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授予康殿英“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9 10:37 1

摘要:在时代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精神与不懈的努力,默默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灯塔。康殿英,一位从企业退休的老党员,便是这样一位以赤子之心,在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社会公益等领域发光发热,做出卓越贡献的时代楷模。

感动中国人物康殿英

在时代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精神与不懈的努力,默默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灯塔。康殿英,一位从企业退休的老党员,便是这样一位以赤子之心,在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社会公益等领域发光发热,做出卓越贡献的时代楷模。

一、个人简介

康殿英,1944年出生于河北保定,笔名子辰,号中华文人 ,中共党员,拥有高级工程师、经济师、政工师“三师”职称。他早年投身建筑行业,凭借卓越的管理才能与创新精神,被原国家建设部授予“新时期集体建筑企业家”荣誉称号。2004年退休后,他全身心投入文化艺术研究领域,开启了一段为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壮丽征程。

二、主要贡献

(一)文化传承与推广

1.创办文化机构,搭建交流平台:退休后的康殿英,怀着对文化事业的热爱与使命感,先后创办了中华文人艺术研究院、保定国学学会、保定文化促进会、保定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多个文化机构。这些机构成为了文化研究、交流与推广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与学者参与其中,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力量。

2.组织文化活动,促进艺术交流:他积极组织举办十多次国内国际大型书画交流活动,活动影响力广泛,吸引了全国34个省区以及7个国家的投稿作者达3万人次,仅中国书协、美协会员参加人数就达700人次。这些活动为书画艺术家们提供了展示才华、切磋技艺的舞台,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风格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受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委托,他组织成立楷书委员会并举办了河北省首届楷书大展,为河北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出版文化著作,留存文化瑰宝:康殿英国学造诣深厚,在文化传承方面,他亲力亲为,研发、书写、编纂、主编出版各类国学及书法类书达百种,出品数万册。其中,大型楷体丛书《中华文人名家手迹珍藏》四卷本,集道、儒、释经典和毛泽东诗词精品于一体,创造性地将毛泽东诗词经典与中华国学儒释道文化并列齐肩。该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并入选《中国国礼推荐与采购》 ,荣获保定市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在文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赞誉。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为其提名“中国传统文化的守卫者”,充分肯定了他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杰出贡献。

(二)红色教育与党史传承

1.创办日记博物馆,打造红色教育基地:2015年,康殿英自筹资金创办了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这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收藏党史文献,展示老革命、老党员和各行各业英模人物的日记、史记、物记、碑记为主要特征的非国有博物馆,填补了国内民办博物馆在日记收藏方面的历史空白。博物馆占地约15亩,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全馆分为博物馆展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区、研学教育展区、学习长廊展区、思政课堂五个部分。馆内收藏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时期共产党员、英模人物的日记、史记、碑记、物记藏品近万件,其中在国家文物局备案登记的有1164件套(2253件) 。这里不仅是日记的收藏展示之地,更是党史传承、文化交流、学术研究、思政教育、人才培训的红色教育重要场所。

2.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自博物馆创办以来,康殿英始终致力于发挥其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作用。每年建党节前,他都会组织举办庆祝党的生日暨全国日记文化座谈会,每年3月5日开展学雷锋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革命文化,让红色基因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博物馆还在除港台以外的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日记文化研究员,其中有6个省11处设立了日记文化研创基地,进一步扩大了红色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此外,他还精心策划推出一百多项系列展览,多次登上中央宣学习强国平台传播,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展示党的光辉历程与伟大成就,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材。

3.研发红色文创产品,创新教育形式:为了让红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康殿英积极创新教育形式,研发多种红色文创产品。其中,他发明研制的“核棋”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商标权、专利权。“核棋”的棋子上印着“诚信”“爱国”“富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词汇,参观者可以通过下棋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红色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易于接受。

(三)社会公益与企业责任

1.企业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早年在创办建筑工程公司期间,康殿英就展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当时企业普遍试图摆脱上级主管部门管理的情况下,他率先在集体民营建筑企业建立党组织,主动接受上级党组织领导,并积极开展党支部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每年发展新党员,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与凝聚力。1985年,他建立了第一个民营建筑行业工会组织,通过工会维护工人合法权益,执行党组织的决策。1986年,他率先创办农民合同制,实行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制度,选拔表现优秀的工会会员为农民合同制工人,并为他们积存养老基金,1990年经政府批准将职工养老基金转为政府社保统一管理,让这些农民工享受到国家正式职工退休待遇,切实保障了工人的权益,赢得了工人群众的衷心拥护与爱戴 。他坚持将企业按集体企业管理,在职工福利待遇方面向国营企业看齐,实行劳动定额和八级工资制,设立公积金、公益金、工会经费和退休养老保险基金等专用帐户,严格财务管理。他还编印《科学管理与领导艺术》,自费创办《保定建设》双月刊,为全市建筑行业干部职工升级、进职、评职称、刊登论文提供无偿服务,提高了全市建筑行业整体素质,公司也从县属升格为市属集体建筑企业。

2.退休后持续投身公益事业:退休后的康殿英,依然热心公益事业。他利用自己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积极组织各类公益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他还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参与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了一名老党员的高尚情怀与社会担当。

3进入耄耋之年的康殿英,因年高力博,不利于博物馆的前景发展,自己决定径家人和子女同意,将费尽心血创建十年的近万件藏品无偿捐献给政府,工作人员随馆归属政府管理。为政府文化建没,创建全国文名城市做出了又一突出贡献。康殿英无私奉献的爱党爱国情杯感动着每一位为祖国建没事业做出觉献的人。

三、所获荣誉

康殿英的杰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赞誉,他荣获了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摸范,省先进工作者等众多荣誉称号。2014年,保定国学学会荣获河北省五A级社团组织,他本人被评为“保定好人”“政协委员”;2016年,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十佳孝贤”荣誉称号;2019年,获得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组织的第十一届薪火相传“红色基因传承者杰出个人”荣誉称号 ;他还曾被评为“文明市民”,荣获第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双项大奖,《大艺术家访谈——著名书法家康殿英》在全国52家省市电视台联播,并入编《共和国功勋人物志》中国年度品牌创新人物。

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也被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国家二级博物馆、5A级社会组织。

康殿英,一位用一生践行初心使命的共产党员,一位在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道路上不懈前行的追光者。他从企业到文化领域,从个人奋斗到引领社会风尚,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创新的精神,为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事迹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公益与文化传承事业。他不仅是保定的骄傲,更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感动中国”的深刻内涵,理应成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一员,让他的精神在中华大地广为传颂,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来源:笔下生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