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政法委的指导帮助下,晋安区严格按照综治中心建设“六有”标准,持续推进区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全力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2025年1月21日,晋安区综治中心新址正式揭牌投入使用,该中心占地面积约650平方米,统筹设置包括
平安晋安
共创和谐晋安
“有矛盾纠纷,就找综治中心!”每天上午9点,晋安区综治中心一楼便开始热闹起来,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总爱来这里寻求帮助。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政法委的指导帮助下,晋安区严格按照综治中心建设“六有”标准,持续推进区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全力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2025年1月21日,晋安区综治中心新址正式揭牌投入使用,该中心占地面积约650平方米,统筹设置包括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等11个功能场所和三类17个标准化调解室,为市民群众提供矛盾纠纷调处、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等,推动辖区矛盾纠纷“一扇门”受理、“一站式”化解。
“我们有效统筹政法专业力量、人民调解及社会组织等矛盾纠纷化解资源,通过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方式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实现‘一站式’化解的最大效能。”晋安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常驻、轮驻人员包括政法部门、行业组织以及金花调解室等的相关工作人员37人,由中心对其进行统一管理考核、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在此基础上,该中心深化落实我市“四步十调”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完善中心事件处置流程,健全首问负责等制度,注重区、乡、村三级和中心、行业、属地三方联动化解,着力构建分层级、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联调机制,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目标。
“现在开庭!”在晋安区综治中心正式揭牌运行当天,晋安区人民法院在中心速裁法庭开庭审理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敲响了中心速裁快审的“第一槌”。
这是一起因车辆剐蹭引发的民事纠纷。2024年12月底,网约车司机林某、吴某驾驶汽车在鼓山镇远洋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吴某对本起事故负全责。后林某因车辆维修数日,产生网约车停运损失,欲向吴某追讨。但吴某认为,车辆维修期间,林某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收入,该损失不应由其承担。
因双方分歧较大,经交警部门进一步协调,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林某遂向晋安法院提交了起诉材料。考虑到涉案标的额较小,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晋安法院将案件导入诉前调解程序。时值晋安区综治中心正式启用,晋安法院入驻中心的团队便第一时间将纠纷指派给中心的特邀调解员先行调解。最终,经中心速裁法官立案审理,以及特邀调解员“背靠背”调解,双方成功达成一致意见,吴某当场支付了调解协议确定的全部金额,林某也立即向法院提出了撤诉申请,该案就此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据了解,晋安区综治中心深化运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5+N”机制(由综治中心为纽带牵头抓总,法、检、公、司、信等入驻单位配合,N个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进一步强化“五调”对接(诉调、检调、警调、访调、人调),形成多部门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推动中心工作效能实现“1+1>2”的效果。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小区的电动车充电费就涨价了,综合计算成本每小时费用达到原先的两倍多!”这是晋安区某小区的业主对《帮帮团》栏目记者的倾诉。经过区综治中心联合《帮帮团》、晋安区人民法院、福建省房地产协会等单位共同组成调解小组,对接该小区物业服务公司及业主,进行充分释理说法,有效缓和了业主和物业公司间的关系,物业表示积极与第三方服务公司进行沟通,妥善处置业主诉求。《帮帮团》是一档专注于民生的新闻栏目,其旗下的《调解有一套》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福建省首个新闻媒体行业调解委员会,是具有福建特色的“电视枫桥”调解品牌。晋安区综治中心创新性引入《帮帮团》栏目,有效发挥传媒优势,联合综治中心各入驻单位力量,对矛盾纠纷进行合力化解,并通过相关报道,起到“调解一起、宣传一片”的宣传效果,扩大群众对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的知晓率、认同感,营造“有纠纷、找调解”的社会氛围。
此外,晋安区综治中心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金花”市级金牌调解室资源力量,创新“金花+”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发挥人民调解在“园区枫桥”、诉源治理、家事解纷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服务广度,前移处置窗口,一线解决问题,有力提升为民解纷水平。
晋安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我们将立足工作实际,进一步整合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资源力量,强化‘一站式’化解功能,全面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实战化水平,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福州。”
编辑:李 珉
校对:师天晓
监制:江宏瑜
平
安
晋
安
中共福州市晋安区委政法委员会
来源:平安晋安