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汽车展厅里的促销红纸贴得比春联还醒目,销售员忙着计算器按得啪啪响,消费者拿着巨额优惠单却心里打鼓——这场燃油车的集体价格跳水,背后是行业转型的剧烈阵痛。
燃油车价格雪崩,豪华品牌降价最高达50%
汽车展厅里的促销红纸贴得比春联还醒目,销售员忙着计算器按得啪啪响,消费者拿着巨额优惠单却心里打鼓——这场燃油车的集体价格跳水,背后是行业转型的剧烈阵痛。
“捷豹XFL从48万砍到29万,奔驰GLB直降十万,连轩逸都跌到6字头。”2025年夏末的汽车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地震。
豪华车品牌领衔的这波降价潮中,多个车型降幅超过40%甚至50%。捷豹XEL降价约16万元,降幅接近50%;宝马X1、奔驰GLB等热门SUV也出现13-14万的下调。
主流燃油车市场同样跟进降价,合资与自主品牌降幅多在35%-40%之间。
01 降价幅度:豪华车价格腰斩,主流品牌跟跌
据2025年9月燃油SUV降价榜显示,路虎极光降幅高达44%(降价19万元),英菲尼迪QX50同样降幅达44%。
奔驰两款入门SUV——奔驰GLB和奔驰GLA分别给出了13万元和12万元的优惠,降幅均超40%。宝马X1作为品牌销量支柱之一,也出现超过14万元的优惠。
二线豪华品牌中,凯迪拉克多地经销商开启大幅促销。重庆地区XT5部分车型优惠13.4万元,起售价降至26.59万元;贵阳地区XT6全降10万元;金华地区CT5最高让利8.4万元,起售价低至20.69万元。
主流合资品牌价格也大幅下探。大众朗逸经典款跌破9万元,丰田RAV4混动版降至12万元,日产轩逸推出“7.98万元包牌”政策。别克威朗降幅达47%,日产轩逸经典款仅需6.38万。
02 降价原因:新能源挤压与政策倒逼
新能源车的强势崛起是燃油车降价的主要外因。2025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26.2万辆,同比增长27.4%,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达52.3%。
这意味着每卖出两辆乘用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理想、问界、蔚来等品牌不仅在产品空间、智能科技方面超越传统豪华车,在使用成本上也更具优势。
库存压力是燃油车降价的直接内因。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30万以上燃油车库存系数飙到2.3,远超1.5的警戒线。捷豹全国经销商平均库存够卖110天,不降价只能等着生锈。
政策倒逼也是重要因素。国七排放标准预计2026年实施,现款燃油车中40%无法达标,主机厂被迫“断臂求生”清库存。
同时,“双积分”新规推高隐性成本,车企每卖一辆燃油车需额外购买新能源积分,成本转嫁消费者后,油车实际价格隐性上涨15%。
03 市场反应:消费者趋理性,行业面临洗牌
大幅降价并未带来燃油车销量显著增长。2025年上半年,凯迪拉克在中国市场销量仅为46804辆,同比减少19.5%。雷克萨斯上半年销量仅为8.5万多辆,与往年年销量超20万辆的水平形成鲜明对比。
消费者购车决策因素发生了显著变化。智能科技、使用成本和社会认同感等因素的重要性大幅提升,二线豪华品牌传统优势如“性价比”和“配置丰富”正在被新能源车型超越。
即使二线豪华品牌大幅降价,消费者的兴趣依然有限。消费者不是不愿意购买豪华车,而是更倾向于选择BBA等一线豪华品牌或国产新势力。
04 行业展望:燃油车与新能源的格局重塑
乘联会预测未来市场将形成3:3:4的格局(燃油:纯电:混动共存)。2030年前燃油车仍将主导商用车、长途运输及极端环境场景,但政策与技术红利仅存于当下。
传统车企正在积极调整战略。通用汽车已正式宣布凯迪拉克XT6车型将于2025年底停止生产,由一款全新的中大型三排座纯电动SUV取代。
凯迪拉克已经实现了全SUV产品线的电动化覆盖,曾提出到2030年全面转向电动车销售的战略目标。
技术升级也在进行中。传统车企以“油电同智”战略反击,大众第五代EA888发动机搭载可变截面涡轮,动力响应媲美电机。
奥迪A5L首发华为ADS3.0智驾系统,宝马3系50周年纪念版配备L3级自动驾驶硬件,燃油车智能化短板正在补齐。
宝马5系的销售在角落啃面包,一边嘟囔“再降真没利润了”。但消费者并未盲目追捧,他们知道明年实施的国七排放标准会让这些降价车迅速贬值。
4S店展车一天被擦三遍,扶手都被摸出浅印子,但真正下单的人并不多。就像2013年买诺基亚N9,便宜是真便宜,但心里得明白,它不再是主角了。
行业分析师预测,未来市场将形成燃油、纯电、混动3:3:4的共存格局。
来源: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