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位网名叫“被刺痛的心”的大姨被很多网友津津乐道。大姨自称是吉林白城人,坚持在短视频平台发深情告白视频,很快就积累起来40多万粉丝,大多都是老头。
中老年人的疯狂,再次让年轻人叹为观止。
最近,一位网名叫“被刺痛的心”的大姨被很多网友津津乐道。大姨自称是吉林白城人,坚持在短视频平台发深情告白视频,很快就积累起来40多万粉丝,大多都是老头。
堪称继网红“秀才”和“一笑倾城”之后的“中老年收割机”。
大姨的视频内容很简单,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简单到不需要任何剪辑加工,只需要将镜头对准自己,以自拍视角一脸深情地望着镜头,再以第一人称说些固定的深情话语。
比如这样的:
“你啥时候来白城?我去车站接你,咱一块吃个饭吧,带你去见见我妈。”
“我想和你一起过日子,我妈说了就找你这样岁数大知道疼人的,准没错。”
还有这样的:
“你怎么还没来呢,等见面的时候亲你一口,别不好意思,咱俩是对象关系。”
“这是你未来丈母娘,现在生病了,你要不嫌弃的话,过来看看她。”
“咱们见一面吧,总这么聊天也不行。”
开了美颜功能的大姨在镜头里看起来也明眸皓齿,眉如春山,眼睛里仿若有光,导致无数老头深受吸引,甚至还有外地老头信以为真,不惜千里迢迢坐火车奔赴白城赴约。
据说一位大爷行动力超强,前一天IP地址还在山东,第二天IP地址就已经变成了吉林,还住到了大姨在视频里提到过的火车站对面的一家小旅馆中,独自苦等她来接而无果。
还有网友发视频说,自己智力不正常的老舅也被大姨的视频吸引,吵着闹着要去白城赴约,不惜瞒着家人独自离家,好不容把老舅找回来了,老舅说他去白城了,没追上人家。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大姨没跟任何一位大爷见面,也没回复任何大爷的私信和评论,焦急心碎的大爷只能不断在评论区呼喊“我到了”,最终满怀遗憾的黯然返乡。
网友们笑得合不拢嘴,脑洞大开创造出“南登北调”“百登夜行”“白城老登”等谐音梗,戏称火车站为“伤心老头集散中心”,调侃大姨为“白城文旅编外宣传大使”。
一个人就带火了一座城。
但这其实并不是大姨第一次走红,很多网友几年前就刷到过她,以前都是对着镜头洗衣服,边洗边说:“远方的你,谁家有脏衣服,拿来我给洗。”如今只不过是更换了话术。
没人知道大姨到底图啥,她很少开播,也不收钱,橱窗里带的货还是一款更好笑的虚拟产品,也是在互联网上曾爆红过的一个梗,像是大姨对信以为真大爷们智商的无情嘲笑。
早已上了年纪的大爷们也是真不懂互联网的弯弯绕绕,笨拙地使用智能手机刷视频,以为网络社交就是一对一的,以为关注了发视频的博主就相互成为了好友,就和微信一样。
理所当然地将公开视频当成了彼此的私密通话。
看到以第一人称讲话的视频,就认为是对方在和自己说话,听到对方面向镜头的深情呼唤,就认为对方是在呼唤自己,每一句话都会听得认认真真,回复的每一个字都会细细斟酌。
就像“假靳东”事件里那位不惜为爱千里奔现的江西61岁大妈,跟“假靳东”网恋数年,直至闹上新闻也不愿相信,她每天在手机上看到的“假靳东”,不过只是AI合成的视频。
还有老人更加离谱,将在手机上刷到的鸡汤视频当真,信誓旦旦认为博主要发10万块钱给他,不断播放视频表示是博主亲口向他承诺的,不厌其烦地询问村里年轻人该如何提现。
离谱程度不亚于拿着视频跑到银行取钱的大娘。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便捷了年轻人,也间接抛弃了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人,他们会刷视频,但一道宛如天堑的数字鸿沟就摆在他们面前,他们难辨真假虚实,也难以理解其中逻辑。
所以他们敢在网上放飞自我,敢在大胆在评论区表达自己压抑了大半辈子的情感,丝毫不怕被全网嘲笑,也压根不知道自己发出去的话能被无数人看见并津津乐道。
背后蕴藏着的是留守老人们内心长期被忽略的情感需求,而白城的网红大姨无疑巧妙利用了这一需求并成功转化为流量,她也并非是唯一一个这样做的,但却是赛道里最成功的一个。
大姨显然是熟悉互联网的,瞧见自己在网上的热度居高不下,果断将自己的个人账号设置为私密状态,目前外人已不可查看她的账号。
可相信她的大爷们哪里懂得这些,在大爷眼里她就跟消失了一样,私信不回,评论不回,连视频都已不可见,不可再评论,再没有往日如期而至的深情呼唤,只剩下一片空白。
记得大姨此前置顶视频里晒的是一张醒目的离婚证,或许正是因为婚姻的失败,才让她给自己取名“被刺痛的心”。
来源:格子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