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川钟灵,渭水毓秀,诞我艺林之硕彦,曰米公东风者也。公以声为金石之器,以情为锦绣之魂,纵横声乐之疆数十霜,屹立歌剧之台而辉耀九域。今不幸鹤驭西归,享年六十有六,同人悲怮难抑,缀辞以悼,寄我寸心哀思。
秦川钟灵,渭水毓秀,诞我艺林之硕彦,曰米公东风者也。公以声为金石之器,以情为锦绣之魂,纵横声乐之疆数十霜,屹立歌剧之台而辉耀九域。今不幸鹤驭西归,享年六十有六,同人悲怮难抑,缀辞以悼,寄我寸心哀思。
公之艺,若华岳凌霄,雄浑而苍劲;似黄河奔海,澎湃而激昂。其声浑厚处,能穿云裂帛、振聋发聩,携秦地刚健之气;其腔婉转时,可绕梁萦耳、余韵悠长,含渭水柔婉之姿。演《张骞》则丝路孤征之态毕现,一腔孤勇撼山河;饰《司马迁》则史笔丹心之魄尽彰,百折不屈感鬼神。复歌《黄河船夫曲》,吼出黄土苍莽;咏《陕北好》,吟尽故园醇厚。每登氍毹,或激昂如惊雷破阵,或温婉似细雨滋兰,观之者魂牵,闻之者神往。由是艺名远播,殊荣叠至:先后摘第三、第八、第十届国家“文华表演奖”之桂冠,夺第三、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奖”之荣光,揽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二届中国上海“白玉兰主角奖”之美誉,更膺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优秀演员奖”、首届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之嘉名,遂成民族声乐之标竿,歌剧舞台之楷式。
文化学者张龙和米东风
公之德,如秦岭坦荡,不掩巍峨本色;若渭水谦和,长润厚土深情。身膺国家一级演员之荣,兼掌院团艺术总监之任,却无半分骄矜;列文化部优秀专家之席,集诸般大奖于一身,犹守初心赤诚。课徒则倾囊相授,尽传舞台秘奥,为声乐界育新秀;履职则殚精竭虑,力谋文艺勃兴,为陕西艺苑献良策。同人呼之“好大哥”,感其豪爽热忱,每解困厄、扶后进;晚生敬之为良师,慕其敬业笃行,常明方向、励初心。
呜呼!天不假年,栋梁遽折,艺苑痛失瑰宝。公之音容虽隔尘壤,然《张骞》《司马迁》之经典,仍在氍毹流转;《黄河船夫曲》《陕北好》之清讴,犹绕耳畔不绝。其艺不朽,如终南翠柏经霜愈劲;其德长存,似渭水碧波历久弥清。
今裁云为纸,掬泪为墨,寄哀思于昊穹,献敬慕于斯文。愿米公乘飙西行,天国永无疾苦;冀后学承其遗志,艺苑再谱新章。
哀哉尚飨!
本文作者:著名文化学者、特约评论员、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老子故里文化顾问、两汉三国文化推广大使,陕西文旅推广大使、原创音乐人、词作家、陕西省声乐艺术协会宣传外联委员会主任、西安市音乐家协会传播委员会主任、西部新闻网总编辑张龙。
来源:北望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