径。未来,汉沽盐场将在科技赋能的基础上,深化与食品行业的合作,拓展盐文化的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链延伸,实现高质量发展。

千年传承 见证中国盐业发展

汉沽盐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五代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历经千年沧桑,始终坚守在北方海岸。这里生产的“芦台玉砂”曾是明清贡盐,被誉为海盐中的珍品。如今,汉沽盐场不仅是北方唯一的海盐原生态产地,更依托科技创新,打造现代化制盐体系,实现了年产海盐超80万吨的生产规模,持续推动中国盐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在1100年的发展历程中,汉沽盐场不断探索制盐技艺的革新。从传统日晒制盐,到饱和卤水真空制盐,再到全自动化生产线的投入使用,盐场始终走在行业前沿。特别是2020年建成的年产30万吨饱和卤水真空精制盐项目,标志着盐场在现代化制盐工艺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全国盐业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示范。

“盐+”融合 打造现代盐产业体系

盐业不仅关乎食盐生产,更承载着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汉沽盐场依托滨海新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围绕盐产业链不断拓展“盐+”发展模式,推进盐产业与溴产业、水产养殖、新能源、畜牧盐、盐藻及文工旅学等多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绿色产业链,进一步提升盐场的市场竞争力。

“今年是汉沽盐场建场1100周年,后续我们还将会举办行业峰会、海盐文化旅游节、盐田徒步体验及大型庆典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全面展示盐场的发展历程和现代化创新成果,对食用盐、海产品等产品进行宣传,提高汉沽盐场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汉沽盐场党委书记、董事长魏立营表示,未来,盐场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延伸,探索盐文化、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中国盐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1100年的传承,不仅是一段历史的积淀,更是迈向未来的新起点。如今的汉沽盐场,已不再是单一的食盐生产基地,而是集生产、科研、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现代盐产业综合体。依托滨海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布局,盐场正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大局,探索更具前瞻性的盐业发展路径。

随着1100周年系列活动的正式启幕,汉沽盐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书写属于这片盐田的辉煌篇章。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的双重驱动下,这座千年盐场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为新时代海洋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汉沽盐场供图)

来源:阿荣带你了解旅游的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