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小伙到上海首富,赚得百亿身家,娶女主持人成人生赢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7 22:00 1

摘要:郭广昌第一次真正被全国关注,不是在他成了上海首富的那年,而是在多年后,他在一次企业家聚会上说了一句简单的话:“今年,一定要活下去。”

郭广昌第一次真正被全国关注,不是在他成了上海首富的那年,而是在多年后,他在一次企业家聚会上说了一句简单的话:“今年,一定要活下去。”

台下静了几秒,那种沉默里,有人听出了经历风雨后的笃定,也有人感受到了寒气。

他出身在浙江东阳的农村,家里穷到父亲干石匠活时因为事故落下残疾,母亲种地养家,几个姐姐辍学打工供他读书。

那个年代,读书是最直接的出路,他从来没想过放弃。

高中毕业,本可以去师范拿“铁饭碗”,他却咬着牙选了继续读书——目标是复旦。

1985年,他进了复旦大学经济系。

在复旦,他是那个不安分的人。

别人假期回家,他骑自行车跑到北京、海南去看这个国家的样子。

他说过,走一走,看一看,未来可能会在路上被找到。

那时没人能想到,这种折腾,会变成他后来的商业直觉。

毕业后,他留校教书,在调查研究中心做市场分析。

工资不高,他就用课余时间接调研活儿、写报告、做项目。

1992年,市场经济的风口来了,他和朋友凑了3.8万元,开了一家市场调查公司。

第一个大单是台湾元祖食品的市场调研,赚到100万元。

他第一次发现,靠脑子和执行力,也能很快改变生活。

赚到钱,他没停在调研行业,而是转向当时刚热起来的房地产。

他做了一个面向留学家庭的楼盘项目,自己跑市场、挨家挨户谈客户,最终卖爆,拿到1000万元。

这是他的原始资本,1994年他创立了复星集团。

1995年,他押中了生物医药,投了乙肝诊断试剂,利润翻了几十倍。

几年后,复星上市,他的身价从千万元跨进了亿元。

接着是矿产、房地产、零售、旅游,几乎每一笔投资都踩在点上。

到90年代末,他已经是上海滩响当当的名字。

事业的同时,他的私人生活也迎来转折。

大学时他认识了王津元,那时她是学生,他是团委老师,后来各奔前程。

多年后一次电视节目让他们重逢,那时她已是知名女主播,他则是复星董事长。

两人重新相处,觉得三观一致,很快走到一起。

婚后,王津元退出主持岗位,生下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她并没有完全淡出公众视线。

她在复星集团负责公益和艺术事务,成了复星基金会的负责人。

她曾直白地说:“我不靠男人的钱活着,我靠自己找到生活的价值。”

这种姿态,也正是他们婚姻稳固的原因之一。

高峰总会遇到低谷。

2020年前后,复星因为投资领域太杂、债务压力大,遭遇巨大质疑。

郭广昌选择卖资产、收缩业务,钢铁、白酒、矿业一个个退出,只留下医药和文旅作为核心。

有人说他退缩,他自己清楚,这是为了长远。

几年瘦身后,复星走出困境。医药板块的创新药项目陆续释放产能,旅游板块的地中海俱乐部和三亚亚特兰蒂斯持续盈利。

郭广昌说,现在是深挖高附加值阶段,他不再到处出击,但那股想赢的劲头还在。

如今,他的身价依旧超过400亿元,但更少出现在热搜。

他选择在风中站稳脚跟,而不是追光。

真正的底气,不是从未跌倒,而是跌倒之后还能站起来走。

来源:局外人看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